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光
机械设计基础A(I、II)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工科大学生的形象思维和设计表达能力,为工程设计实践服务。
从工程设计的全过程可以看出:设计表达是将产品构思转化为实际产品的关键环节,其理论基础是投影、造型、工艺等知识,而它的具体表现形式则是图形文件(见下图)。
需求分析 投影、造型 概念设计 (基础理论) 规定 工艺 设计表达 分析、计算 (具体表现形式) 图 形 文 件 制造 销售
机械设计基础A(I)阶段主要讲述投影和造型理论基础,机械设计基础A(II)阶段则讲授图形表达的有关规定及方法。这两阶段的特点有所不同,前者纵向条理较为清晰,后者则横向涉及面广。但二者是有密切联系的:设计表达的具体形式是图形文件,而正确表达图形文件的理论依据是(上学期学习的)投影和造型理论,以及(本学期学习的)结合工艺特点而制定的规定和表达方法和技巧。
在第二阶段的学习过程中要学会在所学的知识中建立横向思维联系,将看似杂乱、无序的规定和方法等以网络的方式将其理顺。实际上,在完成每个白图作业时,都是复习、整理思路的机会。在绘制图形的过程中,视图方案选择涉及到视图(基本视图、向视图、剖视等)和构型基础;各视图图形的正确表达涉及到画法几何知识和标准件的规定画法;图形大小的确定涉及到尺寸标注和造型分析;要想让自己画出的图纸可以被加工出来,就必须注明与加工工艺有关的表面粗糙度、公差等。绘制大图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具体问题都曾在习题集中的小作业中出现过,如果忘了的话就返过来复习一下。
本学期的学习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多看”!很多图例都可以从教材中获取,看多了就可以发现规律。特别是进入到“读装配图和拼画装配图”单元时更要多看教材中的例子,以弥补课上学时少读图训练少的不足。
这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如下表
学习单元 制图基础 内容 国标 平面图形 作业类型 基本练习; 平面图形 要求掌握 国标基本规定; 圆弧连接、尺寸标注 备注 上机体验计算机处理圆弧连接的方法(已知弧、未知弧) 用3D模型加深对组合体造型的理解(包括形投影制图 视图 组合体表达 基本视图、局部视图、能够正确绘出并向视图、剖视; 读懂各种视图; 补外形、标注尺寸 绘制指定方向的外形图; 状和大小); 在造型分析的基理解3D模型与础上完成尺寸标2D视图的关系 注(定型、定位) 标准件 螺纹及连接件 螺纹规定画法和标注; 螺纹规定画法和螺纹连接件装配画法 标注; 螺纹连接件装配画法 对照实物画零件图 根据构型特点分析零件结构并正确表达 用“块”“插入”体验理解标准件的装配 3D造型体验、分析零件的构型 零件构型 零件局部构型和总体构型 拼画装配图 读图与装配图 轴系装配图; 柱塞泵装配图 拆画风窗除冰器 零件的正确定位; 上机作业体验众多零件的区分预装配,正确定与正确表达 位 读懂复杂装配图; 拆出指定零件; 正确画出零件 拆装配图
同学们要学会自己总结,整理出适合自己思维方式的条理。要在各次大作业中复习,不能寄希望于考试前的突击复习。如果平时画大图时没有将所学的知识用理性思路串联起来,到期末时将无从下手提起这门课的“串珠”。相反,如果认真完成每一次大作业(不是应付完成作业),对作业中涉及到的、而自己没记住的知识再学习、深入理解,就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就能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最终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