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跨专业综合实训教学资源开发创新研究

跨专业综合实训教学资源开发创新研究

来源:世旅网
跨专业综合实训教学资源开发创新研究

叶林良

【摘 要】综合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跨专业、跨学科的实训教学资源.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校实训教学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跨专业综合实训教学资源的开发创新,是高校综合创新水平的重要体现.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重点对其中相关的教学资源创新开发展开分析,并借鉴一些实际案例,分享了其中的经验,希望可以对跨专业领域综合实训教学资源的开发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期刊名称】《产业与科技论坛》 【年(卷),期】2017(016)015 【总页数】3页(P154-156)

【关键词】跨专业;综合型;实训教学资源;创新开发;复合型人才 【作 者】叶林良

【作者单位】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 文

随着信息工业化与互联网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加速,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正因如此,社会对高校的综合型教育越来越重视,这也激发了高等院校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及专业素养的综合性培养,使人才培养的方式更具有创新性。跨专业综合实训教学就是综合型教育的一种,它需要构建虚拟环境,因此比较复杂,但它能够很好地提升课程开设深度及实训内容宽度。

跨专业综合实训教学资源创新开发相较于单一学科的教学资源开发更加复杂。因此,在跨专业综合实训教学资源创新开发中需要构建一种特殊的商业社会虚拟环境。在本文的研究内容中,跨专业综合实训教学资源平台主要是通过构建一种虚拟的商业社会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对跨专业综合实训资源进行高度有效开发,以保证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的商业共同发展,提高跨专业实验实训类教学的高度。 虚拟商业社会环境跨专业综合实训以“营造企业经营管理情景”为手段,基于所具有的“对抗性”、“仿真性”和“角色体验性”特征,体现出如下优势: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通过“把企业搬进校园”,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可以在真实的企业内部岗位上进行锻炼、实践,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实战技能。

实施专业综合改革,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以高职学院的计算机专业群为例,专业群中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三个专业制定“底层共享、中层分类、上层互选”的课程体系。前2个学期的课程“底层共享”,确保专业基础素养;中间2个学期“中层分类”,开设专业核心课程,突出专业特色;最后1个学期“上层互选”,学生按照兴趣爱好选择专业方向,重新组班授课,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跨专业选修”打通了专业间的通道,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让学生可以随着知识的累积、职业认知的增长,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专业发展方向。通过学生选专业、选课程、选教师,形成广大教师教学上的良性竞争机制,优化教育教学资源;通过专业“课程群选修”建立专业与区域经济随动机制,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竞争力。

为保证专业群教育教学顺利实施,对应学院应建立以负责人为组长的项目团队,成立以教学部主任、专业带头人为主的项目组,例如计算机专业群,项目组依据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让专业负责人面向专业群推广宣讲,推动学生分方向选修分流工作顺利进行。整个专业群分为四个发展方向:第一,网络运行维护方向,主要是培养网络运维工程师。通过扎实实用的专

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熟练掌握中小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和设计、网络线路管理和维护、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网络安全相关策略、网络故障的监控排除及灾难防范,成为网络运行维护方面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第二,网络传媒方向,主要是培养UI设计师、动画设计师、Unity游戏开发工程师、网络编辑师、网页设计师等,专业课程是动画设计与制作、触控界面UI设计、动态网站设计与开发、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影视后期设计与制作、社会化媒体营销、网站建设与管理。第三,移动互联网开发,主要培养Android开发工程师、Android游戏开发工程师等。熟练掌握Android游戏开发的方法,了解Android设备的使用、游戏开发的常用框架等。第四,信息管理方向,主要培养信息化实施工程师、信息系统开发工程师等,依据产业发展定位,学校侧重于相应技术岗位要求,培养熟练掌握计算机信息应用技术的技能人才。

(一)平台概述。跨专业实训平台可以使实训形成一个体系,使之更加多样综合化。跨专业实训平台是立体化的教学模块,可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密切结合,是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它的设计理念类似于军事演习的理念,是将军事演习的理念运用于培养经济管理型人才的实践教育中,使学生在实践课上的教育可以更加贴近真实的社会环境,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专业技能。跨专业实训平台在设计过程中将生产制造业、服装产业、业务流通业及公共服务等各大类服务都融入其中,并且设置了总经理办公室、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生产部、销售部、市场部、外贸部等多个企业职能部门,因此,跨专业实训平台在训练的角色及任务方面都很完善,学生可以进行全方面的训练。借助实训平台,学校可以从学生定岗实习、教师挂职锻炼、企业员工培训、聘请企业精英参与教学改革、订单式人才培养等方面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提升跨专业实训平台的效果,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二)平台特点。

1.工作部门涉及全面。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将必要的企业类型中的各个部门如经理

办公室、销售部、企业投资部、生产部都设计在平台中,使虚拟环境更加准确地体现了现实中的社会、市场及经济环境。工作部门的全面设计使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更具多元性、可持续性,并且可将多个专业的学生分角色融入平台里。

2.重点培养团队的合作精神及主导能力。软件的虚拟环境将团队的合作精神及工作中的主导能力作为培养重点,并通过相关的模拟环境将现实中的各种问题融入其中,真正做到对学生的主导能力及合作能力的培养。跨专业实训平台在学生个人决策能力的培养中注重实战练习,让学生的能力不断提升。

