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对生产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管理和控制,确保生产设备处于完好状态,充分发挥设备的使用效能,确保产品的生产、加工符合规定的要求,以期做出令顾客满意的产品,提高公司的投资效益。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生产设备的预防性维护、管理和控制。 3、权责
3.1生产部是设备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 3.1.1负责编制《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3.1.2生产车间使用者负责所使用设备的一级保养(日常点检、润滑、清洁维护管理),
车间主任、班长负责监督执行。 3.1.2生产经理(因没有设备部)
A.负责组织技术、质量部及使用车间对新购设备进行评估、验收。
B.负责设备的管理、维修及易损设备/备件的申购,对相关信息进行归档保存。 C.负责组织对生产设备的移交、编号、标识、维护、封存、报废与管理。 3.2技术部负责生产设备的选型,并参与生产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评估。 3.3采购部负责生产设备和备件的采购。 4、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4.1预防性维护:为消除设备失效和生产意外中断原因而策划的措施。
4.2预见性维护:基于过程数据,通过预测可能的失效模式以避免维护性问题的活动。 4.3关键设备:唯一性设备,在控制计划中有特殊特性要求的过程设备以及高精度、大型、稀有设备。(高精:注塑机及模具)
4.4闲置设备:封存时间超过一年以上,以及因产品转型或工艺改进等原因退出生产过程的
设备。
4.5 设备利用率:在工作时间内,设备生产产品所用时间与工作时间的比率。
4.6日常保养:每天操作者对使用设备进行加注润滑油、维护,保持设备清洁、整齐、润滑、安全有效的维护保养活动。
4.7定期保养:由设备管理人员依据设备要求按周期进行的保养。
4.8关键设备:指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的生产设备。(例如特殊设备:锅炉;关键设备:空气过滤装置)
4.9一般设备:除关键和特殊过程设备以外的设备。 4.10三级保养管理
指对设备实施日常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三个等级的保养。 4.11一级保养
指在维修工辅助配合下由操作工定期进行的保养。 4.12二级保养
指按检修计划由维修工负责进行的保养。 4.13大修
对设备的全部或大部分部件,包括电气系统进行修复,调整并翻新外观,达到全面消除大修前存在的问题,恢复设备的规定精度和性能。 4.14检修
针对日常点检和定期检查发现的问题,更换或修复失效的零件,以恢复设备的正常功能。 4.15设备迁移
企业由于产品任务发生变化和工艺路线调整等原因,设备在企业内部调动或移位,称为设备迁移。 4.16设备事故
企业生产检测设备因非正常损坏造成停产或效能降低,停机时间和经济损失超过规定限额的设备故障为设备事故。 4.17设备档案
设备档案是指从规划、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使用、验收、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中形成的图纸、文字说明和记录等文件,通过不断收集整理、鉴定等工作归档建立的设备档案.
5流程图 过程号 作业流程 1 设备添置、申购 权责部门 生产部 技术部 N 退回 记 录 生产设备购置申请单 2 批准 Y 董事长 生产设备购置申请单 装箱单 随机附件清点记录 设备验收记录单 设备台账 3 采购验收 Y 交付使用 N 生产部 4 生产部 设备移交单 5 设备管理 生产部 设备台帐 关键设备清单 关键设备日常点日常维护 检表 6 定期维护 生产车间 设备维修 年度设备保养维修计划 设备维护保养卡 维修 维修申请单 7 生产部 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8 备件管理 生产部 设备备件(易损件)一览表 封存 9 报废 生产部 设备封存单 设备启用申请单 10 生产部 设备报废单 设备总台帐
