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0-09-02T08:04:59.902Z 来源:《防护工程》2020年14期 作者: 方英
[导读] 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较大改善,相比之前,大量的人员返乡创业,大量的优惠出台实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济南市天桥区桑梓店事处 山东济南 250119
摘要: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较大改善,相比之前,大量的人员返乡创业,大量的优惠出台实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面对经济快速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活动的开展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实施,才能真正提升农村的现代化水平。农业是第一产业,农业经济管理活动的开展事关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随着新农村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机遇,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发展。本文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措施的制定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创新措施
1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农业经济管理重视程度浅薄
农业经济管理重视程度的浅薄,是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阻碍之一。相关部门应不断出台相关管理意见和相关惠农,强调农业经济管理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对于忽视了出台的各项管理意见和相关的单位要加强实施力度,杜绝和避免地区执行滞后现象的出现。因为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相关管理人员对于农业经济发展情况了解不深、对农业经济管理必要性的认识不足,以及思想意识落后的表现。所以,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出现忽视意见和,并出现执行滞后的情况时,除了要加强实施力度,还要不断加强相关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和学习。 1.2 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
想要提升农业生产质量和经济效益,就必须对农业经济进行管理。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就成为了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农业经济管理能够根据农村现有的环境特点和市场的经济情况进行结合,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对当地进行农业经济管理。但是,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现存有的农业经济管理内容与现代市场的经济观念无法相互融合,导致现存的农业经济管理落后发展需要。比如,农业部门权责不一、手段不足、行业和部门分割、管理层次划分过多等,均是目前我国农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所以,要不断明确农业部门的权责范围,加强手段的方法和力度,继续整合行业和部门之间的关系,提高的行政效能,对于管理层次划分过多的部门要进行合并和结构优化,增强部门对市场的调节作用。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执行力,执行力又是通过健全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规范和落实的,所以不健全的经济管理制度会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失去执行力,影响了农业的发展。 1.3 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水平有限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相关管理人员因自身管理水平有限、管理方式落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对于先进的管理技术、先进的管理方式缺乏学习动力,也是造成农业经济管理中效率低下、效果欠佳的原因之一。相关管理人员应不断加强自身管理能力,改变管理方式,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创新管理监督体系建设
首先,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要结合新农村的整体发展思路与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一套完全适用于农村发展的经济管理体系。从农村地区的特色农业发展、区位优势体现到展现当地的人文历史、地理条件等各种实际情况,实行符合当地农村发展的一套管理体系,服务于当地农村经济活动的开展,并对农村经济活动的开展进行各种制度的约束和规范。其次,要对农村金融管理体系的完善进行建设。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大量资金涌入农村,带动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因此需要对农村经济活动进行金融制度的完善,对资金的投入、使用进行规范的管理和监督,保证在农村经济活动中资金投放到位、使用合理,全面推动农村经济活动的高质量开展。最后,在进行农村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要健全相关的监督制度。对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对农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各种管理事实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一旦发现问题严肃处理,保障规章制度的落实,也增加农村经济管理活动的廉洁、高效,真正服务于农村、农业和农民。 2.2 不断更新管理方法
在进行管理方法更新的过程中,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以及当地农村经济活动的特色进行创新性思考,助力农村经济发展。首先,要对当地的农业经济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国家相应的,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保障机制,制订符合农村经济活动的管理方法。比如有些地区农产品销售占据一定的优势,当地就要对销售渠道大力开发,扩大销售规模,结合市场发展的需要,进行竞争力的有效提升,全力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打造出一个完整的销售链条,对市场上的机会进行有效的预测,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其次,要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管理方法的创新进行全面突破。比如针对某些农村地区农产品质量优但销售难的现状,要结合信息技术的优势,将线下的销售转化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模式,进行有效的管理。结合大型电商平台或者流行的直播平台,进行农产品的直播销售、线上销售,扩宽农村经济活动的实施渠道,推动农村经济综合发展。 2.3 提高人员素质
在农村基层,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相对较低,从而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质量难以提升。农村基层经济管理岗位由于地域的特殊性,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常常搁浅。比如相关农业经济难以落实,人员结构配备不合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参与相关培训机会较少。为了能够提高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质量。首先要引进人才,在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做好人才引进工作,更要用好人才、留住人才,让人员很好的为岗位服务。对于农业经济管理人员而言,有的人有“德”但缺乏“才”,而有的人有“才”却没有德,这都不是人才应有的状态,农业经济管理人才需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唯才是举的原则,让人才既能贡献自身的价值,还能够为农村集体经济保驾护航,管好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人员在培训时要有精准的培训计划,既然是农业经济管理,那么在培训中一定要有经济管理培训目标,培训目的是既要让管理人员有经济知识,还要有管理能力,从而更好的推行管理工作。 2.4 完善经济管理模式
想要提升农业经济管理质量,让农业经济走向产业化发展,就必须做好农业经济管理的顶层设计。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从设计、制造、管理等环节都需要改变原来的固有模式。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要在原有管理模式上加入信息化元素。比如利用互联网建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在信息源上保障农民的知情权,扩大信息公开透明度,促进农业落实。结合信息化网络技术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实现信息的即时传播,打破空间与时间的。在农业资源利用方面,引入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帮助农业经济实现资源整合,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 结束语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要让农业经济管理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融合,不断提升的行政效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农业产业链条和乡村综合发展一体化的管理职能,不断完善农村地区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并发挥最大作用,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早日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的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唐景越.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财讯,2016(15):25-25. [2]罗惠琴.农业经济管理及其技术推广现状探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6):14-14.
[3]贾彦忠,王怡晴.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策略[J].中国农业会计,2019(8):18-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