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午的读音是:bàng wǔ。
傍午的拼音是:bàng wǔ。 简体是:傍午。 繁体是:傍午。 注音是:ㄅㄤˋㄨˇ。 结构是:傍(左右结构)午(独体结构)。
关于傍午的造句
1、傍午时分,我们跟随宝柱和几个小伙子登上了云崖岭,往下一望,立陡立陡的,有些眼晕。
2、我所记得的赣南农村的“赶墟”,不过是一条窄街摆满葱蒜生姜菜蔬猪肉秧苗农具之类,伴着苍蝇的飞舞,大闹大吵几小时,傍午就纷纷走散了。
3、傍午,母亲倦了,即被富造引进内室的沙发歇息。
4、傍午夕阳惨淡,隐隐于云翳间,玉兰花坠地作拓拓声。
5、某日傍午,就在杰克逊高地,我到站,木心说,那么再走走。
关于傍午的诗词
《游龙泉寺·风日晴和傍午天》
关于傍午的词语
旁午构扇 傍观冷眼 祁奚举午 使性傍气 倚山傍水 道傍之筑 旁午走急 傍观者清 珠玉在傍 筑舍道傍
关于傍午的单词
near noontime shortly before noon
傍午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傍午bàngwǔ。(1)意同“傍晌”。接近中午时会。傍午[bàngwǔ]⒈意同“傍晌”。接近中午时会。例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鲁迅《孔乙己》英nearnoon;基础解释:时间词。临近正午的时候:~时分,突然下起了大雨。
二、引证解释
⒈纵横交错。引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四:“语未已,即有黑衣数十百人继来,共坐於堂。命左右逻捕男女,无少长悉以梃敲杀之。积尸傍午,向暮尽死。”⒉临近正午。引元张宪《端午词》:“五色灵钱傍午烧,綵胜金花贴鼓腰。”清李渔《玉搔头·讯玉》:“如今日已傍午,快些梳起头来。”鲁迅《呐喊·孔乙己》:“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
三、网络解释
傍午傍午,汉语词语,拼音是bàngwǔ,意思是临近正午的时候。综合释义:纵横交错。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四:“语未已,即有黑衣数十百人继来,共坐於堂。命左右逻捕男女,无少长悉以梃敲杀之。积尸傍午,向暮尽死。”临近正午。元张宪《端午词》:“五色灵钱傍午烧,綵胜金花贴鼓腰。”清李渔《玉搔头·讯玉》:“如今日已傍午,快些梳起头来。”鲁迅《呐喊·孔乙己》:“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网友释义:【词语】:傍午临近正午的时候:~时分,突然下起了大雨。汉语大词典:纵横交错。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四:“语未已,即有黑衣数十百人继来,共坐于堂。命左右逻捕男女,无少长悉以梃敲杀之。积尸傍午,向暮尽死。”临近正午。元张宪《端午词》:“五色灵钱傍午烧,綵胜金花贴鼓腰。”清李渔《玉搔头·讯玉》:“如今日已傍午,快些梳起头来。”鲁迅《呐喊·孔乙己》:“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国语辞典:将近中午的时候,如:「快到傍午了,大家准备用餐啰!」也作「傍晌」。傍午[bāngwǔ]⒈将近中午的时候。也作「傍晌」。例如:「快到傍午了,大家准备用餐啰!」英语towardsnoon,aroundmidday辞典修订版:将近中午的时候,如:「快到傍午了,大家准备用餐罗!」也作「傍晌」。其他解释:1.近端午节之时。元、张宪〈端午〉词:「五色灵钱傍午烧,彩胜金花贴鼓腰。」其他释义:临近正午的时候:~时分,突然下起了大雨。
关于傍午的成语
袖手傍观 祁奚举午 傍人篱落 珠玉在傍 道傍之筑 傍观者清 傍若无人 旁午构扇 傍观冷眼 旁午走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