6、流程说明 步骤 流程说明 权责部门 技术部 技术部 生产设 供应中心 采购部 技术部 车间 备购置董事长 申请单 记 录 备购置申请单 1.1生产部根据公司新产品开发和实际生产需要,结合公司“年度经1、设备的购 营计划”,负责提出“生产设备购置申请单”。 术部负责审核是否自制或外购。如外购,由技术部决定生产设备的型号、规格。 2.1技术部经理在“生产设备购置申请单”上审核签字后,由生产部交董事长批准。 2.2经董事长批准的“生产设备购置申请单”,由生产部交供应中心2、批准 和采购部各一份。 2.3供应中心负责供应商的选定和评估,经董事长同意后,通知采购部按《采购控制程序》的要求实施采购。 2.4自制设备由技术部负责设计,工装车间负责进行加工、制造。 添置、申1.2“生产设备购置申请单”经生产总监签字后,交于技术部,由技生产部 生产设3.1设备开箱清点:新设备到本公司后,由生产部负责召集人员对设备按“装箱单”开箱进行清点、核对随机附件,并作好“随机附件清点记录”。 3.2设备验收:由总经办负责组织技术部、质量部、及使用部门组成3、采购验收 设备验收小组,按设备采购合同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有关技术条件对设备进行验收。由技术部负责设备安装调试,并填写 “设备验收记录单”。验收合格后,生产部负责对设备进行编号,并登记于“设备台账”。 3.4自制设备按3.2进行调试、验收和登记。 4.1设备的移交:设备验收合格后,由技术部按规定的程序填写 “设4、交付使用 备移交单”,使用车间签字认可后,将设备正式移交给生产车间;随机附件由生产部负责保管,设备说明书由生产部移交到公司办公室进行登记存档。 5.1生产部建立“设备台帐”,每年年终核对一次。 5.2生产部负责制定“设备操作规程”和有关维护保养细则。 5、设备管理 5.3技术部根据生产工序的重要程度确定关键设备,在工艺图上作出“关键设备”的规定,并将所涉及设备填入“关键设备清单”,交生产部进行标识和控制。 5.4技术部根据设备易损部件的具体情况列出“设备备件(易损件)一览表”。 生产部 装箱单 随机附件清点记录 设备验单 设备台账 生产部 设备移交单 生产总监 生产部 收记录生产部 生产部 技术部 设备台帐 设备操作规程 关键设5.5设备目标管理 A、 设备完好率每月不低于90%;按设备完好标准对关键与特殊过程设备每半年鉴定一次,一般设备一年鉴定一次。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完好程度的一个比率,是企业间的一个可比性指标, 设备完好台数 设备完好率= ×100% 设备总台数 是衡量一个企业生产设备技术完善的一重要指标,计算公式为: 生产部 备清单 设备备件(易损件)一览表 设备完好率 设备故障率 B、生产车间根据设备实际运转情况,每月必须将设备故障率进行统计,设备故障率不高于5%,当超过比值时,必须分析原因制定解决措施,使设备达到完好标准。 设备故障台数 设备故障率= 设备台数 ×100% 6.1日常保养:由操作员每日对关键设备进行点检,并将点检的情况6、设备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 7.1若设备发生故障,应停止使用,作业员应报告班长或主任。 记录在 “关键设备日常点检表”中。保养内容包括:检查各部位螺钉是否有松动、擦拭设备的每个部位、注油,确保设备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生产车间 关键设备日常点检表 生产车间 维修申请单 7.2班长或主任签发“维修申请单”,由作业员持单交技术部设备维 修人员。 生产车间 维修申请单 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7.3技术部接到“维修申请单”应立即组织本科人员进行修理。设备 维修完成后,操作者确认完好后在“维修申请单”上签字认可。生7、维修 产部技术部依据维修记录内容填写 “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7.4公司无能力处理时,由生产部、技术部提出申请,经董事长批准后,可送外维修或委托公司外的专业人员到公司实施维修(必要时签订维修合同)。 