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一单元(B卷)试卷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8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与所给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散sǎn 散漫 散落 散兵游勇 散装饼干 B.丧sàng 丧失 丧钟 丧权辱国 丧魂落魄 C.落luò 落户 落差 大大落落 落花流水 D.冠guān 衣冠 树冠 冠冕堂皇 冠状动脉 【答案】D 【考点】字音
【解析】A项,“散落”中的“散”读“sàn”,其余读“sǎn”;B项,“丧钟”中的“丧”读“sāng”,其余读“sàng”;C项,“大大落落”中的“落”读“luō”,其余读“luò”; D项,均读“guān”。 2.下列加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北渚(zhǔ) 芳椒(jiāo) 薜荔(bì lì) 麋鹿(mí) B.埋怨(mái) 无声无臭(xiù) 眇眇(miǎo) 庑门(wú) C.果实累累(lěi) 熨帖(yù) 澧水(lǐ) 褋衣(dié) D.袖袂(mèi) 面目可憎(zènɡ) 粗犷(ɡuǎnɡ) 泊位(bó) 【答案】A 【考点】字音
【解析】B项,“埋”读mán,“庑”读wǔ;C项,“累”读léi;D项,“憎”读zēnɡ。 3.下列句子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霄。 B.九重城阕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C.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D.黄埃散漫风潇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答案】C 【考点】字形
【解析】A项,“霄”应为“宵”;B项,“阕”应为“阙”;D项,“潇”应为“萧”。 4.下列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项是( ) A.目眇眇(向远看的样子) B.与佳期兮夕张(好的日期) C.御宇(统治天下)多年求不得 D.玉容寂寞(黯淡失神的样子)泪阑干 【答案】B 【考点】字义
【解析】B项,佳,佳人,指湘夫人。期:约会。 5.对下列诗句中加线词的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第 1 页 共 8 页
A.袅袅兮秋风 袅袅:柔美的样子。 B.合百草兮实庭 实:坚实,坚强。 C.举杯断绝歌路难 断绝:停止。 D.两朝开济老臣心 开:打开,开启。 【答案】C 【考点】字义
【解析】A项,“袅袅”意为“微风吹拂的样子”;B项,“实”意为“充满”;D项,“开”意为“开创”。 6.对下列加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孤鸿号外野 号:哀号。 B.气变悟时易 时易:时节变换。 C.并力生离愁 并力:合力,一起。 D.白日沦西河 沦:沉沦。 【答案】D 【考点】字义
【解析】D项,沦:落下。
7.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湘夫人》以方言为主,兼有五七言,句式变化灵活。这种“骚体”诗,是继《诗经》后新出现的自由诗,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是一次空前绝后的创新。
B.中华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五年。如果我们不记下同代人的雪泥鸿爪,后人就难免要雾里看花了。 C.虽然他的话我不懂,我的话他也不懂,但是我们凭着手势和动作,便言为心声了。 D.没想到我忙了很长时间,到头来只是海底捞针一场空,这种傻事我以后再也不干了。 【答案】B
【考点】成语(熟语)
【解析】A项,“空前绝后”是前后都没有,不合语境;C项,言为心声:言语是思想的反映,与文意不符;D项,海底捞针:形容事情非常困难,应为“海底捞月”。 8.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或诗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金融风暴的冲击下,世界经济一派萧条。但是,这种经济形势却给某些行业提供了莫大的发展机遇,要知道“时不可兮骤得”,这些行业理应抓准时机,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B.“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又是一阵秋风起,又是一场秋雨凉,又是一次木叶落,又是一回思断肠,远方的人啊,你可知道我在苦苦地等,我在苦苦地想。
C.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著名稀土专家徐光宪潜心研究稀土四十年,董道不豫,高瞻远瞩,为中国的稀土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D.“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时光就这样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地流逝,转眼已是不惑之年了,可事业上还一无所成,细想起来,让人有些惆怅。 【答案】A
【考点】成语(熟语)
【解析】A项,“时不可兮骤得”的意思是“美好的时光不可多得”,而不是指“时机”。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第 2 页 共 8 页
A.在大量工业产品升级换代之际,我们要大力弘扬这个时代的工匠精神,使中国制造能够成为响当当的品牌,真正走向世界。
B.武力手段是不是解决南海问题的唯一合理手段?大规模动用武力会不会对国家安定大局造成不良影响?很多人对此持否定态度。
C.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约1500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论坛的高级别会议。
