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世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共享农庄运营模式研究

共享农庄运营模式研究

来源:世旅网
Public Management公共管理共享农庄运营模式研究康兴涛[中共海南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省社会主义学院),海南 海口 571100]  摘要:目前对什么是“共享农庄”与“共享农庄”的价值意义探讨较多,但是对于如何构建“共享农庄”的探讨却很少涉及。为进一步总结海南省在“共享农庄”方面的经验,笔者在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将共享农庄的运营模式归纳为三种。关键词:共享农庄 运营模式 农业 融合中图分类号:F321.4 文献标识码:A现在,各个方面都有共享经济的平台,为全国乃至全球的需求者配对。链追踪配送等。消费者也可加入到保障踪影。在农业方面,“共享经济”如何可以采取联盟的方式,将全国共享农庄食品安全的行列,可以作为农人星探,破冰成为众多研究者一直关注的事情。信息进行整合,建立共享农庄网站。向推荐优秀的生产者;还可以申请成为品2017年,海南省提出以“共享农庄”为全国乃至全球进行共享资源的宣传推广。牌特工,不定期去农场暗访或考察体验,抓手建设田园综合体和美丽乡村,着力2 共享农庄运营模式进一步确保品质。ICSA 可进一步拉近用体制层面的创新来推动“共享经济”城市社区与乡村的距离,达成健康长久在农业领域的发展,这对于以农业为主2.1国外共享农庄运营模式的合作协议。农场作为社区城市居民的要产业的海南省来说意义重大。国外共享农庄有三种模式:ICSA的蔬菜供应合作基地,用生态的方式生1 共享农庄规划要素基于互联网的社区支持农业、有机蔬菜产健康的食物,农民和消费者组成了一会员制、会员制和订单式农业。种利益共同体;农民借此平台又有足够1.1理念认同模式一:基于互联网的社区支持农的条件去用生态方式生产健康的食物,向农户等生产经营者普及共享理业ICSA(Internet-Based Community Support 信任彼此加固,这种相互提携、“团结念,强调使用权思想,提倡“产消者”Agriculture)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合作”的农业模式有待发展。的概念,即每个人都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乡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闲置土地被模式二:有机蔬菜会员制OVMS 的双重角色,资源和产品都是共享的,各大企业流转承租,农民想要守住这片(Organic vegetables membership system)。不是任何人独有的。让农户手中的生产土地,在土地上种出好日子,变得越发会员制营销又称“俱乐部营销”,是指企资料、生态环境等能够通过共享农庄平艰难,如何既保住农民的菜园子,又让业通过发展会员,通过提供适合会员需要台转化为产品,实现农户与消费者产品农民获得利益、减小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的服务,开展宣传、销售、促销等活动,“共享化”,通过产品培育逐渐培育农差距,相互提携、团结合作必不可少。培养企业的忠诚顾客,以此获得经营利益庄独特的“共享”文化。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与物联网平台的一种营销模式。近年来,在我国有机农1.2资源整合的构建,可以使消费者获得更多农产产品的营销中有越来越多的农业企业或个将产业资源、文化资源、特色建筑品与CSA 的信息,并促进制度信任的人采用这种模式,有机农产品会员制营销等个体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针对主要客形成,使CSA 赢得更多消费者。这便的基本形式有两种,农业企业或个人自建群需求确定产品打造的方向,对其进行是基于互联网应用平台的社区支持农和专业销售机构建立。综合开发。业(Internet-Based Community Support 这种模式包含五大环节:营销环节1.3顶层设计Agriculture,简称ICSA) 。(宣传方式、定价机制、成本结构、规顶层设计包括从资源开发到农庄运ICSA 模式的建立避免了传统CSA 模与收益),入会流程环节(入会意愿、营的一体化过程,需要整合政府、村集在运营过程中的弊端,拉近了社区消费入会条件、会员类型、权利与义务),体、农民、消费者各方利益与诉求,以者与生产者的距离,增加彼此信任度,生产环节(排产计划、产品供应、采摘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的在互联网技术与物联网平台的基础上,包装),物流环节(物流方式、物流周期),最大化,顶层设计决定旅游者进入农庄拓宽消费者群体,可实现平台交底、整会员服务环节(会员活动、配套服务、的直观感受。合农场资源、农人资源、编制一年种养附属产品供应、投诉建议)。1.4平台打造殖计划、土地实时视频、水肥管控、远优势体现在生产过程的规范化、营利用云端互联网技术打造共享交易程操作、经验交流、订单操作、全产业销方式的多样化、物流配送的便捷化、· 111 ·公共管理Public Management会员服务的人性化等方面。但有机蔬菜会员制模式各环节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营销层面,定价方式单一、宣传的有效性较低、营销成本较高、品牌发展较慢;生产层面,农业ERP 系统发展缓慢、GAP 标准较低、生产技术缺乏科学性、排产计划标准性价低;物流层面,持有人风险共担,利润共享。