技术部 8.1为了避免设备故障造成停产,由技术部根据 “设备维修记录”技术部 对设备易损部件进行评估,以确定备件适当的库存量,并编制 “设8、备件管理 备备件(易损件)一览表”,当库存量低于最低存量时,应提出采购申请。 设备维修记录设备备件(易损件)一览表 9.1设备封存条件 A、闲置三个月(含三个月)以上的设备; B、更换下来无使用价值的设备; 设备封存单 C 、因设备故障至使该设备暂无法修复使用达三个月(含三个月) 9、设备封存 以上的设备; 9.2设备的封存由技术部填写 “设备封存单”,报送总经理批准后进技术部 行封存,并以“封存设备”标签进行明确标识。 9.3封存设备需要启用时,由设备使用部门填写 “设备启用申请单”,设备使用设备启报送生产部审查核准。封存设备使用前由技术部负责试机作业,试机合格后方可移交使用部门使用。 10.1设备若经维修后仍无法使用,技术部应做好“停用”标识。 技术部 部门 用申请单 设备报废单 设备总台帐 11.1设备事故发生后,事故的责任部门应负责保护现场,报告技术技术部 部,由技术部组织有关人员现场调查核实,查明事故原因和责任人, 并做出结论。 11、设备事行政部 11.2对设备事故的责任人的惩处,由行政部按公司奖惩规定,提出故的处 处理意见,报董事长批准后实施。 理 10.2设备无法使用、无法修复时,由技术部负责提出报废申请,填 写 “设备报废单”,由生产总监确认,经总经理审核、董事长批准后报废。 10、设备报废 技术部 10.3技术部凭批准的“设备报废单”交由生产部在“设备总台帐” 注销报废设备。 10.4报废设备的处理由技术部提出方案,报总经理审核、董事长批技术部 准后实施,财务部负责收回残值。 技术部
7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 7.1设备使用和保养流程
7.2三好、四会
设备使用部门生产主管负责本部门的设备维护和保养,做到:管好设备, 用好设备, 修好设备;设备操作者做到:会使用、会维护、会检查、会排除一般故障。 7.3定人定机管理
重点设备实施定人定机,要求选择本工种中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的人负责操作,并保持相对稳定。 7.4三级保养
设备实行三级保养制度管理。 7.5日常保养
操作者应每天做好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做到设备整齐、清洁、润滑、安全。一般设备保养填写“设备使用记录卡”,重点设备由操作者每天进行点检工作,并填写“重点设备运行、点检记录卡”。内容包括每班维护和周末维护,每班维护要求操作者必须做到如下内容:
7.5.1设备日常维护保养规程的一般内容 7.5.1.1操作者每班要对设备进行日常保养。
7.5.1.2日常保养工作分为班前日常检查和润滑,班中维护,班后擦拭保养及周末、节前的维护保养。
7.5.1.2.1班前检查、润滑:
7.5.1.2.1.1班前10-15分钟按照日常保养的内容和要求,对设备各部进行检查。 7.5.1.2.1.2检查传动机构、变速机构、操作部件是否正常,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灵敏可靠。
7.5.1.2.1.3检查润滑,(注塑)系统、气压系统是否性能良好,油气路畅通。 7.5.1.2.1.4检查容易松动、脱离的部件是否正常,附件、灯具、报警是否齐全。 7.5.1.2.1.5检查导轨滑动面有无磕碰拉伤及腐蚀、注塑泄漏情况。 7.5.1.2.1.6按润滑“五定”的要求进行设备日常润滑。
7.5.1.2.1.7低速运转5-10分钟,确定各部运转正常后进行工作。 7.5.1.2.2班中维护:
7.5.1.2.2.1遵守设备操作规程,正确合理使用设备。
7.5.1.2.2.2随时注意运转中声音、温度、工位、压力、振动的变化,发现隐患立即检查排除。
7.5.1.2.2.3对润滑油不易保存的润滑部位做好班中加油润滑。 7.5.1.2.3班后擦拭保养:
7.5.1.2.3.1下班前15-30分钟由当班操作者负责对设备进行擦拭保养。 7.5.1.2.3.2认真擦拭设备各部,清扫工作场地,整理工具附件。 7.5.1.2.3.3检查设备零部件,齐全完整,滑动面无新的磕碰拉伤。 7.5.1.2.3.4将各手柄和滑动部件归位,关闭电源。 7.5.1.2.3.5填写交接班记录。 7.5.1.2.4周末、节前保养:
7.5.1.2.4.1周末、节前在下班前1-2小时进行保养。
7.5.1.2.4.2彻底擦拭设备各部,清理油垢,达到内外清洁,无积尘,无溢料(注塑机),无锈蚀(尽可能不使用水进行擦拭)。