D.今年高招艺术类考生人数呈现增长的态势,这促使文化课成绩水涨船高,一些艺考生开始为自己文化课成绩的优劣感到担忧。
【答案】A 【考点】辨析病句
【解析】B项,表意不明,前面的问题具有两面性,后面的“对此”指什么,指代不明。C项,“约1500多名”配搭失当,语义重复。D项,“为优劣感到担忧”不合逻辑。 10.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由于俄罗斯展现出加入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的意愿,巴基斯坦于11月26日决定俄罗斯的一项请求,允许它使用瓜德尔港出口商品。
B.中央社马尼拉11月27日报道,为进一步加强中菲关系,菲律宾总统杜特尔再次将访问中国大陆,希望在更多的领域能够得到中国政府的支持与帮助。
C.希拉里团队的律师马克﹒伊莱亚篡改以不利希拉里的说法,尤其是在密歇根州、威斯康星洲和宾夕法尼亚州更为严重。
D.11月25日上午,第四届世界绿色发展投资贸易博览会绿色发展主旨论坛在南昌举行,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800多名与会嘉宾全体起立,向江西丰城发电厂“11·24”特别重大事故罹难者默哀。
【答案】D 【考点】辨析病句
【解析】A项,缺少谓语动词“批准”,加在决定后面。B项,语序不当“再次将”,应为“将再次”。C项,逻辑混乱。
11.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艺术家富于感情,单凭直觉思维;他恍然大悟,无须推理。 ②这种看法未免失之武断,甚至是错误的。
第 3 页 共 8 页
③真正的科学家,既有推理能力,也有相当的想象力,有时还会越过复杂的推理而直接得到答案;否则,他的科学研究也会受到影响。
④人们习惯于把艺术和科学说成是毫无内在联系的完全不同的东西。
⑤真正的艺术家,既有想象力,也有相当的推理能力,并且深知自己的作为;否则,他的艺术创作会受到影响。
⑥科学家相当冷静,光靠理性思维;他循序论证,无须想象。
A.①⑥②④⑤③ B.①⑥④②③⑤ C.④①⑥②⑤③ D.④②①⑥⑤③
【答案】C 【考点】连贯
【解析】本题重点考察考生语言表达连贯和文段逻辑顺序安排的能力。作此题宜结合排除法,先通读语段,④提出“人们的习见如何”总观点,大致了解材料信息中心思想,再根据结构以及语意关系判断其先后顺序。①单独解释“艺术家”,乃“分说”的一部分,语段为“先总后分”的结构,所以,④应为最先;④先提及“艺术”后提及“科学”,所以,在分说“人们的习见”的部分,需要先阐明“艺术家”,后阐明“科学家”,因此①紧跟④;而这种观点是被反对的,因此,“这种观点”指的是④①⑥,接②顺理成章;接下来再按顺序分述艺术家与科学家的共同点;所以排序最恰当的是④①⑥②⑤③。 1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过去的儿童教育是注入式教育,只要把种种的死知识、死教训装入他头脑中,就以为满
足。 , , , ; 。 。儿童自由的读物,实在极少。我们出版这个《儿童世界》的宗旨就在一弥补这个缺憾。 ① 教师教一课,他们就读一课
② 刻板庄严的教科书,就是儿童的唯一读物 ③ 我们虽知道之前的不对
④ 然而小学校里的教育仍旧不能十分吸引儿童的兴趣 ⑤ 而且各种教育,仍旧是被动的,不是自动的 ⑥ 也想尽办法去启发儿童的兴趣
A. ③⑥④②⑤① B.③⑥④⑤②① C.①③⑥④⑤② D.①③⑤⑥④②
【答案】B 【考点】连贯
③中“之前的不对”紧承起句,⑥④紧承③句分析,④⑤是教育弊端的两面,②①分别与④⑤【解析】
相对应,①也与下句的“自由的”密切相连。
13.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线词的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映阶碧草自春色 天生丽质难自弃 三顾频烦天下计 君臣相顾尽沾衣
第 4 页 共 8 页
A.两个“自”相同,两个“顾”也相同。 B.两个“自”相同,两个“顾”不同。 C.两个“自”不同,两个“顾”相同。 D.两个“自”不同,两个“顾”也不同。
【答案】B 【考点】实词
【解析】两个“自”都是“自己”的意思;第一个“顾”是“拜访、探望”的意思,第二个“顾”是“看”的意思。 1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和现代汉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玉容寂寞泪阑干 B.可怜光彩生门户 C.到此踌躇不能去 D.临别殷勤重寄词 【答案】B 【考点】实词
【解析】B项,“可怜”古义为“可爱”,今义为“怜悯”。
15.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陛下是对帝王的称呼,古代不敢直称帝王,转而称呼他殿前阶下的人,表示尊重。 B.臣早期是古人表示谦卑的自称,百姓也可以自称“臣”,后用作臣下对君主的自称。 C.卿早期是古代对人的敬称,适用范围较广,后来多用作君主对臣下的称呼。 D.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 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诸侯王或皇帝的自称。
【答案】D
【考点】理解古代文化知识
【解析】D项,“朕” 只能用作皇帝的自称,不能用于诸侯王。 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古时把贵族称为右族或豪右,贫贱者居住之地称“闾左”。 B.古时座次、坐向规定严格,一般坐北朝南为“尊位”。 C.避讳实际上是一种反映封建礼法的忌讳,主要分国讳、家讳两类。 D.古人讳言死:天子死曰崩,大夫曰薨,庶人曰死。 【答案】D
【考点】理解古代文化知识
【解析】D项,天子死了叫做崩,诸侯死了叫做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未成年而死叫殇,少壮而死叫夭,自然地终结生命叫老。
17.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诗中,共同构成动人的意境,颇具艺术辩证法。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 )
