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ehoIoglcaI study 谈警 理问题 治策略 口李 照 北京100038)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研究生部【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警察心理问题的危害、成因提出警察 心理问题的防治策略.涉及警察的选拔招录以及警察心理档案 的建立警察心理素质的训练等方案。旨在为解决警察的心理问 题提高警察心理素质作出努力。 【关键词】警察;心理rq题危害;成因;防治策略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我国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改革 开放不断得到深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关 系更加复杂,近年来,恶性暴力案件和袭警案件的层出不穷,重 特大交通事故和突发灾难性事件增多,警察由于其职业的特殊 性,往往承受着更多的身心压力。在这些事件中警察也会感到恐 惧和无助,产生心理刺激,并极可能引发心理问题,形成心理障碍, 因此在公安工作中,一定要注意警察心理问题的防治。 一、警察心理问题的危害 警察的心理问题的危害主要表现如下: (1)导致生理疾病。警察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应付 一些“非警务活动”,严重的心理压力往往导致生理疾病。 (2)产生不良情绪反应和认知障碍。在长期或强烈的压力 状态下,民警极易产生愤怒、焦虑、压抑、无助感等不良情绪反 应。此外,民警还会因过重的心理压力出现认知活动方面的障 碍.表现为思维肤浅、狭窄;思维缺乏预见性和灵活性;思维缺少 独立性、批判性,以及自我评价不恰当等。 (3)导致行为偏差。心理问题易导致民警的行为发生偏差, 并且行为偏差会波及民警的个人生活和工作。 二、警察心理问题的成因 警察心理问题的产生,是由于所处于的社会环境、工作特殊 性以及自身心理素质所共同决定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警务工作任务繁重,民警长期超负荷工作。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是各种犯罪频发, 各类刑事案件剧增,外来流动人口猛增,这都极大地增加了民警 工作的负担,有限的警力与繁重的公安任务严重不相称,为了保 障公共平安,公安民警只能承受大负荷的工作任务。长期超负荷 大能量的工作往往会造成公安民警心理负担过重、精神压力过 大.以致不断累积而导致不同程度的身体障碍与心理问题。 (2)警察职业的风险性大。 警察面对的是社会最黑暗的一面,打击暴力违法犯罪,接触 社会丑恶,职业本身的压力很大,伴随着社会发展,暴力犯罪日 益增多,民警在执行任务时,经常要面对生死考验,这些因素常 导致民警心理失衡。另一方面,民警面ilG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压 力,特别是公安机关逐步推开的任职资格考试、公开选拔、竞争 上岗和岗位量化考核、“末位淘汰”等激励机制,也给一些文化 低、年老体衰、心理素质较差的民警更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3)警察的实际困难也是导致民警心理失衡的原因。 警察家属待业较多、经济来源较少、职级晋升慢等都已是不 争的事实。基层民警们希望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特别是生活待 遇、职级晋升、住房条件、子女上学就业等方面都能与相近的机 关、社会群体保持大致水平。当民警的付出与回报、期望出现反 差、愿望未能实现或困难长期得不到解决时,一些民警可能失去 心理平衡,产生心灰意冷、出勤不出力的消极态度,助长了个别 民警以权谋私、以情办案、以情代罚、硬拿强要的倾向。而这些行 为都无形地加重了其自身的心理负荷。 (4)自身心理素质存在缺陷。 由于我国目前警察培养与选拔制度、环节与常规业务训练 上的一些缺陷,致使警察队伍中存在着部分人员心理素质与社 会工作人员大致相当的情况,在面对现代社会强烈心理冲击的 情况下.其挫折承受能力、情绪稳定性、自我控制力等警察职务 人员本应该具有积极的、强有力的心理品质相对滞后。他们在不 断经受危机心理事件及心理压力积累的同时,心理能力也自然 地显现出相对脆弱的特点。 三、警察心理问题防治策略 1、建立警察的心理咨询热线 心理临床应用实践证明,心理咨询热线能及时有效的疏导 和化解心理问题.也由于心理咨询的匿名性使得它可以较好的 隐藏来访者身份,近年来我国职业心理咨询师制度的发展完善, 大大保障了警察热线心理咨询服务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心理咨 询师对警察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方法是:倾听、引导、疏泄、解释、 支持、保证和合理化。通过这一系列的心理咨询步骤的实施可以 有效预防和治理警察心理问题。 2、招录选拔警察时加强心理素质的考察和测评 警察这一职业的特殊性要求警察不仅需要有良好的身体素 质更需要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警察面对着社会中的丑恶和 黑暗面,健康的心理素质使这一职业必备特质,在警察的选拔中 要注意心理素质的测评,选拔出心理素质良好的人员。 3、建立警察心理健康普查制度和警察心理健康档案 警察在面临危机事件之时,心理承受了较大的心理负荷,但 它对警察心理生活的影响并非随着事件的结束而自然消解,而 是存在着较为广泛、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力。这就客观上要求,每 当警察面对或处理某件危机事件后,为了警察心理健康与工作 顺利的目的,必须强制性对当事人警察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心 理辅导措施。 4、对在职的警察进行心理素质培训 把心理素质训练作为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重要内容,重点 培养民警的意志品质和承受压力的能力,培育民警的社会责任 感和职业自豪感。 【参考文献】 『1]郭念峰.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2]张明.洞察危机的惊魂——应激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 版社.2004. [3]胡望洋.对警察情绪障碍影响因素的研究LI].公安教育,2005, (3). {;<,INTIJ. ̄X>)2010年1’月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