7.5.1.2.4.3拆除防护罩,擦拭导轨、凸轮机构、修光毛刺。
7.5.1.2.4.4擦净、摆齐附件、模具、工具,清扫工作场地,达到清洁,整齐。 7.5.2设备维护保养的要求
设备维护保养的四项要求是“清洁、整齐、润滑、安全”
7.5.2.1清洁:设备内外清洁、各滑动面、工位、传感器等无油垢、无碰伤。设备不漏气、不漏融化的塑料,掉料、注塑尾料、垃圾要清扫干净。
7.5.2.2整齐:设备零部件及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线路、管道整齐完好,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齐。
7.5.2.3润滑:按润滑“五定”要求加油润滑。
7.5.2.4安全:实行定人、定机操作,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合理使用,精心维护设备,安全运行无事故。
7.5.3遇有故障发生或故障隐患,及时通知维修工检查处理,维修工将处理情况记入“重点设备运行点检记录卡”、“设备使用记录卡”中。-----(需要生产或维修自制表格) 7.6一级保养、二级保养
7.6.1一级保养、二级保养职责及计划
由各部门生产主管组织操作者、维修工实施,技术工程师进行业务指导。 一级保养、二级保养及检修任务由总经办生产主管根据使用部门申请要求,综合平衡后制定并下达月度“设备检修、保养计划任务书”, 一级保养的主要内容是: 7.6.1.1拆卸指定部件,进行清洗及擦拭;(例如防护罩)
7.6.1.2检查、调整各操纵、传动机构等的配合间隙,紧固各部位; 7.6.1.3 检查油(气)泵、疏通油(气)路,清洗检查注塑泵、气泵; 7.6.1.4清洗导轨及滑动面,清除毛刺及划伤。
7.6.1.5清扫、检查、调整电器线路及装置(由维修电工负责)。
7.6.2一级保养进行后,由各部门生产主管验收,并记录于“设备一级保养记录表”中。 7.6.3二级保养及检修完成后由各部门生产主管验收后,详细填写“设备检修、保养记录卡”。对各部门不能纠正的问题报告总经办,由生产主管组织纠正后,记录于“设备检修、保养记录卡”。 二级保养的内容包括:
7.6.3.1除完成一级保养所需进行的工作外,要求润滑部位全部清洗,并按油质状况更换或添加.
7.6.3.2检查、测定设备的主要精度和相关参数(例如振动、温度等)。 7.6.3.3修复或更换易损件或必要的标准件;
7.6.3.4修磨已磨损的导轨面、模具连接底座和修复、调整精度劣化部位; 7.6.3.5校验仪表;继续设备上的仪表要进行季度调试检测。(温控或压力控制) 7.6.3.6清洗或更换电机轴承、测量绝缘电阻; 7.6.3.7预检关键件及加工采购周期长的零件等。
7.6.4二保完成后,要求设备精度、性能达到工艺技术要求,相关参数符合标准,并且消除泄漏或工位动作不准确。发现精度超差、影响产品质量时,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排除故障原
因;对于个别精度、性能要求不能恢复,以及该更换的零件无法修复但不影响设备的使用和产品工艺技术要求的问题,允许将问题记录,便于进一步采取针对性措施排除。 7.6.5北京总部设备一二级保养计划及实施由总部生产部统一组织进行。廊坊分部设备一二级保养计划及实施由廊坊生产部统一组织进行。 7.6.6设备状态标识
生产主管对本部门的设备是否正常使用进行状态标识,对正常使用的设备无须标识,其它的状态采用挂牌标识。 7.6.7维修后校准或检定
对有计量数据传递要求的设备或所带仪器仪表经维修后,须委托测试部门计量检定员组织检定校准后,方可投入使用。(如:机械罐上检测压力传感器需要定期检测) 7.6.8设备日常维护
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精度下降影响产品质量,或发生设备故障,维修工应及时维修,并将维修情况记录于“设备检修、保养记录卡”内。同时生产主管应不定期组织维修工对设备进行巡检。 7.6.9设备点检管理 7.6.9.1点检分类
根据设备的工作时间间隔和工作条件的不同,点检工作分为日常、定期和专项检查三类。 7.6.9.2设备的日常点检:
由设备操作人员每天班前、班中对设备的指定部位进行状态检查,以了解设备运行中的声响、振动、温度和油(气)压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对发现的设备隐患进行保养或调整,日常点检的结果及处理事项记入日常点检表中; 7.6.9.3设备的定期点检:
