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外感咳嗽治疗原则是( )
A.祛邪利肺 B.疏风散寒 C.调和营卫 D.解表发汗 E.祛风化痰 2、某男,56岁,哮证十载,发作半月,经治略平,但仍感胸闷气短,动则喘甚,吸气不利,腰酸乏力,不耐劳累。或烦热颧红,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苔淡白质胖,脉沉细。证属( )
A.痰浊阻肺证 B.下虚上实证 C.肺肾两虚证 D.心阳欲脱证 E.脾肾两虚证 3、某男,28岁,喘逆上气,息粗鼻煽,咳而不爽,痰吐稠粘,形寒身热,身痛无汗,口渴,苔薄白或黄、质红,脉浮数。治疗方剂宜首选( ) A.麻黄汤 B.小青龙汤
C.麻杏石甘汤
D.桑白皮汤
E.三子养亲汤
4 、周某某,男,18岁,前日因食过饱后即胃脘胀痛,嗳腐吞酸,大便不畅,苔厚腻,前医曾用保和丸不效,现胃脘痛而便闭,当用保和丸合下列何方治疗为最佳( )
A.小承气汤 B.大承气汤 C.枳实导滞丸 D.小陷胸汤 E.理中汤 5、肺痨的四大主症是( )
A.咳嗽、胸痛、发热、汗出 B.咳嗽、咯血、潮热、盗汗 C.咳嗽、消瘦、低热、自汗 D.咳嗽、神疲、心悸、盗汗 E.干咳、气促、潮热、胸痛
6、证见咳嗽痰多,白色泡沫痰,喘息不能平卧,胸部膨满,憋闷如塞,面色紫黯,唇甲紫绀,舌质暗,舌下青筋明显,苔白腻,脉弦滑,属肺胀何种证型( ) A.痰热郁肺 B.痰瘀阻肺 C.痰蒙神窍 D.肺肾气虚 E.阳虚水泛 7、腹痛发生的基本病机是( )
A.食滞肠胃,痞塞不通 B.外邪内传,阻塞气机 C.肝脾湿热,络脉不和 D.肝气郁结,胃失和降 E.腹部气机郁滞,脉络痹阻
8、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耳鸣腰酸,头晕目眩,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象细数。证机概要为( ) A.气血亏损,心虚胆怯,心神失养,神摇不安 B.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
1
C.肝肾阴虚,水不济火,心火内动,扰动心神 D.心阳虚衰,无以温养心神
E.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扰乱心神 9、胁痛的基本治则是( )
A.疏肝理气止痛 B.清热利湿止痛 C.祛瘀通络止痛 D.养阴柔肝止痛 E.疏肝和络止痛
10、茵陈术附汤是黄疸哪个证型的代表方剂( )
A.湿重于热证 B.胆腑郁热证 C.热重于湿证 D.寒湿困遏证 E.脾虚湿滞证
11、腹中结块柔软,时聚时散,攻窜胀痛,脘胁胀闷不适,苔薄,脉弦。治疗方法宜首选( )
A.理气化痰,导滞散结 B.补益气血,活血化瘀 C.疏肝解郁,行气散结 D.理气消积,活血散瘀 E.祛瘀软坚,兼调脾胃
12、水肿的治疗,《内经》提出“开鬼门”一法,是属于八法中的 ( ) A.吐法 B.补法 C.汗法 D.下法 E.消法 13、气淋实证,其选方最宜用 ( )
A二神散 B.沉香散 C.六磨汤 D.五磨饮子 E.柴胡疏肝散 14、 癃闭脾气不升证的代表方是( )
A. 济生肾气丸 B.参苓白术散 C.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 D.代抵当汤 E.补中益气汤
15、下列哪项外,均可导致阳痿( ) A.消渴 B.早泄 C.惊恐 D.肺痿 E.郁证
16、患者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窒闷,舌苔白腻,脉弦滑。其最佳的治法是( )
A.疏肝理气解郁 B.化痰利气解郁 C.利咽消肿解毒D.行气活血散结 E.以
上都不
17、痹证的治疗还宜重视养血活血,即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这种治则首载于( )
A.《医宗必读·痹》 B.《济生方·痹》 C.《外台秘要》 D.《证治准绳》 E.《金
2
匮要略》
18、痹证与痿证的鉴别要点首先在于( )
A.肢体活动情况 B.有无肌肉萎缩 C.痛与不痛 D.有无外感 E.关节肿与不肿
19、肢体困重,痿软无力,下肢痿弱为甚,手足麻木,扪及微热,喜凉恶热,胸脘痞闷者,治疗该证的代表方为( )
A.三仁汤 B.茵陈蒿汤 C.加味二妙散 D.胃苓汤 E.藿香正气散 20、患者女性,17岁,半年来因学习紧张,思想压力较大,晚上经常难以入眠,或多梦易醒,伴心悸健忘,四肢倦怠,饮食乏味,面色少华,舌质淡,脉细弱。其辨证为( )
