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明代科举考试费用及其影响研究

明代科举考试费用及其影响研究

来源:世旅网
明代科举考试费用及其影响研究

明代官方科举考试费用主要包含考生赴考路费与试卷费资助、贡院修建与维护、考务、宴赏、科举录刊刻与进士题名碑建造等支出,其来源主要有财政拨款、征派银两、学田、分摊、社会捐助等途径。明廷主要通过严格预算、解运上缴、收贮待用、造册存档、监督与稽查等制度对其进行管理,总体表现出定额税制与灵活征收相补充、府县留用与解运上缴相统一、多种置办方式有机结合、适时改革等特点。与此同时,考生在备考、应考、考后等阶段,也会产生延师、图书、文具、交通、饮食、住宿、贽见座主、返程、犒赏报人、宴请乡邻等费用,除官方资助外,主要通过家庭支持、自为筹措以及宗族、社会与会馆资助等途径来解决。官民用于科举考试的费用支出对当时政治、社会与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政治上,一方面,科举考试费用保证了科举考试的正常进行,从而为国家选拔出大量人才,保持了官僚统治队伍的活力,官方资助也增强了朝廷的凝聚力,维护了明朝的统治;另一方面,面对试前和试后不断加大的各种开支压力,明中后期很多士子不得不称贷以应,而为偿付债务,一些中式士子一入仕途即贪污勒索,竭力搜刮,将其负担转嫁于普通百姓,成为促使该期吏治日益腐败、政风日趋败坏并最终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社会而言,一方面,科举考试费用通过科举促进了社会的流动和稳定以及社会积极向学风气的形成;另一方面,也助推了报榜、树牌立坊、狎游等社会危害或不良风气的产生和泛滥,并通过赋役的形式摊派至基层里甲,加重了社会负担。经济方面,官民用于科举考试的消费支出不仅支撑了科举辅导、科举图书、作弊、走报等行业的存在与发展,而且促进了交通运输、旅店、餐饮、娱乐、造纸、建筑等传统行业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