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世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物理专题复习-电路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电路

来源:世旅网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电路

专题复习------电路

本专题是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之一,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内容。涉及到电流、电阻、电动势、电功、电功率、交变电流的“四值”等基本概念,涉及到欧姆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阻定律、焦耳定律以及串并联电路的性质等基本规律,涉及到电路结构分析、电路的动态分析、电路故障分析、含容电路分析、含理想变压器的动态分析等技巧。命题题材广泛,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命题。

一、恒定电流

1、 电路的动态分析: 当电路中开关的开闭、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热敏(光敏、压敏、磁敏等)电阻阻

值变化或者某处出现故障,都会引起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发生变化,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分析一个闭合电路,我们既要弄清楚外电路的串、并联结构,还要确定电流表、电压

表测量的对象。

当外电路中的某处发生变化时,我们首先要知道这一变化对总电阻的影响,无论是串联还是并联,只要其中一个电阻增大(减小),总电阻就增大(减小)。再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I干E来判断干路电流的增减,根据UEI干r,确定路端电压的增减,最后Rr根据串并联的电路特点、欧姆定律和有关物理公式判断电表示数的变化、灯泡亮度的变化以及其他物理量的变化。

例1、如图1所示的电路,a、b、c为三个相同的灯泡,其电阻大于电源内阻,两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当变阻器R的滑动触头P向上移动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A、V两表示数都变大 B.A表示数增大,V表示数减小 C.三个灯泡都变亮 D.a、b两灯变亮,c灯变暗

A V 图1

解法:电路结构分析:干路元件有电源、电流表、A灯泡,并联部分有两条支路,一条由b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一条只有灯泡c;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电压表测路端电压。

动态分析:在变阻器R的滑动触头P向上移动的过程中,R连入电路的阻值逐渐变小,导致负载的总电阻R外减小,由I干E可得,干路上的电流增大,即A表示数增大,

R外r由UEI干r可得,路端电压减小,即V表示数减小,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由

U并EI干(rRa)可得,Uc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得Ic变小,由PcUcIc可知,c灯

1 / 71 / 7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电路

22变暗,由PaI干Ra可知,a灯变亮,又IbI干-Ic,PbIbRb,b灯变亮,选项C错

误,选项D正确。

答案:BC

2、含容电路的动态分析:

电容器有隔直流的作用,在恒定电流的电路中,含电容器的支路相当于开路,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与跟它并联的电阻或者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因此,在分析含容电路的动态变化时,可以先不考虑该支路,进行电路简化。

2、在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R1、R2、R3均为可变电阻。当开关S闭合后,两平行金属板M、N中有一带电液滴正好处于静止状态。为使带电液滴向上加速运动,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大R1的阻值 B.减小R2的阻值 C.减小R3的阻值 D.增大M、N间距

图2

图3

解法:R1与平行板电容器串联,此支路可看成开路,原电路可简化成如图3所示。无论R1阻值变大还是变小,电流稳定后,该支路电流为0,R1两端电压为0,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都等于R3两端电压,选项A错误;当R2阻值减小时,外电路的总电阻变小,干路电流变大,R3的分压变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变大,带电油滴受到的电场力变大,油滴向上运动,选项B正确;当R3的阻值减小时,外电路的总电阻减小,干路电流增大,内电压和R2的分压变大,R3两端的电压变小,带电油滴受到的电场力变小,油滴向下运动,选项C错误;当增大极板间的距离时,电流稳定后对电路没有影响,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不变,由EU3可知,电场强度变小,带电油滴受到的电场力变小,油滴向下运动,选项D错d误。

答案:B

3、 电源的几个功率和效率:

电源消耗的总功率:P总EI 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P 内Ir电源的输出功率(负载消耗的功率):P出UI

2E2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负载消耗的最大功率):Pm,此时R=r

4r2P外I干R外R外12电源的效率: P总I干(R外r)R外r1Rr外例3、直流电路如图4所示,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源的( )

