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轻松测量系统隧道示例计算成果

轻松测量系统隧道示例计算成果

来源:世旅网


竖曲线设计资料示意图绘制平曲线(1:1比例绘制)K1+000X=1000Y=0变坡点BPK0+500.000H=500.000K0+559.250K0+440.7500°0′0″RS=3000T=59.250H=498.8387H=498.82091.99%6%1.9K0+000X=0Y=0H=490.200K0+000

隧道参数输入方法

注意:由于没有数据验证,本程序暂时仅支持以隧道中心线左右对称,且不随超高整体旋转的隧道。

如上图:

分段里程是的起点和终点是指有不同的隧道轮廓就分成几段,如果是一样的就输入起点和终点即可。

隧道中心与线路中心距离是指隧道中心和线路中心不重合的情况,如果重合就为0,如果隧道中心在线路中心左边就为负,右边为正。

圆心分段高度是指圆在隧道轮廓上从哪个高程开始分段,以线路中心路面设计高程为0,高于为正,低于为负。

圆心偏距是指圆心和隧道路线的距离,无需输入左右。

圆心高度是指圆心和线路中心路面设计高程和距离,高于为正,低于为负。

圆心半径为圆半径。

注意:增加隧道数据前需要输入圆心个数,左右对称的圆心算做是一个圆心。

下图是一个例子:

圆心4隧道轻松掌测示例-示意图1:1严格比例绘制,单位以米计。郎卫兵2010年8月17日路中线洞轴线0.384分段高度1圆心2圆心3圆心20%圆心1分段高度4圆心3分段高度2分段高度3

这个图中一共有6个圆心,但是有4个圆心是左右对称的,所以圆心个数为4。

注意:输入圆心时要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输入,本图只是一个示意让大家知道该如何分段,不用管图中的分段高度怎么来的,图中分段的分段高度是另一张图上已知的,大家明白了原理按自己图上的高度分段。(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分段。)

分段起点里程为0

分段终点里程为1000

隧道中心与线路中心距离为0.384。(如果隧道中心在线路中心左边就为负,右边为正。)

圆心1分段高度为4.859

圆心1偏距为0

圆心1高度为-0.485

圆心1半径为8.3

圆心2分段高度为-0.133

圆心2偏距为2.525

圆心2高度为1.64

圆心2半径为5

圆心3分段高度为-0.708(示例中有误)

圆心3偏距为6.265

圆心3高度为0.222

圆心3半径为1

圆心4分段高度为-1.968 注意最后仰拱也要输入分段高度,为隧道最低处。

圆心4偏距为0

圆心4高度为16.112

圆心4半径为18.08

带直墙或者斜墙隧道的输入方法:注意直墙或者斜墙只显示到轮廓线的水平偏距

图中红色线为斜墙部分

圆心1分段高度为7.75

圆心1偏距为0

圆心1高度为5.81

圆心1半径为3.88

圆心2分段高度为3.14

圆心2偏距为-3.42(注意半径超过半幅宽度后要加负号)

圆心2高度为3.84

圆心2半径为7.83

斜墙顶输圆心3分段高度为3.14

圆心3偏距为4.38

圆心3高度为3.14

圆心3半径为4.38

斜墙底输圆心4分段高度为0

圆心4偏距为3.92

圆心4高度为0

圆心4半径为3.92

如是直墙则圆心3和圆心4的半径、偏距相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