由设备维修人员定期(1周)对重点设备的关键运动部位进行状态检查,主要测定设备运动精度、工作间隙,检查设备电控件电蚀及电源接头紧固情况,对查出的设备缺陷进行修复、点检的项目及处理情况全部记入定期点检表中; 7.6.9.4设备专项点检:
一般由技术人员会同生产主管针对某些设备特定的项目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测定,了解设备技术状况及性能。为设备检修、大修收集数据,由生产主管记录在案。 7.6.10设备的大修管理
7.6.10.1大修计划申请
设备需要大修时,须在修前三个月由设备使用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详细填写“设备大修计划申请表”报总经办。 7.6.10.2大修计划申请论证及安排
生产主管根据大修申请,组织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确认修理方案,核定修理费用, 生产管理部门计划员确认停机修理的时间安排。 7.6.10.3大修计划批准
“设备大修计划申请表”经董事长批准后产生正式计划。 7.6.10.4大修计划实施
一般设备的大修原则上由使用部门自行组织实施,技术部进行业务指导。重点设备的大修由总经办组织实施。
7.6.10.5北京总部设备大修由总部生产部统一组织实施。廊坊分部设备大修由分部生产部统一组织实施。 7.6.10.6组织验收
大修完成后,由总经办组织进行验收,并填写“设备交付使用移交单”。在修理过程中的所有原始资料及记录应收集送总经办存档。
7.7设备的迁移、封存、报废管理
7.7.1设备迁移管理 7.7.1.1内部设备迁移
使用部门内部设备的迁移,须经该部门生产主管同意并将设备的迁移情况报告总经办。 7.7.1.2迁移手续办理
工厂内部办理设备迁移手续,应由设备迁入单位提出申请,经生产管理部门、原使用部门在“固定资产内部转移单”上会签后,经总经办同意方可办理迁移手续。总经办及时变更设备台帐并通知财务部门。 7.7.2设备的封存管理: 7.7.2.1设备封存
7.7.2.2设备封存申请及批准
闲置三个月以上的生产设备,由使用部门生产主管向总经办提交“设备封存申请单”, 总经办批准后就地封存。 7.7.2.3封存要求
封存设备应切断电源,清洁后涂防锈油,并遮盖防护,挂上封存标识,由使用部门负责保管。由总经办通知财务部门停止折旧. 7.7.3闲置设备
封存半年以上的设备,总经办下达“调拨平衡使用”命令,无法平衡的列为闲置设备。对列为闲置设备的,由总经办通知财务部门,设备所有的零部件、附件、工具必须集中,不得挪作他用,由使用部门负责保管。
7.7.3.1不再使用的封存设备处理
对封存一年以上且没有使用可能的设备,由生产部报告上级部门按7.7.3.2处理。 恢复使用:当封存设备恢复使用时,必须通知总经办,经总经办组织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总经办应再次通知财务部门进行折旧。 7.7.3.2设备的报废管理: 设备的报废流程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设备可申请报废:
7.7.3.2.1已超过使用年限,主要结构陈旧,精度低劣,影响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低,无修理价值的;
7.7.3.2.2因建筑物改建工艺布置改变,不能迁移的设备,必须拆毁的;
7.7.3.2.3腐蚀过度、绝缘老化、性能低劣、又无法改进选用的或一次修理费超原值50%以上的设备;
7.7.3.2.4因事故或自然灾害使设备严重损坏,无修复价值的;
7.7.3.2.5由于工艺改变或其它原因造成设备封存达一年以上且无使用可能的设备。 7.7.3.3设备报废申请及批准
设备报废,由使用部门填写“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单”,总经办组织技术鉴定,报董事长批准。
7.7.3.4设备台帐处理
设备报废申请批准后,由总经办在设备固定资产台帐中注销,并报财务部门注销所报废设备的固定资产项目。对于报废的设备,可作如下处理:
7.7.3.4.1将可利用的零部件拆除留用,不能利用的作为原材料或废料处理;
