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汽轮机;;
中图分类号:TK2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发电厂一直都被认为是高能耗的企业,电厂能耗最高,但其节能的潜力空间也很大。要提高电厂整体效益,关键是要把节能降耗作为重点来抓。在发电这个当今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谁能把节能降耗做到最好,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胜利。发电企业节能的主要手段是提高能源的转换效率,例如加强燃烧调整、调节汽轮机的最佳运转工况、减少能量的泄漏和损失、降低电厂的用电率、减小热损失等,其中,又以汽轮机运转调节和技术改造最为关键。本文将以火力发电厂的汽轮机设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在汽轮机运转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能量损失,并据此提出节能降耗措施,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1、汽轮机节能降耗分析
火电厂的节能降耗措施很多,除了完善的管理措施之外,还应从技术层面进行节能降耗的研究分析。我电厂在管理方面一直处于优势,因此,要使我电厂节能降耗工作做到最好,笔者认为还应该从电厂燃煤系统的机组性能出发,聘请专家对机组运行进行评估,围绕我电厂机组运行过程中可控和不可控的原因,开展汽轮机运行的分析研究工作,以找出我电厂主要的耗能环节。事实上,通过评估我电厂机组运行参数和机组主要主辅设施的运行情况,了解机组运行人员实际操作过程的细节,笔者发现我电厂的汽轮机节能空间很大,于是针对其在运转过程中的节能降耗进行了优化控制和技术改造。
2、汽轮机运行节能降耗控制措施
2.1控制汽轮机给水的温度
锅炉燃料量的大小及燃烧的充分性影响到给水温度的变化,水温低,锅炉的用电量及单位煤耗量就会增加,导致排烟时所消耗的热损失变大,效率自然降低。因此,要控制好加煤的量和速度,机组在开启、停止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水的温度,使其符合操作规程;加强高加运行维护,防止操作不当造成程序崩溃;定期清洗高压加热系统管道,清除管道内的沉淀物,提高供热效率,防止热能损失;定期检查管道的渗漏,防止热管泄漏,保证加热器的投入率。高温加热器的水位必须保持在正常水平运行,这是保证供热率的基本前提和主要设备安全运行的基础。在对机组进行大小检查维修时,要特别注意供热环节的漏点,检查水室密封性。通常情况下,如果水室的焊接密封性能不好,那么在汽轮机蒸汽加压过程中就很容易造成高压蒸汽泄漏,泄漏的热量跟冷水管之间的能量交换会造成热能损失,而损失的热量则可能造成汽轮机给水温度过低,从而延长机组启动的时间。
2.2凝结器保持在最佳真空状态
汽轮机凝结器是保证机组在最佳状态下运行的基础,而使凝结器保持在最佳真空状态能提高机组做功的能力,从而减少单位耗煤量,提高机组的经济效率,同时延长机组的运行寿命。
(1)确保整个机组真空密封性能良好,每月至少进行2次真空严密性试验,在检修期间进行凝结器灌水找漏试验。
(2)进行射水泵运行检查维修,检查射水箱的水位是否达到正常水位,水温是否控制在标准规定的范围内,要尽量保证射水箱的水温不超过26℃。
(3)加强管线内循环水水质的监督,保证凝结器铜管之内无水垢。检修时如果发现水垢应及时清洗,以减少管内热水交换时消耗的热量,防止机组的工作效率降低。
