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 JoumM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N0 ! 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的内部评级法与信用风险管理 林欣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广州广东510262) 摘要:本文对巴塞尔新协议中信用风险条款以及信用风险的度量方法作了介绍,尤其对其中的内部评级法进 行分析.并就我国银行业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最后指出新协议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启示。 关键词:新资本协议;信用风险;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 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2X(2008)05—0054—04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银行经营复杂程度的 增加以及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日益提高,1988年 的资本协议严重地滞后于风险管理的需要。1999 年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新资本协议第一次征求意 和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乘以l2.5再加上针对信用 风险的风险加权资产,即得到分母,而分子是监管 资本,两者相除即得资本比率的数值。另外,对采用 计量信用风险的内部评级法(IRB)或计量操作风险 的高级计量法(AMA)的银行委员会将会在开始实 见稿,并在随后的几年里三易其稿,最终在2004年 6月26日迎来了新资本协议的定稿,并给了银行 施协议的头两年内,以按照现行计算的结果为基 集团和监管当局两年的时间来建设风险管理体 础,规定一个资本底线。根据外部评级结果,以标准 系。这一巴塞尔资本协议于2006年l2月底正式实 化的方式计算信用风险即标准法的一般规则的外 施,而新协议的高级方法推迟到2007年底实施。 不论是旧的还是新的资本协议,贯穿其中的主线 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即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 部评级,实施中考虑的问题以及信用风险缓释均做 出评级的说明和解释。内部评级法的具体要求以及 了说明。但是内部评级法的基础就是评级的设计。 是强调稳妥处理好“资本、风险、收益”的关系。新 不同资产类别中采用该法对于过渡期的安排也作 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约束。在第二支柱中,信用风险 对于这方面,IRB方法下合格的评级体系有独立的 是最为监管当局监督检查的关键问题,而第三支 性质,截然不同的两个维度:(1)借款人违约风险; 柱中信用风险状况作为信息披露的范围提出,这 (2)特定的交易风险。另外,评级的标准、评估时间、 些需要引起足够关注。 模型的使用以及记录都是评级的重要因素,均在协 议中有明确的说法。 一、新协议中的信用风险条款 在第二支柱风险的全面评估中信用风险放在第 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主要创新表现为对计算信 用风险规定了三种方法。巴塞尔委员会认为,坚持采 位。它包括:银行应有研究方法分析多类暴露所包 含的信用风险,包括单个借款人或其他交易对手以 及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较复杂银行针对资本充足 率的信用检查评估量至少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 容:风险评级系统,资产组合分析/组合,资产证券化/ 复杂的信用衍生工具,大额暴露和风险集中。内部风 险评级是监测信用风险的一种重要工具,内部风险 评级应足以对所有信用暴露进行识别和计量,并作 用单一化方法计量信用风险既不可取又不可行。相 反,对于信用风险采用三种不同方法有助于提高风 险敏感度,并允许银行和监管当局选择他们认为最 符合其银行业务发展水平及金融市场状况的一种或 几种方法。信用风险度量有标准法、内部评级初级法 和内部评级高级法三种。 在新协议的第二部分即第一支柱最低资本要求 为该银行信用风险和资本充足率的总体分析的一个 中,计算资本比率时,总的风险加权资产由市场风险 组成部分 收稿日期:2007—09—20 作者简介:林 ̄(1981一),男,安徽马鞍山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政策。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5期 林欣: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的内部评级法与信用风险管理 ・55・ 在第三支柱市场纪律中.对信用风险的总体披 露提出做了具体要求。新协议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采 也会变化,期限越长,违约可能性越大。针对不同时 用IRB法评估信用风险所需的监管资本。对于不同 的水平.银行可以自行决定监管资本计算中的采用 的参数。下面重点对内部评级法作进一步分析。 间段的违约概率也会变化,初级法要求是一年违约 概率.多个一年期取一个平均数作为计算风险加权 资产的输入值。对于银行估计借款人违约概率方法, 般采用借款人的财务指标预测违约概率,但是有 一二、新协议中的内部评级法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信用风险管理主要提出了 关指标的选取各不相同。 2.违约损失率。包括三种损失:损失的本金、不 良贷款的持有成本以及清偿成本。初级法下要求违 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两种方法。