3.软件的高度真实性。软件系统会为学生提供多种分析工具,如市场调查、STP分析、SWOT分析、竞争战略分析等,以锻炼学生对分析工具的利用能力。软件系统自动运行的虚拟市场,包括生产产品、市场拓展、广告投放、服务投放、产品虚拟购买等。软件通过调整虚拟市场各种参数改变市场变化类型,从而模拟市场的千变万化。系统还具有意外事件发动机制,煅炼学生处理意外的能力。

4.实训过程实时监控。可随时随地实时观测所有实训团队任务进展情况;经营状况、联机在线情况、决策情况数据及图示观测,方便实训指导人员对实训的掌控和监测。对于实训过程的实时监控,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训质量,保证跨专业综合实训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

(三)软件目的。跨专业实训平台是一个立体化、以岗位代替专业和实现教学的双向主动性的平台,软件系统具备绝对的完整性、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充性。使用跨专业实训平台可以使学生专业知识面得到拓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得以在企业经营行为模拟基础上融入所学专业的知识,以达到对学生综合决策能力、综合执行能力的培养,及各种类型的企业经营所进行的大规模的仿真运作;使学生一毕业就具有直接从事业务能力,并能学到企业顶岗学习学不到的知识,为学生的就业甚至是高薪待遇增加砝码。

跨专业综合实训教学资源的创新开发,需要高校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梳理,对

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来说,可以通过行政的力量推动高校跨专业实训教学资源的聚合。例如在北京丰台区,就集中于资源的聚合,以凝聚更多的创新创业资源,对创新创业进行系统性完善。丰台区科委与北京市科技金融促进会以及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多所大学签订了“资源对接”协议,以保证资源的聚合更加顺利。丰台科委与各机构所签订的合作协议包括:共同为小型科技企业建设服务平台;共同建立高校与企业间的联系;共同解决所学知识不能得以应用的问题。

除此之外,丰台区科委为更好地进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北京创业未来传媒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科技人才的培训与培养工作协议。同时丰台区还构建了可对各资源进行整合的平台,聚集小型企业、成功企业家等资源,以构建资源池,使创新人才的培养更具高效性。丰台区的这些资源聚合对人才的培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丰台区进行资源聚集的经验很值得各个地方行政、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借鉴。 高等院校要完善教育体系,建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跨专业实训教学资源的开发且在跨专业实训教学资源中要实现互联开放,以达到使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得到提升的目的,同时,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帮助。 跨专业综合实训教学资源的开发,要将学校内的优质教学资源整合其中,将高校教育体系中各专业的知识融入其中,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具体的教育资源,以做到对学生的创业知识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对学生的创业方向进行指导。

高校可以聘用各领域内的专家及企业家校友,将其领域内资源及自身创业经验为大学生提供帮助。政府、高校、创投企业、创业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及青年学生,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实训经验以及相关的资料应该实现互通和共享。

高校对跨专业实训教学资源的创新性开发,需要各高校共同参与,且需各高校间进行开放性合作。在高等院校的教育中要支持学生进行跨专业学习,以推动高校教育的综合性。跨专业实训教学资源在创新过程中要以课程教育体系为基础,以完善课

程教育体系为目标,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全方位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在跨专业实训教学资源创新建设方面,学校要大胆创新,敢于突破,在资源的聚集方面,不仅要整合校内的跨专业资源,也要吸收和引进校外相关的资源。在高校教育中可为学生提供一些社会辅导,即为学生请专业工作人员进行授课;也可与企业合作,让学生有机会去实际工作场地进行参观学习。例如,在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与联想集团共同建设的培养班,就是通过院校与企业共同进行招生、授课等达到学校与企业的同步培养,这种培养方式让学生不仅学习到校内必学的专业知识,还让学生对社会中实际工作有初步的认识并掌握一些实际工作经验,使学生在培养班中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培养。

在此培养过程中,为保证学生所学知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企业,院校与企业共设的培养班的核心课程由企业的工程师进行授课,这也使得学生所学知识能够得以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此培养班的教学课程体系是由联想、HTC、阿里巴巴、香港VTC和美国CompTIA等多个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企业共同设计,因此,此培养班有足够的能力完成全方位进行人才培养的重任,它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企业主导能力、综合执行能力,使学生成为更具社会责任感的创新型人才。

在此培养班毕业的学生不仅可获得高校颁发的毕业证书,还可以拥有直接进入多个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大型企业的权利,使学生的毕业就业问题得到解决,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具有专业应用能力及更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使学生自身、学校及企业得到共赢,从而推动企业甚至社会的发展。

跨专业综合实训教学资源的创新开发,需要高校不断开拓创新思路,在校内跨专业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寻求校外优质资源的合作。随着大学生创业潮流趋势的日益成长,未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创业大军中去,而创业对于综合知识、技能的要

求非常高,基于这种情况,高校在跨专业综合实训教学资源的整合方面,要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并且找准相关专业的契合点,在重要的专业领域,如遇大学生创业密切相关的互联网、多媒体、金融、市场营销等专业投入重要资源,确保开发的跨专业综合实训教学资源可以切实发挥作用,为大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学习、实践平台。

【相关文献】

[1]吴燕.“跨专业综合实训”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论坛,2013,9

[2]傅利利,袁利华.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综合实训教学模式的改革[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

[3]孙晶.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训教学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