2 / 72 / 7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电路

A.总功率一定减小 B.效率一定增大

C.内部损耗功率一定减小 D.输出功率一定先增大后减小

图4

解法:滑片P向右移动时外电路电阻R外增大,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总电流减小,由P总=EI可得P总减小,故选项A正确;根据P外P总2I干R外2I干(R外r)R外R外r1可1Rr外知,选项B正确;由P损=I2r可知,选项C正确;由P输-R外图象(如图5),因不知道R外的初始值与r的关系,所以无法判断P输的变化情况,选项D错误。

图5

答案:ABC 二、交变电流

1、描述正弦交变流电的物理量 (1)、正弦交变流电的“四值”:

最大值EmNBS-----计算电容器的耐压值

瞬时表达式eEmsint-----计算线圈在某一时刻受到的安培力

有效值E2Em------计算与能量和热量有关的物理量和电表的示数 2平均值EN------计算某段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t(2)、正弦交变流电变化的快慢:

 22 周期T

 频率f例4、如图6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10:1,原线圈输入交变电压

,在副线圈中串接有理想电流表和定值电阻R,电容器并联在电阻Ru100sin50t(V)

两端,电阻阻值R=5Ω,关于电路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是2A

3 / 73 / 7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电路

B.电流表示数大于2A

C.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为10w D.电容器的耐压值至少是10V

u A R C 图6

解法:由u100sin50t(V)可知:原线圈两端电压的最大值U1m=100V,根据

UUn2Um和11可得,副线圈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U252V,通过电阻R的电

U2n22流为 IU22A,电容器中也有电流通过,电流表在干路上,其示数为干路电流的有R2效值,是通过电阻和电容器的电流之和,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计算功率用有效值,所以电阻消耗的功率PIR10w,选项C正确;电容器的耐压值是指加在电容器两端电压的最大值U2m2U210V,选项D正确。

答案:BCD

2、含变压器的动态分析:

在含变压器的电路中,我们首先要根据题意确定不变量,再利用原副线圈的电流、电压和电功率之间的制约关系进行动态分析。引起变压器动态变化有两类情况:一类是负载电阻不变,原、副线圈的电压U1、U2,电流I1、I2,功率P1、P2随匝数比的变化而变化;另一类是匝数比不变,上述各量随负载电阻的变化而变化.

其制约关系是:

电源电压U 决定 原线圈电压U1 决定 原副线圈匝数比 副线圈电压U2 负载电阻R 原副线圈匝数比 副线圈功率P2 决定 副线圈电压U2 决定 副线圈电流I2 决定 原线圈电流I1 原线圈功率P1 例5、如图7甲所示为一家用台灯内部电路简图,其中R为保护电阻,L为灯泡,自耦变压器左端所加正弦交流电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7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滑片P向上滑动过程中,灯泡亮度逐渐增大

B.滑片P向上滑动过程中,由于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与它们的匝数成反比,所以原线圈中电流减小

C.变压器左端所加交流电的有效值为220 V

4 / 74 / 7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电路

D.滑片处于线圈中点位置时,灯泡获得的交流电压的周期为0.01 s

图7甲

图7乙

解法:由图7乙可知所加正弦交流电的峰值为Um311V,周期为T0.02s,根据

U2Um可知选项C正确;变压器不能改变交流电的周期,所以选项D错误;在滑片P2U1n1可知,在U1、n1不变时,U2增大,U2n2向上滑动过程中,副线圈的匝数n2增大,根据

由可知I2U22副线圈中的电流I2增大,由P2I2RL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逐渐增大,

RRLI1n2可知,在n1不变,I2和n2都增大时I1I2n1所以灯泡的亮度逐渐增大,选项A正确;由

增大,或者由P1=P2可知,原线圈中的功率随副线圈中的功率增大而增大,在电源电压不变时,原线圈中的电流增大,选项B错误。

答案:AC

三、针对训练题:

1、已知磁敏电阻在没有磁场时电阻很小,有磁场时电阻变大,并且磁场越强阻值越大。为了探测磁场的有无,利用磁敏电阻作为传感器设计了如图8所示的电路,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不变,在没有磁场时调节变阻器R使灯泡L正常发光,若探测装置从无磁场区进入强磁场区,则( )