但一般来说,新协议 约损失率由监管当局来确定,而高级法下银行可以 中的标准法是为了保证新旧资本协议平稳过渡的一 自己估计风险暴露的违约损失率。 个衡量方法,其立足点是在保持原有衡量方法的基 表1内部评级法下涵盖的有资格抵押品违约损失率标准 础上对实践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了适度改进。而内部 最低违约 抵押品价值 评级法是新协议的最主要创新之一,它是商业银行 损失率 贷款最低水平 超过贷款价 利用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确定信用风险最低资本 值的程度 要求.确保银行资本充足,反映银行风险的一种方 金融抵押品 O% O% | 法。内部评级法实际上是对标准法的一个改进.主要 应收账款 35% O% 125% 方向则是更为灵活地衡量信用风险及其变动。具体 商用房地产/ 35% 3O% 140% 说来,两者的区别在于,标准法的风险权重是五个不 居住用房地产 连续的系数值.即风险的衡量是跳跃式也是不连续 的。但是,在内部评级法中,风险的权重是由一个连 其他抵押品 40% 3O% 140% 续的函数公式计算出来的。 来源:章彰著《解读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第63页。 内部评级法是建立在银行自身内部评级结果基 础之上。其思路是借款人可能出现违约.银行必须根 3.违约损失风险暴露。初级法规定表内项目违 据已经掌握的定性和定量信息对损失进行评估.并 约风险暴露的确定与标准法下相同,而表外项目的 将这种评估与资本充足率挂钩的过程。而这些风险 违约风险暴露等于已承诺未提用的部分乘以信用转 管理主要是由以下六个风险指标来支撑的.即借款 换系数,无论期限长短,承诺票据发行工具和循环授 人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违约风险暴露 信工具的信用转换系数均为75%,但如果无条件取 (EAD)、有效期限(M)、预期损失(EL)和未预期损失 消,信用转换系数为零。 (UL)。内部评级法也就是银行所建立的这六个指标 4.有效期限。采用初级法的银行,除了回购类型 数据进行量化和分析的体系。巴塞尔委员会对包括 交易期限是六个月外,公司暴露的有效期限是两年 评级体系和评级过程在内的关键特征的最低标准和 半。按高级法的要求,有效期限最低为一年。有效期 合理做法提出了指导性原则,并将内部评级法分为 初级法和高级法,但这两者都要将借款人违约概率、 限公式为,有效期限= t×CF,/ CF,, ,是一 t t 违约损失率和其他量化指标按要求的函数转换为监 年内按照合约每年偿付的现金流(包括本金,利息, 管资本要求。内部评级法对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费用)。以上四个数据除期限外,其余都必须进行 对信用风险进行区分,评级具备完备性和完整性,有 估计,估值的过程必须与合理的做法和监管标准相 效监督评级体系和过程估计违约概率,强有力的数 一致。 据收集能力,等等。 而银行的损失分两种,也就是上面所提到的六 按内部评级法要求,计算风险加权资产最为关 个风险指标中的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一般认为 键的风险指标即是前面提到的四个。初级法对如何 资本金用于抵御非预期损失,而准备金则用于抵御 计算上述四个指标值作出了规定。 短期损失。按巴塞尔的规定,普通准备金是监管资本 1.违约概率。它是借款人在一定时间内违约的 的一部分,即监管资本中的部分用于抵御预期损失, 可能性。另外,同一借款人在不同时间段的违约概率 其他部分用于抵御非预期损失。也就是说,监管资本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56. 林欣: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的内部评级法与信用风险管理 第5期 既用于抵御预期损失,也用于抵御非预期损失。另 分析工具,还是银行从事风险管理的技术平台,因而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该系统只有与银行自身业务特 点精确匹配,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所以,整个系统 开发过程需要银行管理部门的全面参与和全过程跟 踪。另外,内部评级系统随着银行业务的发展和丰 富,必须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才能适应日益提高的 风险管理的要求。 4.加强与内部评级相应的组织建设。首先要提 高风险管理的效率,扩大风险管理范围,赋予风险管 外,按内部评级法的要求,在银行账簿上将具有信用 风险的分为公司、零售、同业、主权和股权五类风险 暴露,对他们都有各自的资本要求计算方法。 三、我国银行业应用内部评级法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国外许多商业银行都开始应用内部评级 模型进行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很多指标不仅是信 贷决策的重要依据,而且广泛应用于资产组合分析 理部门在信贷政策制订、信贷决策审批、资本配置、 和经济资本分配等高端管理领域。相比之下,我国银 业务敞口限额管理等方面更多的职能。其次是建立 行业在内部评级体系方面处于落后状态。要做好和 专业化队伍,加大专业队伍的培养力度,培养、建立 进一步完善内部评级法,银行本身要做好以下的基 础工作,而对监管当局来说也要制定相关的配套管 理措施。 和及时储备一支熟悉内部评级法风险分析的专业化 人才队伍,以满足信用风险管理的需要和评级系统 的维护和更新升级。第三是按照部门的需要,适时地 引入风险经理制,从源头上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5.银监会需要配合相关银行出台政策,鼓励有 条件的银行尽早实施内部评级法。银监会应尽快制 定一个明确、可行的实施规划,最好形成一个比较具 1.虽然巴塞尔委员会要求在今年年底,西方发 达国家的大银行都要实行内部评级法,但是我国的 商业银行在年底还没有强行要求执行新协议。目前 我国各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都较为混乱。在实 施过程中也缺乏数据积累,甚至并没有实际的使用。 所以在正式实施之前应该尽快地统一和完善内部评 级系统,才能为实施内部评级法建立基础 另外,要 体的政策导向。