7.7.3.4.2将报废设备作价转让给能利用的单位或进行拍卖. 7.6.12设备的润滑管理 7.6.12.1润滑管理责任
总经办对设备润滑负有监管的责任,生产部是归口管理部门。生产主管兼任本部门润滑管理员,具体组织实施、检查、督促润滑工作,组织对设备的治理。 7.6.12.2润滑工作原则
设备润滑工作坚持“定点、定质、定量、定期、定人”的原则。正确用油,节约用油,杜绝浪费。设备润滑管理:
1设备应建立润滑档案,必须指定责任人进行检查、润滑、清洗、疏通及记录工作; ○
2设备应参照“设备保养作业指导书”润滑要求进行润滑。配备必要的加油工具,并妥○
善保管,防止污染。 7.6.12.3润滑工作分工
使用部门应明确操作工、维修工及润滑管理员的各级工作职责,接受总经办检查,积极主动作好设备治理工作。 7.8油品管理
严禁将盛有油品的桶(或器皿)露天放置,应标明油品名称、规格、产地或品牌,油桶或油壶应加盖封存,防止水和灰尘落入油中,存放地应配有灭火器具,存放地20M范围内不得进行明火作业。
油质检验:对设备在用润滑油,存放满一年的油品必要时由使用部门取样送技术部,样品瓶上应标明用油设备名称、油品名称、规格、日期,由技术部统一鉴定是否可以继续使用。 8设备的事故管理 8.1事故处理流程
8.1.1设备事故分类
8.1.1.1直接经济损失在500--5000元为一般事故; 8.1.1.2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元--10万元为重大事故; 8.1.1.3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为特大事故。 8.1.2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设备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切断电源,保护现场,并即时报告总经办。 8.1.2.1一般事故分析
一般事故发生后,由事故使用单位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和总经办人员进行调查、分析。 8.1.2.2重大事故分析
重大事故由总经理为负责人 组成专门事故调查小组进行调查、分析。 8.1.2.3特大事故分析
特大事故由董事长为负责人组成专门事故调查小组进行调查、分析。 8.1.2.4设备事故报告
设备事故调查分析后,由事故发生部门写“设备事故报告单”交总经办。 8.1.2.5设备事故处理
设备事故处理应遵循“三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与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8.1.2.6事故设备处理
总经办会同设备使用部门尽快组织抢修,恢复生产。对于无法修复的设备,应报告技术部和财务部,按设备报废规定办理。
8.2设备的档案管理 8.2.1设备档案
一般包括设备前期与设备投产后两个时期积累的资料,上述资料按程序办理完毕,项目负责人或设备主管要将有关资料交到公司档案室信息管理员,具体内容包括:可行性论证分析报告;投资项目申报表;投资项目批准表;三家以上供应商报价;招投标相关资料;选型选点;合同申报表;合同;技术协议;其它会议纪要;投产后资料;预验收报告;运行记录;设备运行有关事宜备忘录;验收报告等。 8.2.2建立固定资产铭牌
设备验收报告出来后,要建立台帐并建立固定资产铭牌。 8.2.3固定资产入帐
凡列入工厂固定资产的设备,必须凭购买合同、商家发票、设备验收报告到总经办办理资产入帐手续。 8.2.4设备档案借阅管理
借阅设备档案须经信息管理员允许,只可翻阅,如需复印须经设备使用部门经理批准。未经允许,不得擅自拿出厂外。
8.2.5每一台设备的报废、迁移、封存手续等办齐后要交一份给总经办消帐及归档。 9 设备使用管理
9.1设备正式投入使用前,技术负责人根据设备操作维护规程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设备正确使用。
9.2设备使用时,运行人员应严格按照设备操作维护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超温、超压、超限操作设备。
9.3设备使用前,运行人员按照设备操作维护规程进行检查设备,确认无问题后,方可正式使用。
