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峡游

三峡游

来源:世旅网
《三峡游》教学设计

------- 旧街街利河小学 徐玲燕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精读,抓重点段落和词句,体味文中营造的形象,感受三峡之美,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3. 情味读,传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4. 总结,回归整体,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5. 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品味和积累优美语言,感受三峡之美。 教学准备

布置预习,搜集有关三峡的资料,积累感受与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从小生活在长江边,可你知道长江上壮丽而神奇的三峡吗?(出示有关三峡的课件) 2、现在我们对三峡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三峡游》在读中感受作者优美的文字,开展丰富的想象,一同随作者游览三峡吧!

3、 自由读文,学习生字词,说说课文的大致内容。

4、互动交流,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完成大课堂)

5、导入:神奇壮丽的三峡美景闻名世界,所以一年四季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被吸引而作者在游览完三峡美景后也不禁感叹:这里不仅有(自然美),更有(人间创造的奇迹)游览三峡(真是一次美的享受哇!) (引读) 过渡语:作者游览三峡看到了哪些美丽的自然景物?为什么说这“真是一次美的享受”呢?请大家打开书,自由的读课文4到6自然段把你感受到的美丽的自然景物在书中勾画出出来 二、精读品味,感受三峡的美

1.学生自读课文,看看有哪些自然景物让你有美的感受?勾画相关语句

2.小组交流刚才同学们都自学的很认真,现在把你们勾画的语句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3.全班交流反馈,指导感情朗读 (一)动态山水画

过渡语:谁说说看作者游览三峡看到了哪些美丽的自然景物?(指名答)

出示句子:“船正慢慢地前进,突然,前面出现了两座峭壁,一左一右像是被江水推开的两扇大门,奔腾的长江就从中间冲了出去”

① 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山陡而险)作者是用怎样的表达方式突出峭壁陡而险的特点?(比喻)把什么比做什么?

② 作者形象地把长江两岸陡峭的石壁比喻成高大的石门,可见石壁陡而险这样的峭壁,江水又是怎样通过的?请大家再读读这句话,找出里面的重点词(推,冲)你从这2个词感受到什么?(急而猛),

把这种江水的急和猛读出来

③ 指导朗读,把山的陡而险,江水的猛而急读出来(指名读,男女赛读,齐读)

④ 作者看见了这美丽的自然景色,于是,发出了由衷的赞美——(生齐读:这是一幅多美的山水画呀!(板书:山水画)

过渡:清晨的三峡犹如一幅很美的山水画,而奔腾的长江水推开石壁“大门” “冲”出来,以及远处的层层山峰,勾勒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三峡的自然美景使作者不禁感叹:(生接读“游览三峡真是一次美的享受哇!”)

⑤ 你们还从哪里体会到了三峡山水的自然美?(生答) 课件出示:CIA“一会儿,太阳出来了······山峰一下就被甩到后边去了” 师:这里的山水美在哪里?(颜色)

过渡:太阳出来给三峡染上了金黄的颜色,更加壮丽,难怪船上的人高兴得叫了起来再往前,江面越来越窄了,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引起了游客的一阵恐慌?CIA(突然,一座高高的山峰挡住了去路船眼看就要撞在峭壁上,好多人不禁惊叫起来:“哎呀,危险!”)从这句话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呢?(峭壁的险)作者这里用到了一个“甩”字,你从中体会到什么?(船的轻快与神奇,同时也说明船员驾驶技术的高超)指导朗读(指名读,小组读)

过渡:太阳出来后,作者见到江面越来越窄,水越来越急,游船有惊无险的前行着,沿途的美景使作者不禁发出感叹:(生接读“游览三峡真是一次美的享受哇!”)

过渡:转眼间,我们又紧跟作者一起到了三峡的一大景点——巫峡,这里的景色和别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二)内外兼美的神女峰

1. 生读文:“到了巫峡,山峰更高,样子更奇妙,两岸的景色也更加迷人了”现在的山峰又有怎样的变化?(更高,更奇妙,更迷人)指导朗读(师生合作读,齐读)

2.在巫峡的这些山峰中,最有名,最美的是哪座山峰?(神女峰)它美在哪里?(生答:远远看去,)这句话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神女峰如同一位美丽的姑娘,同学们想象一下这神态,一定很(美) (齐读这段,读出陶醉,赞美之情)

3.到了巫峡,山峰更高,样子更奇妙,两岸的景色也更加迷人,尤其是神女峰如同一位美丽的姑娘,三峡的自然美景使作者感叹“游览三峡真是一次美的享受哇!”