(4)确保凝结水水位正常,以维持足够的冷却面积,保证机组安全、经济运行。
2.3汽轮机的启动、运转及停机
汽轮机的启动要根据电厂汽轮机的启动曲线选择合理的参数,我电厂的汽轮机冷态启动主汽压力为2.5~3.0MPa,主温度为270~300℃,其区间最高温度不超过400℃,凝结器真空-50~-40kPa。但根据实际运行过程来看,我厂机组每次运行启动前都要进行长时间的预热暖机,这一过程延长了并网的时间,增加了机组启动时的电厂用电量,提高了发电的成本。针对这种状况,经过分析我们找到了解决方法:主压力采用旁压先开的方法将压力维持在2.8MPa左右,然后手动开启真空破坏门使汽轮机的真空维持在-60~-50kPa左右。这样就能增加进入汽轮机的蒸汽量,加快暖机速度,从而有利于膨胀差值的控制,大大减短并网时间。
汽轮机的运行采用定、滑、定的方式进行,这样就能在较低负荷下良好地保持锅炉内的水循环和燃料的燃烧效率。而通过控制液耦水泵转速及在高负荷区域采用高压喷嘴调节,则能良好地保持机组的运行效率。启动采用定、滑、定模式能够满足负荷变化的不稳定状态,从而很好地控制机组的一次性调频需要,减少只有一个汽门调节的主汽压力损失,保证主汽温度和加热效率。当然,这个环节中最为重要的是要控制好凝结器的水温,如果持续冷却会造成热量损失,因此保证凝汽器水位正常才是关键。
汽轮机只有在检修时才停机,停机也要采用合理的参数,才能保证汽轮机各部分不会出现紧急停机状态。
2.4对可以改造的汽轮机进行技术改造
为了达到节能降耗的目标,可以对现有的汽轮机进行技术改造,这样就能在保证运行的前提下提高汽轮的运行效率,降低发电成本。总体来说,汽轮机节能改造可以先从凝汽器着手,因为制约现在电厂发电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汽轮机冷端系统设备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而这主要表现在汽轮机的凝汽器运行性能上。如果凝汽器本身性能已经严重影响到机组的安全运行,那么要达到节能降耗的目标是不可能的。
目前,我电厂汽轮机的凝汽器就已经对机组的安全运行产生了影响,所以必须进行技术改造。改造的技术标准主要有凝汽器真空、凝结水过冷、凝汽器端差,通过对这几项进行技术改造,我电厂机组运行的安全有了保证,停机维修和大修几率大大降低,停机时间大大减少,从而从财力、物力上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标。
结语
对于电厂的节能降耗,可以在机组本身的控制方面采取改进措施,而本文的重点就是对机组的运行调节进行系统分析,从而找出相关因素,以期达到节能降耗的目标。但总体来说,电厂的节能降耗应该是多途径的,如果仅限于机组的运行控制,是肤浅局限的。如何真正做到电厂的节能降耗,关键在于我们平时的细心观察和对运行经验的认真总结,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节能降耗是一个艰巨长远的目标,既要抓运行,也要抓管理,只要每一个电厂员工把关心节能降耗牢记在心中,并全身心地投入到电厂的节能降耗工作中去,那么发电的成本一定会大大降低,电厂一定会创造出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利用激光技术检测汽轮机效率[J].黑龙江电力技术,1991(6)
[2]廖兆祥.钛在汽轮机叶片方面的应用[J].汽轮机技术,1983(6)
[3]赵保卫,原俊斌,郑贵庆.某汽轮机效率低原因分析及处理[J].电力学报,2005(3)
[4]吕朝刚,于得海.从节能改造视角谈变频技术在电厂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36(29):9017-9018.