9.4设备在使用前检查或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时,应及时切断电源、气源等,并做排空处理,同时尽快通知设备管理员,由设备管理员确认,如确认为设备故障时,在保修期内的设备由总经办联系供应商安排维修,对过了保修期的设备,由设备管理员组织人员进行修理。设备维修后需填写《设备维修记录》,由技术负责人审核后归档存放。
9.5机械操作人员需要经过培训合格才能上岗,在岗位工作过程中要定期进行操作技能和维护方法及维修技术等方面的岗中培训。不合格人员待岗培训,合格可以继续工作,不合格需按照公司人事规定处理。 10质量记录
生产设备购置申请单 装箱单
随机附件清点记录 设备验收记录单 设备台账 设备移交单 关键设备清单
设备备件(易损件)一览表 关键设备日常点检表 年度设备保养维修计划 设备维护保养卡 维修申请单 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设备维修记录 设备封存单 设备启用申请单 设备报废单
设备(设施)配置申请单
设备名称 安装车间 需购时间 申请购置 原因 技术部意见 □自制□外购□其他 备注 附属设备及主要附件 名称 数量 生 产 厂 家 总重量(KG) 申报人/日期 外形尺寸 生产技术部/日期 功率(KW) 批准人/日期 规格型号 数量(台) 设备编号 设备验收单
序号: 设备名称 出厂编号 价 格 进厂日期 型号(规格) 生产厂家 主要技术参数: 随机附件及数量: 随机资料: 设备安装调试情况: 设备验收结论: 参加验收人员: 备注: 使用部门签名: 日期: 生产部签名: 日期:
设备设施交接单
设施名称 规格型号 生产厂家 主要技术参数: 随要附件及数量: 出厂编号 进厂日期 设施编号 设备安装调试情况: 备注: 设施科: 日 期: 使用部门: 日 期: 二级保养记录
编号:
设备编号 保养内容 尚存问题 机械: 使用部门 保养状况 检查状况 保养项目 设备名称 序号 换件记录 保养人/日期 电器: 技术部/日期 备注:1.保养人保养后在保养状况项里打“√”,并填写换件记录和说明尚存问题。 2.检查人检查确认后在相应项内打“√”。
设备维修单
使用单位: 编号: 设备名称 停机时间 维修类别 故障原因描述: 操作者: 维修内容及更换零配件登记: 修理者: 日 期: 月 日 时 设施科 使用部门
操作者 规格型号 厂编号 20 年 月 日 时至 年 月 日 时 维修工时 小时 □计划修理 □临时修理 设备维修单
使用单位: 编号: 设备名称 停机时间 维修类别 故障原因描述: 操作者: 维修内容及更换零配件登记: 修理者: 日 期: 月 日 时 设施科 使用部门 操作者 规格型号 厂编号 20 年 月 日 时至 年 月 日 时 维修工时 小时 □计划修理 □临时修理
设备报废/封存单
填报单位 设备名称 制造厂商 类别 原因: 填报人 审核
设施科 意见 批准 填报日期 规格型号 出厂日期 年 月 日 厂编号 使用年限 □报废 □封存
设备报废/封存单
填报单位 设备名称 制造厂商 类别 原因: 填报人 审核 设施科 意见 批准 填报日期 规格型号 出厂日期 年 月 日 厂编号 使用年限 □报废 □封存
设备编号:
保养内容/日期 年 月设备保养记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上班前 早 中 早 中 早 中 下 早 中 班早 中 前 早 中 早 设备利用时间(小时) 中 该记录由每天、每班的操作者填写,正常的打“√”,异常或其它打:“×”。 每班的操作者每天根据设备实际利用时数(除去休息、异常停机等)填写设备利用时间。 该记录每月发放并回收存档。操作者→班长→车间主任→生产技术部。 早班: 操作者 中班:
年一级保养记录
使用部门: 设备名称: 设备编号:
序号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保养项目 保养内容\\保养日期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保 养 人 / 检 查 人 注:1、一级保养每月15日和31日进行,由操作者进行保养,并在“保养状况”栏内填写“√”接受检查;检查不合格者按“设备管理制度”规定执行。 2、本保养记录保养完后立即交回班长→车间主任→生产技术部保管。 设备开箱验收记录单
NO:
设备名称 制造厂商 出厂日期 开箱验收日期 型号/规格 出厂编号 检 查 情 况 受检部分 检查结果 备 注 技术资料 名称、份数 检查主机、随机、附件、备件、工 卡具有无损坏和锈蚀 按装箱单清点随机、附件、备件、 工卡具齐全情况 结论 参加验收人员 签名 设 备 台 帐