过渡:三峡的风景如同一幅动态的山水画,而巫山十二峰中“神女峰”的传说又是如此优美,三峡山水的自然美使人陶醉那么这里人间创造的奇迹又是指什么?自由读最后一段 (三)高大雄伟的大坝 1. 生自由读文

2.“人间创造的奇迹”指的是什么?(葛洲坝工程) 3.大家看:这就是世界上最长的水坝之一中的葛洲坝工程了有谁能介绍一下你对葛洲坝工程的了解吗?(生自由谈搜集的资料,谈想法——赞美,自豪)

4.于是,作者看着这高大雄伟的葛洲坝,回想着刚才欣赏过的三峡美景,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这里不仅有自然美,更有人间创造的奇迹游览三峡真是一次美的享受哇!”

“自然美”指的是什么?(前面作者所见所闻)“人间创造的奇迹”指什么?(气势恢弘的葛洲坝工程)所以作者激动的感叹(“游览三峡真是一次美的享受哇!”)结尾的感叹句表达出了作者一种怎么的心情?(喜爱,敬畏,自豪)

(有感情的齐读这句话)

四、总结回归整体,扩展延伸,升华情感

通过读文,学文,我们不仅随同作者游览了三峡,看到了(动态的山水画,内外兼美的“神女峰”,高大雄伟的大坝)使作者最终感到这是一次“美的享受”谁能说说作者这一路游览下来,他的情感有着怎样的变化?(从期盼的“兴奋”到欣赏的“赞叹”,最后到“美的享受”)

游览三峡真是一次美的享受哇!学习这篇课文也同样变成是一次美的享受了啊!

五、板书设计:

13.三峡游

山水 自然美

美的享受[

葛洲坝工程 人间奇迹

《三峡游》 课后反思

《三峡游》这篇课文按游览的时空顺序,描绘了作者在游船上所见的的沿途绮丽的三峡风光,听到的有关神女峰神奇而又美丽的传说,以及为三峡自然风光和葛洲坝工程发出的由衷赞叹。 教学这课,我采用的方法是:从整体入手,再回扣课文内容,最后再回到整体。 这节课的教学流程是从文章的最后一句“游览三峡真是一次美的享受哇”入手,学生读句子,然后发问“作者这种美的享受是从哪些方面体会的?”给足学生读书时间,从而得出如下几个方面: 1.山水画; 2.船上所看到的景色; 3.巫山十二峰里的神女峰; 4.葛洲坝工程。再次给足学生读书时间,让他们找出自己喜欢的画面与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突出重点段的学习。值得让人欣慰的是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够找出有关句子,还能充分地说明理由,如:他们在交流“船正慢慢地前进,突然,前面出现了两座峭壁,一左一右像是被江水推开的两扇大门,奔腾的长江就从中间冲了出来。”这句时,能从“大门”“冲”等词语中想象到奔腾的长江推开石壁的样子,体会到水流之急,来势凶猛。又如句子“船眼看就要撞在峭壁上,好多人不禁惊叫起来:”哎呀,危险!“但是就在这时候,船拐了个弯儿,山峰一下子就被甩到后边去了。”学生能从“甩”字,读取出船员驾驶技术的高超,也写出了游客们有惊无险的轻松与神奇。前半句还通过好多人的语言描写,写出了峭壁的险,这些信息都是学生通过读书截取到的。在抓重点句子突出重点段的学习完后,又回归到结尾那句“游览三峡真是一次美的享受哇”,完成了整篇课文的学习,这样就避免了把文章弄得四分五裂,也减少了琐碎的追问和老师讲得太少的弊端。 整堂课的氛围浓烈,学生参与面广,能说的

说了,平时不爱说的也说了,这说明学生还是有潜力可挖的,因此,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这些。总的来说,这节课的感觉是良好的。

在讲课过程中,我还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查找资料、图片等,让学生更多地了解长江三峡,并将自己朗读文章的感受与学生交流,谈三峡的美,谈我到过三峡后的感受,但当我让学生谈自己阅读课文的感受的时候,学生只能感受到文章皮毛,只能说出文章写了三峡的四季,写了三峡的山山水水,却不能深刻体味作者对三峡的赞美, 所以我尝试着让学生来给三峡进行描述,将有关的人文景观,像李白、杜甫、苏轼、陆游等这些来过三峡的诗人介绍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学写导游词,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升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