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
听完赵老师这节课,不禁感叹一句:我从来没有这样上过《折线统计图》,也从来没有过从这种角度研究过这节课。这节课的设计可以用到三个词——新颖、巧妙、乐趣。恰恰是这三个词,足以吸引学生去观察、去研究折线统计图的“点”和“线”、“部分”和“整体”。
本节课有三根主线:旧知→新知,外观→内在,局部→整体。
1、旧知→新知:巧妙的利用课件呈现出条形统计图变折线统计图,让学生感觉到折线是条形的延伸,并没有去否定或是“诋毁”条形统计图。其实从两种统计图的特点来看,也有如此的联系:条形统计图能直观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反映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其实条形统计图也能看出数量的变化,只是没有那么直观。
2、外观→内在:折线统计图的外观就是“点”和“线”,但是当单独研究时,他们的内在意义就出来了,特别是“线”,代表了变化,变化的多少;代表了趋势,趋势的走向。
3、局部→整体:每一时间段,整个时间段,未来时间段的数据变化情况,是对折线统计图的“分析”意义所在。统计重“分析”,还是重在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对现实生活的指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