A.灯泡L变亮 B.灯泡L变暗

C.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D.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磁敏电阻 L R A 图8

S 2、如图9甲所示电路中,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图9乙中三条图线分别表示了三个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5 / 75 / 7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电路

A、图线a、b、c分别表示的是电压表V1、V2、V3的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情况 B、电源的输出功率增大

C、此过程中电压表V2示数的变化量ΔU2和电流表示数变化量ΔI的比值不变 D、此过程中电压表V3示数U3和电流表示数I的比值U3/I不变

图9乙

图9甲

3、如图10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有交流电源,当副线圈上的滑片P 处于图示位置时,灯泡L 能发光. 要使灯泡变亮,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

A.向下滑动P B.增大交流电源的电压 C.增大交流电源的频率 D.减小电容器C 的电容

4、用220V的正弦交流电通过理想变压器对一负载供电,变压器输出电压是110V,通过负载的电流图象如图11所示,则( )

A.变压器输入功率约为3.9w

B.输出电压的最大值是110V C.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是1:2

π

D.负载电流的函数表达式i=0.05sin(100πt+)A

2

图11

图10

5、如图12所示,T为理想变压器,A1、A2为理想交流电流表,V1、V2为理想交流电压表,R1、R2为定值电阻,R3为光敏电阻,原线圈两端接恒压正弦交流电源,当光照增强时( )

A.电压表V1示数变小 B.电压表V2示数变大 C.电流表A1示数变大 D.电流表A2示数变大

图12 6 / 76 / 7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电路

四、训练答案

1、AC.解析:探测装置从无磁场区进入强磁场区,磁敏电阻的阻值增大,外电路的总电阻增大,干路电流减小,A表示数减小,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由UEI干r可得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灯泡变亮,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

2、C.解析:电路结构分析:A表测干路电流,V1、V2、V3表分别测R1、R2和路端电压。动态分析:当P向下滑动时,R2增大,使得外电路的总电阻增大,由I干E可

R外r得,干路上的电流减小,即A表示数减小,由U3EI干r可得,路端电压增大,即V3

(R1r)可得,V2表示数表示数增大,U1I干R1可得,V1表示数减小,由U2EI干增大,且V2表的示数变化比V3表示数变化的快,所以图线a、b、c分别表示的是电压表

V2、V3、V1的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情况,选项A错误;a图线表示电压表V2的示数U2与电流I之间的关系,其斜率等于电源内阻r与R1的阻值之和不变,选项C正确;电压表V3与电流表A相当于伏安法测R1与R2串联的总阻值,选项D错误;不知道R外与r的大小关系,故不能确定电源输出功率的变化情况,选项B错误

3、BC.解析:滑片P下滑,副线圈匝数减小,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减小,灯泡变暗,选项A错误;增大电源电压,也就增大副线圈两端的电压,灯泡变亮,选项B正确;电容器具有通交流的特点,且交流电的频率越高、电容越大,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越小,通过的电流越大,灯泡越亮,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2

4、A.由图象知,副线圈电流的有效值I2=0.05×A,副线圈的输出功率是P2=U2×I2

22

=110×0.05×w=3.9w,A正确;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是110V,选项B错误;根据理想变压

2n1U1220V2

器电压与匝数的关系===,选项C错误;从图象可以看出,交变电流的周期是

n2U2110V10.02s,角速度是100πrad/s,负载电流的函数表达式i=0.05sin100πtA,选项D错误。

U1n1n2

5、C、D.根据=,U2=U1,故U2不变,即电压表V1示数不变,选项A错误;

U2n2n1

当光照增强时,光敏电阻R3变小,副线圈回路中的电阻减小,电流I2增大,电流表A2示数I1n2n2

变大,选项D正确;根据=,则I1=I2,所以电流表A1示数变大,选项C正确;当光

I2n1n1照增强时,副线圈回路中R2、R3的并联阻值减小,分得的电压减小,电压表V2示数变小,选项B错误。

7 / 7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