该项政策指引要具有一定强制性,同 时也要有一定的灵活性。银监会可以对实行内部评 级法的银行提供必要的优惠政策等措施。 搞好企业信用评价和行业、地区信用评级工作,还要 借助专业评级机构。要尽快展开采集数据和建立模 型工作,组织违约数据的采集和信贷回收记录等基 础性数据积累工作 2.风险度量和控制要靠数据说话。对相应内部 评级的贷款进行违约率计量,应该同时建立相应的 数据库,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以便接受监管 当局的检查。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在数据方面主要 的问题是银行数据数量不足和掌握的企业数据不真 实。但是这两方面都在逐步改进中发展。我国银行从 大规模地剥离不良贷款以来,陆续建立了自己的信贷 业务信息系统,虽然比不上国外大银行数据的时间跨 度长和范围广。另外,数据的可靠性也是逐步提高的, 并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对于目前的数据.可以用 来作为决策的参考,用于初步的信贷发放审批 3.再好的评级体系和数据收集也离不开系统的 四、结 论 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新资本协议框架在2006 年全面取代1988年版本,成为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 的新版公约。巴塞尔协议实质是为了完善与补充单 个国家对商业银行监管体制的不足,减轻银行倒闭 的风险和代价,是对国际商业银行监管的最主要形 式,具有很强的约束力。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曾公开表 示,“经过认真考虑,至少十国集团2006年实施新协 议的几年后,我们仍将继续执行1988年的老协议, 从2010年到2012年,中国银监会将开始要求那些拥 有相对较多境外分支机构的国内银行执行新的资本 协议。”实际上,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目前状况,新的 协议的确在中国不具有现时可操作性。主要是考虑 到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信息披露及风险 管理中的现实处境,全面实现新协议困难重重。 技术平台。前者只是作为输入值,经过技术平台才能 将数据转化为参考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加快建立 体现客户信息和内部信息管理要求的风险管理信息 系统,为内部评级系统的全面推行奠定基础。内部评 级系统与一般业务系统不同,它不仅是风险计量的 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 及早针对新资本协议框架采取措施,才能使我国银 行业的风险管理适应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发展的需 要。尤其在处理信用风险这方面,协议中所提出利用 外部评级结果来确定风险权重及利用内部评级结果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5期 林欣: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的内部评级法与信用风险管理 社.2003. ・57・ 来确定资本要求。而前者适用于复杂程度不高的银 行,后者更适应复杂的银行。所以,是否采取内部评 级被看作是银行竞争力的一个标志。在新资本协议 的框架下,我国银行信用风险防范的任务十分艰巨, [3]沈沛龙,任若恩.新巴塞尔协议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剖析[J]. 金融研究,2002,(6). [4]唐国储,李选举.新巴塞尔协议的风险新理念与我国国有 重塑银企关系,健全信贷运行机制,完善中介市场, 建立有序的信用体系等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J].金融研究2003,(1). [5]Basle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The Standardized Approach to Credit Risk,January 2001. [6]陈忠阳.新巴塞尔协定对我国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 2004,(1). [1]章彰.解读巴塞尔新资本协议[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 社.2005. [2]巴曙松.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 [责任编辑:张瑜东] IRB and Credit Risk Management under the New Capital Accord Frame LIN Xin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65,China) Abstract:The article begins with bank credit risk management and introduces the terms and measurement of credit risk in the new capital protoco1.Also,it analyzes the IRB approach and presents some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the problems which our commercil banks applay it.In the end,it points out some revelations the new protocol to the credit risk management of our commercial banks. Key words:new capital protocol;credit risk;risk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