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世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古诗词默写与应用__附答案[1]

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古诗词默写与应用__附答案[1]

来源:世旅网
 古诗词默写与应用 答案

一、补全下列常见的古诗文名句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宋(朝代) 杨万里 (作者)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回乡偶书》唐(朝代)贺知章(作者) 3、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宋(朝代)李清照(作者) 4、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渔歌子》唐(朝代)张志和(作者) 5、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草》唐 (朝代)白居易(作者) 6、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画》唐(朝代)王维(作者)

7、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唐(朝代)杜甫(作者) 8、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秋思》 唐朝(朝代)张籍(作者) 二、补充诗句,并将诗句中隐藏的成语写在横线上。 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淡妆浓抹 ) 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 ) 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草长莺飞 ) 4、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粉身碎骨 ) 5、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 (万马齐喑) 三、根据描述写诗句

1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2写出了垂钓时怕鱼儿吓走时的担心: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3写出了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4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5写出了儿童模仿大人种瓜时的讨人喜欢的样子: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6、写出了儿童借风使船的状态: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7、告诉我们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8、告诉我们死读书是没有用的,要做到知行统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9、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0、告诉我们时间如流水,不会倒流,我们要珍惜时间: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 陶渊明《杂诗》)

1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1、告诉我们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四、古诗应用题: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更上一层楼。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当我们要赞美老师的精神时,我们不禁吟起李商隐的 唐)李商隐《无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

6、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 山重水复疑无路 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 柳暗花明又一村 。

7、爷爷七十大寿,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爷爷却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霜叶红于二月花 。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爷爷高兴地笑了。

8、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 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柔柔软软、缠缠绵绵,似风姿绰约的美人。此景象真可谓是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9.、赠别诗在我国古诗占重要地位,许多著名诗人都有优秀作品,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表达了离别之情。他还在送别好友汪伦时,写下了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王维在送元二时也写了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王勃在赠别杜少辅时的名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更是千古传诵。 10、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句有:《静夜思》中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泊船瓜洲》中的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11、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很多,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你会想到

2

王之涣在的诗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12、我们学过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王昌龄的《出塞》,还有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13、“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除了《古朗月行》,我们还学过选自“汉乐府”中的《长歌行》其中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句含有很深的哲理,劝导人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向上 。

14、我们曾学过北朝民歌《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描绘了一幅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图画。

15“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有不同的(词牌),你知道的词牌名有 《浪淘沙》、《忆江南》、《浣溪沙》、《蝶恋花》《卜算子》《西江月》。请默写毛泽东的一首词:词名 《卜算子·咏梅》,词中写到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6、春天是什么?是白居易记忆中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的红花绿波;是杜甫笔下似春雨般的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悄无声息,是朱熹在泗水滨边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的怡然心情,是唤醒孟浩然的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 《游园不值》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 朱熹 《春日》

(夏)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 杨万里 《小池》 (秋)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 杜牧 《山行》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唐 刘禹锡 《望洞庭》

(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7、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请补全以下在风景名胜区的对联。 这些特殊的对联你会填吗?

地满红花红满地, 。(回文联) 地满红花红满地 天连碧水碧连天

,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数字联) 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3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叠字联)

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顶针联)

18、在传统节日时,诗人们触境感怀,诗性博涌,写下了吟咏之辞。你能工工整整地誊写我们学过的关于这些节日的诗歌吗?并写出具体的日期。

1. 有关春节的诗句: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有关七夕节的诗句: 秋夕 (唐)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 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 不道人间巧已多。

3. 有关重阳节的诗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五、日积月累分类填空。 (1)哲理诗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诗句大意:宝剑的锋利和梅花的清香都是经过了很多的磨难才得来的,所以一个人要取得成就,就要能吃苦,多锻炼,靠自己的努力来赢得胜利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诗句大意:学会明辨是非是一个十分艰苦的历程,

4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 有关清明节的诗句: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有关元宵节的诗句: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6. 有关端午节的诗句: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但只有这样,才会得出真知灼见。)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意思是说,花虽然败落了,化作春泥了,还要为后来的花提供养料。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2)自然风光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王维)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 (3)植物、动物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王维)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 )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4)田园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王维)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王贺)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

(5)思乡、思友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杜甫)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袁枚)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卢纶 ) (6)借景抒情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 )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 (7)友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宋·洪迈《容斋四笔·得意失意诗》)

岁寒知松柏,出自《论语》的《学而第一》,原句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

患难见真情 ,出自《醉醒石》(明,东鲁古狂生)第十回:“浦肫夫患难之交,今日年兄为我们看他,异日我们也代年兄看他。”后来民间衍生出\"患难见真情”的说法。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 古诗名句情景型训练题18例

(1)“明日复明白,明日何其多,今日若不为,此事何时了 。”是啊,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们的日子呢,却是一去不复返。不抓住今天,永远期盼着明天,幸运会向你招手吗?

(3)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5)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朦朦胧胧地罩在大地上,清风拂面,不由撩动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_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亲人啊,可知道海外游子的心! (6)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柔柔软软、缠缠绵绵,似风姿绰约的美人。此景象真可谓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7)到了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句诗来。眼前这瀑布里没诗中那瀑布的壮景,却也有“飞落数来崖,碎玉叹飞花”的奇观。

(8)深秋,校园的梧桐叶枯黄了,时而像打着秋千,飘飘悠悠;时而像降落伞,摇摇欲坠;时而像一群燕子,自由飞翔„„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地面上像是铺上一条无比宽大的金毯子。望着这景象,我不由地吟诵起龚自珍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落叶虽不是春天的“落红”,却具有“落红”的献身精神,不正像我们的老师冯? (9)梅,自古以来就倍受人们的称赞。要说古人赞颂梅的诗句,就更是数不胜数了。“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便是一个例子。梅独自傲立于风雪中的顽强精神,确实令人感慨万千。

(11)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踏破铁鞋无觅处,”时,爸爸走了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于是迅速地解开了这道难题。

6

(12)老师,你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条是为我而生,您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为我而白。“_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

(13)春雨,古今中外多少人赞美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大诗人杜甫描述你来到人间的佳句。你来了,如烟似粉,悄无声息,垂柳在你的抚慰下吐出新芽,竹子在你的滋润下拔节,禾苗在您的沐浴下盈盈闪光„„

(14)“.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泥土的信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

(15)月亮渐渐西沉,星星又悄悄地眨起了眼睛。望着满天星星,我不由得想起了爸爸白天对我说的话,是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爸爸,请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16)中秋佳节,手捧着香香甜甜的月饼,凝神眺望着皎洁的月亮,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远在大连的表弟,心里默默祈祷着:“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18)爷爷70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霜叶红于二月花”。爷爷,你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爷爷笑了,摸摸我的头:“就你会耍贫嘴!”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