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 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 C.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刘禹锡《途中早发》) D. 鹤鸣梦山静,霜白秋江晓。(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答案】B
第 5 页 共 8 页
【考点】表达技巧(古代诗歌) 【解析】B项只写动态。
18.下列诗句不属于寓情于景的一项是( )
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C.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D.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 【答案】B
【考点】表达技巧(古代诗歌) 【解析】B项 抒发作者的心志。
1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新乐府》《长恨歌》等诗都是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
B. 《楚辞》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C.“明远《行路难》,壮丽豪放”中“明远”是称鲍照的“字”,而“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中“放翁”指的是陆游的号。
D. “一剪梅”是词牌名。“行路难”是乐府杂曲。 【答案】A 【考点】文学常识
【解析】A项,“都是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应为“《长恨歌》《琵琶行》”。
20.李清照的《一剪梅》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品,下列诗句和该词风格相同的一项是( ) A.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B.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 C.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 D.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答案】B 【考点】文学常识
【解析】A、C、D三项风格都属于豪放型,B项虽是苏轼作品,但其风格属于婉约。
二、古代诗文阅读
(共2题;共12分)
2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题。
月 夜 杜 甫
今夜鄜州①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②忆长安。 香雾云鬟③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④,双照泪痕干?
注:①鄜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②未解:尚不懂得。③云鬟: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饰。④虚幌:透明的窗帷。
第 6 页 共 8 页
下列对这首诗有关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是诗人悬想妻子见月忆己,不说自己想,而说对方在想;不说自己见月思亲,却说对方见月忆人。
B.“未解忆长安”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小儿女不知道想念在长安的父亲;另一层是说小儿女不理解妈妈看月的心事。
C.第三联描绘想象中的妻子的望月之久,忆夫之深,以至夜深不寐,雾湿云鬟,月寒玉臂。这是对“独看”的侧面描写。
D.尾联写自己的愿望,也是写妻子的愿望。说“何时”,实际是茫茫然不可知,诗人感伤现在的孤独,将团聚寄托于将来。
【答案】C
【考点】形象(古代诗歌)
【解析】“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是从正面描写妻子“独看”的。 22(多选).阅读古诗,完成下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唐)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
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 ) A.高洁 B.超凡脱俗、清高 C.志向远大 D.心忧天下
【答案】A,B,C,D 【考点】形象(古代诗歌)
【解析】根据“醴泉”“山冈”“凤凰”这些意象的特点和“彻九州”“望八荒”的动作可分析出“凤凰”的品性;这四句写“凤凰”性情高洁,心系苍生,却独自一个,没有同伴,没有共鸣,这样的处境是和阮籍自身一致的。
三、判断题
(共4题;共8分)
2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青云济沧海。( )
【答案】错误
第 7 页 共 8 页
【考点】字形,记忆性默写 【解析】直挂云帆济沧海。
24.出师未捷生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
【答案】错误
【考点】字形,记忆性默写 【解析】长使英雄泪满襟。
25.“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酌酒以自宽,举杯断决歌路难。( )
【答案】错误
【考点】字形,情景式默写
【解析】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26.《蜀相》中以幽静的春景衬托出的庄严肃穆气氛的诗句是: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夜黄鹂空好音。(
【答案】错误
【考点】字形,情景式默写
【解析】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第 8 页 共 8 页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