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货代企业的发展方向
一.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㈠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业已发展成一个初具规模的新兴服务产业。截止2012年底,经外经贸部批准的国际货代企业已达3000多家,但从整体上讲,我国目前国际货运代理业的现状主要存在经营规模小、资产规模小,服务功能少、专业人才少,竞争力弱、融资能力弱、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需要进一步提高货代企业的竞争能力来促进我国物流业的长足发展。
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国际货运代理是国际贸易与国际运输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他是国际贸易与国际运输发展到较高阶段产生的一种中介服务行业。随着我国国际贸易与运输的高速发展,货运代理也快速地发展起来。但是与国际上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管理经验的外资货代公司相比,发展明显滞后。因此提升我国货代企业的竞争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水平,是我国国际运输更为合理有效,进而为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㈠中国国际货运代理业的现状
我国货代行业起步较晚,历史较短,但是由于国家重视,政策鼓励,规范发展,发展十分迅速。到2012年12月底为止,中国已有国际货运代理企业3775家(包括分公司),从业人员近30万人。其中,
国有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占了近70%,外商投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占了近30%。沿海地区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占了70%,内陆地区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占了30%。从事国际航空货运代理业务的企业361家,占大约9.6%。这些企业遍布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布在30多个部门和领域,国有、集体、外商投资、股份制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已经成为中国对外贸易运输事业的重要力量,对于中国对外贸易和国际运输事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目前,中国80%的进出口贸易货物运输和中转业务(其中,散杂货占70%,集装箱货占90%),90%的国际航空货物运输业务都是通过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完成的。
㈡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各国经济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跨国经济活动的增加,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世界各国已有国际货运代理公司40000多个,从业人员达800—1000万人之众。在经济比较发达的西欧主要国家,如联邦德国有4500多家,法国也有2000多家。在美洲,仅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就有货运代理公司6000多家。在亚洲,日本拥有国际货运代理公司400多家,新加坡拥有国际货运代理公司300多家,韩国、印度分别拥有200多家。我国香港地区拥有国际货运代理公司1000多家,台湾地区拥有近260家。目前,世界上80%左右的空运货物,70%以上的集装箱运输货物,75%的杂货运输业务,都控制在国际货运代理人手中。
㈢国内外评述
货运代理行业的发展并不平衡。总的来讲,发达国家的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发展水平较高,制度比较完备,国际货运代理公司多数规模较大,网络比较健全,人员素质较高,业务比较发达,控制了世界国际货运代理服务市场。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发展比较缓慢,制度不够完备,国际货运代理公司多数规模较小,服务网点较少,人员缺乏培训,以本国业务为主,市场竞争能力较差。
三、新时代国际运输服务有限公司发展现状分析
㈠公司简介
新时代国际运输服务有限公司于1992年6月成立于北京,是中国外经贸部和民航总局批准的货运代理,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会员,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CIFFA)常务理事,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会员,北京报关协会常务理事及北京出入境商品检验检疫协会常务理事。
新时代经营的主要范围是:国际空运货运代理业务、国内监管卡车运输、仓储以及国内物流业务,服务地域覆盖以北京为中心的中国大部分地区。新时代是华北地区最大的航空货运代理之一,新时代与多家国际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结成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㈡公司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以后,面对国外航空公司和货运代理对国内空运市场日益加剧的渗透和扩张,国际上实力雄厚的航空公司之间、以及拥有庞大跨国网络货运代理之间纷纷通过结盟的方式实现资源互补和整合,增强市场竞争实力。面对外国航空公司日益激烈的竞争,“国航”与外国航空公司相比在服务上仍存在一些差距,突出反映在缺乏具有鲜明特色的市场战略
由于受到“国航”在服务上所存在的这些不足之处的局限,“新时代”2009年委托国航承运的出口货运量只占新时代总出口销售量的20%-30%。作为中国的本土货运代理
㈢存在的问题
1.国航与货运代理之间的合作模式和领域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缺乏创新和突破
2.面对外国航空公司日益激烈的竞争,“国航”与外国航空公司相比在服务上仍存在一些差距,突出反映在缺乏具有鲜明特色的市场战略、服务产品单一、服务不到位、价格不合理、竞争机制不够灵活等方面
3.对市场定位不准确,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不能得到有效的满足。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方法
1.在货运代理与航空公司之间积极地寻找利益共同点,把代理人与承运人之间单一被动的市场关系发展成积极主动的战略伙伴关系,在双赢的基础上共谋长远的发展大计。
双方应建立起更具深度的、战略性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应对国外航空公司和货运代理的竞争,在市场上赢得更大的发展先机和竞争的主动权
2.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之下,双方更应积极探讨如何将“双赢”思维体现在充分发挥和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实现更有效的资源互补和共享,避免资源的重复投入和浪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优势互补和强强联合。这里的双赢思维,不但包括代理与客户之间的双赢,代理与航空公司之间的双赢,也包括代理与代理之间的双赢。尤其是代理与代理之间要突破旧的思维模式的局限,摆脱低层次竞争模式的束缚,学会在竞争中寻求合作,在竞争中寻求“共赢”。只有这样,中国的航空货运和货代业才能在入世后经受住来自外国竞争的冲击,才能找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提高服务附加值,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完善个性化物流服务功能
实行以培育和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的个性化物流服务。国际货运代理是介于货主和承运人之间的服务中介,其产品是“运输服务”和“与运输密切相关的其他服务”,是一个与“客户满意”密
切相关的行业。“满足客户需求”是现代市场营销的重要基点和服务的衡量标准之一。及时、正确地了解客户需求能为我们的经营提供明确的方向。客户对运输和物流的需求是多样性的,为这些客户提供包括运输、仓储、商务附加服务在内“量体裁衣”式的灵活物流服务,不但可以有效地支撑货代主业,还可以增加附加收入。
五、结束语
(一)结论
本文简单介绍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一些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可行性的解决方法与对策
(二)对我国国际货代企业发展的展望
中国货代物流业将加强国际间合作,共创未来。物流业的国际化是必然趋势,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中国政府鼓励货代物流企业“走出去”,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与跨国公司建立战略联盟,借助其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以及有理论、会经营、懂管理的国际水平的物流专家,提升中国物流企业竞争能力,加速发展。外资与中国物流企业合作、合资等,则会最大限度地缩短熟悉和适应市场环境的时间、降低经营成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