以运营为中心的运营模式:农场将一部分经营项目作为经营股份分割,与经营人才共同经营,共担风险,经营人才以经营管理经验或现金方式入股,风险共担,利润共享。2.2.2平台共享农庄模式2.2.3智慧共享农庄模式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共享农庄模式会进入智慧共享农庄模式,会带给消费者更好的生产与消费体验。随着物联网技术在农庄的广泛应用,生产过程将逐渐智能化,农作物的物流成本较高、物流时间较长;会员服务方面,规范性较差、会员活动缺乏组织性、配套服务有待完善。模式三:会员制和订单式农业MSAOA (Membership system and order agriculture)。所谓订单农业,也称合同农业或契约农业,是指农户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与客户(农产品购买者)签定的合同组织安排生产的一种农业产销模式。订单农业通过合同的形式,把双方的利益关系紧密联结起来,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依照合同的规定,完成生产经营中产销活动的全过程2.2我国共享农庄运营模式2.2.1简易共享模式简易共享模式,是农场主通过股权认筹、农产品认种等方式将农场投资者、经营者、消费者联合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经营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将消费者与投资者结合起来,让农场产出的产品种类由消费者直接决定,农场收益由投资者直接分享,形成良性的循环。海南省等农业大省每年都会传出农产品滞销的消息,其本质上是供需之间未能很好结合,简易共享机制可以让消费者决定种植农产品的种类,从根本上填平供需之间差异的鸿沟。以产品为中心的运营模式:在农产品没有收获之前,消费者预定农产品,支付一定订金,农场在农产品成熟之后,将农产品送至消费者手中,最终完成农产品消费。以资产为中心的运营模式:农场将资产按照股份进行分割,吸引消费者、投资者进行参股投资,农场的运营按照公司形式设置决策机构进行决策,股权· 112 ·简易共享模式最大的弱点在于不能形成规模化的优势,无法降低管理成本,也无法形成产业聚焦的优势,平台共享农庄模式可以补充简易共享农庄的劣势,以网络信用体系构建为基础,场景化营销为核心,以信息化建设为根本,实现产业聚集。本模式的基础是构建一个联系消费者与农庄的平台,需要一个透明及互相信任的体系搭建,这需要平台方在前期的审核环节要做好把关工作,建立严格的标准,将标准尽可能量化,先将农庄在平台上的数量提升起来,同时,建立奖惩制度,形成优胜劣汰的格局。本模式的核心是构建一个消费者能感受到乡土情怀的场景,让消费者在感受中体会农场的气息,过上农场的生活,这就要求平台在设计时要注意交互的设计,为消费者提供与农场之间交流联络的功能,不仅仅是让消费者在收割季节能感受到农场的丰硕成果,在平时耕作过程中也能在网上感受到乡土气息。这种场景不是虚拟的,因为它是实实在在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而且是属于你的一方净土。本模式的根本是信息化建设,在传统的农场建设中,信息化建设是较为欠缺的,在平台共享模式中,这种建设是很有必要的,要让消费者在线上能够感受到农场的场景,信息化的构建是基础与根本条件。这种模式能够在一定数量基础上形成产业聚集,城市居民在软件上搜索“附近的农场”,软件平台就能够为您推荐几处适合您的农场,平时在网上可以观察到农场植物的长势情况,动物的成长情况,从而形成一种基于平台模式的农场产业聚集。浇水、施肥、遮阳、补光、通风等生产环节,都可通过智慧农庄系统进行智能控制。劳动力会得到空前解放,农业机器人将司空见惯,机器人播种、采摘、收割将随处可见。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将完全建立,消费者只需要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追溯到“从田园到餐桌”的任何一个环节的信息。交易过程的智能化。共享平台会根据消费者的历史消费数据和其它背景信息,自动匹配合适的农庄产品提供给消费者。可视化的交易界面将带给消费者良好的消费体验。同时,平台也可从消费大数据中抓取有用的信息,对消费者结构、消费特点、消费偏好、区域差异进行深度分析,从而为农庄的个性化产品设计和精准营销提供支撑。消费体验的智能化。由于有了VR、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智慧共享农庄将重构人们的出行和休闲方式。农庄将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丰富、更加多元的消费场景,除了过去的种菜、采摘、垂钓、餐饮的等休闲方式,还可以融入音乐、艺术、科技、教育等多种元素;除了可看、可听、可玩,还能可触、可感、可互动。情景式消费项目将成为农庄产品的标配,消费体验度将得到极大的改善和提升。参考文献:[1]  王晨璐,李铜山.国内外共享农场典型案例及经验借鉴[J].现代商贸工业,2018(8):59-60.[2]  康兴涛.从零售业发展的历史看实体店与电商之争[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78-8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