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大财富——知识、友谊、健康,而健康则是知识、友谊的载体。同
时,健康又是资本。纵观历史,许多英雄豪杰不是被对手打败,而是丧失健康而自灭。乐坛巨子贝多芬饱尝病魔缠身之苦,大声疾呼:人啊,拯救你自己吧!历史上许多伟人对健康都作过精辟的论述。美国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健康是人生的一大财富;居里夫人指出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忽略健康的人,就等于在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这学期,我选修了校医院开设的大学生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经过了几个礼拜的学习,我学到了许多有关于大学生健康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健康问题。下面就分三个方面对大学生健康教育简谈一下本人的理解。
一、大学生身体健康
大学阶段,学生多在远离家乡的学校求学,缺乏家长的关心和监督,加之自我保护能力弱和对健康的歧义理解,易造成或轻或重的各种疾病。时下,最流行的时尚当属瘦身:女人要瘦身,男人要减脂;胖子要减肥,瘦子还要变得骨感。很多大学生为了得到理想的身材便不顾身体健康,许多女大学生偷偷地服用减肥药,引起腹泻、头昏、四肢乏力等不良反应。更有甚者,上海一位16岁少女竟死于减肥药。相比高中初中,大学的课程安排一般较松,大学生有很多的空闲时间,可是这些空闲时间又有多少花在了体育锻炼上?大学寝室随处可见男生疯狂网游,女生痴迷电影网购,操场上只是寥寥几人。除了以上原因之外,生态失衡、营养过剩、机能退化、生活危险、身心压力等也是威胁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因素。
几年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就明确指出:“认真落实‘健康之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就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积极学习一般疾病的防治措施和紧急情况下的救助手段,提高自救和他救能力;积极配合学校医院自觉参加体检,及时发现疾病并治疗;积极宣传健康知识,营造健康校园。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频频发生,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正处于青春青少的大学生过早地结束 了自己的生命?大学生是从为数众多的中学生中选拔出来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但是与此同时,大学生则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大学生往往自视甚高,很容易受挫折,并随之发生一系列心理卫生问题。从外部环境看,当前不断变化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环境等都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生必须快速适应紧张的社会生活节奏;就业竞争的加剧所带来职业选择的提前以及与之相关的高强度的心智付出等也使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加大。
大学生要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另外,科学的生活方式的养成也很重要。 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最后,要加强自我心理调节,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另外还要积极参加业余活动,有必要时及时求助心理老师或心理咨询机构。
三、大学生性健康
谈一场美好浪漫的恋爱的很多大学生的愿望,恋爱甚至被列为除学生会、兼职外大学生必须经历的事件之一。然而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性发育逐渐成熟,有性的需要和冲动。在体内性激素的驱动下,都想要体验“神秘的”性,当前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已经非常高。性病、艾滋病的传播,婚前性行为,少女怀孕,堕胎、私生子、吸毒等,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学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性健康教育。以性道德、性修养为重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板报、画展、媒体、专题讲座、课堂探讨等形式,宣传革命人物、英雄人物美好的爱情故事,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提倡男女同学正常交往,既要反对“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观念,又要讲清楚“男女有别”的基本事实,彼此间的接触应该有分寸、有节制,注意场合,注意文明、风度,通过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促成大学生健全、完整人格的形成。开通热线咨询电话,建立校园网络绿色通道。为便于同学们把急于想解决又不愿暴露隐私的“性”问题及时提出,学校应及时开通热线咨询电话,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有效的指导,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人格,确保大学生身心健康。 教材编写和课程的设置应规范化。有关部门应组织专门人员编写课本,提供系统的教材。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性道德、性修养、性保护、性安全及法制教育和人际关系的处理上,性教育课应作为正规的选修课,有条件时应列入必修课。大学毕业生必须有性健康课程的合格学分。
以上是本人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理解,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内在条件。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四川外语学院
公共选修课大学生健康教育期末论文
题目:大学健康教育之我见
班级:国际商学院十四班
姓名:金佩
学号:20103607005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