NO: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生产厂家 购入日期 本厂编号 备 注 编制: 审核:
设备履历卡
NO:
设备名称 类 别 存放地点 制造厂家 日 期 保养维修内容 设备型号 规 格 出厂编号 设备编号 使用部门 购置日期 投产日期 设备保养/维修记录 保养/维修原因 验证结果 验证人 使用状态 登记人:
设备日常保养点检表
目的:确保机器在运行过程中不出现①突然故障②带病工作③设备和工装的不匹配④意外伤人等不希望的事件。 时机:①在设备运行前检查②在当日设备运行结束后保养。 设备编号: 设备型号: 设备名称: 车间 班 组 年 月 序号 1 2 3 4 5 6 设备点检/日保人签名 利用机时统计 班长/车间主任签名 检查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日 期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点检标记:良好打√,待修打╳,修复打※。班长/车间主任检查标记:优□,良◇,合格△。不合格时不放过 年度生产设备预防性维修计划
NO:
设备名称 设备编号 1月 2月 3月 维修月份(注:A为一级保养,B为二级保养)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设备维修验收记录单
NO:
设备名称 编号 型号、规格 设备现状 检查标准(1-3项为主要项目) 序号 1 标准 各主要技术性能达到原厂标 准,或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2 操作和控制系统装置齐全,灵敏可靠。 3 设备运行良好,绝缘强度及、 防护装置应附合电所安全规程 4 5 评估 结果 评估会签 使用车间 生产部 总经办
调查记录 是否完好 设备内外清洁,润滑良好 无漏电现象 技术部 质管部 采购部 设备故障维修记录
NO:
设备名称 故障时间 故障现象: 设备编号 停机工时 描述人/日期: 故障情况分析: 责任人/日期: 消除故障措施: 检修人/日期: 措施验证情况: 验证人/日期:
关键设备易损备件及储备明细表
NO: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备件名称 备件数量 备注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设备预见性维修计划
NO. 序号 设备编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计划维修时间 预见性维修内容 实际完成日期 验证结论 备 注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设备封存/启用申请单
NO: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制造厂商 设备编号 精度等级 出厂日期 申请部门 □封存□启用日期 □封存 □启用 原 因 车间主任/日期: 设 备 现 状 设备管理员/日期: 生 产 管 理 部 意 见 负责人/日期: 负责人/日期:
总 经 办 意 见 设备报废单
NO: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出厂日期 报废日期 报 废 原 因 设备编号 制造厂商 服务年限 申请部门 设备管理员/日期: 鉴 定 意 见 鉴定人/日期: 鉴定人/日期: 生 产 部 意 见 技 术 部 意 见 总 经 理 审 批
设备利用机时统计表
年 月 ( )月份设备平均完好率: 序号 设备名称/型号 本厂编号 故障停机时间 统计人/日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完好率
设备完好率=(应工作时间-故障停机时间)/应工作时间
设备保养计划
执行部门: 序号 设施 编号 设施 名称 保 养 内 容 保养时间 保养人 编制: 日期: 批准: 日期:
程 序 文 件
程序名称: 机械设备控制程序
单位名称:北京康达五洲医疗器械中心
文件级别: 二级
北京康达五洲医疗器械中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