A.心胆气虚 B.心脾两虚 C.阴虚火旺 D.忧郁伤神 E.痰气郁结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痞满的临床特点是( )
A.心下痞满,满闷不舒 B.触之无形 C.按之柔软 D.腹部胀大 E.外无胀大之形
2、治疗腹痛,多以“通”字立法,所谓“通”,包括有( ) A.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 B.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 C.虚者补之 D.实热者下泄之 E.寒者温之 3、唐容川《血证论》中提出的通治血证的四法是(
)
A.补气 B.止血 C.消瘀 D.宁血 E.补血 4、诊断消渴病的主要依据是(
)
A.“三多”症状 B.中年之后发病 C.嗜食膏梁厚味D.消渴病家族史 E.温热病史
5、虚劳辨证的纲目是( )
A.阴阳气血为纲 B.先天后天为纲 C.营卫气血为目 D.三焦辨证为目 E.五脏虚候为目 6、半夏白术天麻汤可用治于( )
A.呕吐之痰浊内阻证 B.眩晕之痰浊中阻证 C.聚证之食滞痰阻证 D.头痛之痰浊中阻证 E.胸痹之痰浊壅塞证
3
7、颤证之痰热风动证,治宜选用( )
A.天麻钩藤饮 B.导痰汤 C.镇肝熄风汤 D.羚角钩藤汤 E.涤痰汤 8、痉证发生的外感病因有( )
A.感受风邪 B.感受湿邪 C.感受寒邪 D.感受热邪 E.感受暑邪 9、水肿的发病与哪些脏器病变的关系最为密切 ( ) A.肺 B.脾 C.心 D.肝 E.肾 10、引起呕吐的原因有( )
A.外邪侵袭 B.饮食不节 C.情志失调 D.脾胃虚弱 E.命门火衰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痴呆
2、时行感冒:
3、痰饮:
4、便秘:
5、甘温除热:
四、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噎膈的病位在 ,属 所主。病变累及肝脾肾三脏。 2、痹证的治疗应以 为基本原则。
3、久痹风、寒、湿偏盛不明显者,可选用 作为治疗风寒湿痹基本方
4
剂,该方具有 ,祛风胜湿,通络止痛之功效。
4、便秘的病性可概括为 四个方面,其中又以 为纲。 5、不寐的病理变化,总属 , 。 6、 厥证的预后,主要取决于 、 ,以及 。
7、太阳头痛常选用的引经药是 、 、 。
8、对痢疾的治疗,刘河间指出:“调气则 ,行血_____________。 9、癫病的病机是 , 。 10、顽固性呃逆的治疗应注重 。
五、是非题:(正确者画√,错误者画X,每小题1分,共10分) 1、肺痈溃脓期的治则是清肺解毒,化瘀消痈。( ) 2、脾胃虚弱证的泄泻可用葛根芩连汤加减。( )
3、遗精的基本病理变化总属肾失封藏,精关不固。其病位在肾,与心、肝、脾三脏密切相关。 ( )
4、痴呆与健忘的鉴别关键是痴呆是表情呆滞。( ) 5、积聚的病机主要是气机阻滞,瘀血内结。(
)
6、水肿病证应首先辨病变脏腑,其次辨阴水、阳水,区分其病理属性。( ) 7、“治痿独取阳明”作为治疗痿证的重要原则指的仅是补益脾胃。( ) 8、腰痛病因为外感和内伤。( )
9、眩晕之病理性质,不外虚实两端,以实者居多。( )
10、午后或夜间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热,烦躁,少寐多梦,盗汗,口干咽燥,舌质红,苔少,脉细数。辨证不属于气郁发热证。( ) 六、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哮证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发作期应如何处理?
2、痫病与厥证如何鉴别?
5
3、鼓胀与水肿如何鉴别?
4、中风恢复期由于气虚血滞,脉络瘀阻后遗半身不遂者,常伴见哪些症状?如何治疗?
5、癌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什么?
七、论述题:(本题10分) 试述消渴病的治疗原则?
八、病案分析题: (本题10分)
高某,男,48岁。身体肥胖。自述脾胃不佳,纳呆便溏,口中粘腻,常咯白痰,入睡口角流涎。近几日阴雨绵绵,左侧胸部时感沉重憋闷,偶见轻微疼痛,发作时伴见气短,舌苔白腻,脉滑。请回答:中医病名诊断、证型、分析病机、治法、主方、药物。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