关键词:工业锅炉;节能降耗;问题;措施
工业锅炉是重点的耗能设备之一,是我国国民生产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降低能源消耗,就应该采取可行性措施来保证工业锅炉运行安全。
一、工业锅炉能源浪费的原因
(一)耗煤量比较大,运行效率低
由于在操作上受操作水平的影响,使锅炉的运行效率低,同时煤在锅炉中燃烧的速度太快,这样就加大了耗煤量。
(二)电量消耗大
由于没有对锅炉辅机附属设备进行配套调整,在锅炉运行的过程中,采取的调节方式不当,这样就导致电耗不断增加。
(三)对蒸汽没有进行有效利用
由于在锅炉管道上出现了小孔,当工作压力达到一定时,就会出现不间断的泄漏现象,致使蒸汽热量损失。
二、工业锅炉能耗增加的原因
(一)锅炉设计水平较差
锅炉的炉拱设计的时候没有按照煤种的配置进行,在锅炉运行的过程中,使用的燃料不能符合设计时选择的燃料,这样就影响了锅炉燃烧状况,甚至对锅炉的热效率造成直接影响。
(二)锅炉运行处于低负荷状态
绝大多数的工业锅炉在运行的过程中都处于低负荷的状态,都没有进行连续性的运行。据了解,有些工业锅炉的负荷率还达不到50%。锅炉在连续的比较稳定的时候进行燃烧,其中的热效率才能达到最高。当锅炉在超负荷的情况下进行运行时,必须增加燃料,并且保证燃料的量,此时,煤层的厚度开始增加,并且加快了煤徘的速度,这样就使得一些固体没有被全部燃烧,而且增大了损失,同时还要增大送风量,以满足所增加负荷的基本要求,这显然就会使一些气体没有进行全部燃烧就跟随烟气排走了,不能完全进行燃烧的气体会使损失增大,此时就会发现会有黑烟从里面冒出来。煤炉运行处于低负荷状态时,燃煤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并且会降低炉内的温度,对煤炉的燃烧状况会造成一定影响。燃烧的速度开始渐渐变慢,给固定的碳燃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并且增加了煤渣中碳的含量,如果此时煤炉负荷占据50%时,由于炉内的温度开始降低,那么就很难保证燃烧状态的稳定。
(三)锅炉辅机附属设备没有进行配套调整
由于没有对锅炉辅机附属设备进行配套调整,这样就与实际的运行产生很大的差距,导致电能出现大量消耗的现象,这是增加锅炉电耗的最关键的因素。在对锅炉进行设计时,由于只注重设计较大型的锅炉,这样就致使辅机配套功率开始变大,然而在实际操作时却仍处于低负荷的运行状态,这样就导致耗电量逐渐增加。
(四)没有形成节能管理的监督机制
由于锅炉节能管理起步的时间比较晚,而且运行操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低,再加上节能管理的监督机制没有形成,节能的标准不够完善,使得监管不能真正落实到位。
三、工业锅炉节能降耗的有效措施
(一)满足锅炉燃料燃烧条件,提高燃烧效率
要想提高锅炉燃料燃烧的效率,首先必须满足燃料燃烧的条件,首先,要保持燃料进行完全燃烧,燃料只有进行完全燃烧,才能使其燃烧效率提高。其次,燃料燃烧时要保证空气量适度,充分的将燃料与空气混合;再次,保证炉内温度,使燃料能够进行快速的燃烧;最后,要保证燃料在炉内所停留的时间,并且促使燃料与氧发生反应。
(二)对一些锅炉进行节能改造
1.对煤的装置进行改造。通过改造,对煤实行分层燃烧的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煤燃烧的效率。
2.对炉拱进行改造。炉拱对煤燃烧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其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促使煤快速的进入炉内,然后点燃煤火进行燃烧;(2)使高温烟气流跟随炉排方向,并且增加前拱温度,满足点火燃烧时需要的热量,同时进行强化,将其点燃,促使炉内的温度升高;(3)对炉内的烟气流进行搅动,使其进行快速燃烧。总之,利用较高的煤质时,可以使用质量较好的炉拱,使用质量较差的煤时,可以使用长而低的炉拱。由于对煤炉改造所投入的资金较少,其成效却很快,使其成为锅炉改造中最为重要的内容。
3.对燃烧系统进行改造。将气和煤进行混烧,把适当的燃气喷入炉膛中,以达到助燃的作用。使炉内的温度提高,进一步强调扰动,使燃烧的效率得到提高,并且适应负荷的变化,以提高节能降耗的效果。
4.对辅机进行节能改造。利用变频调速的相关技术,根据锅炉运行负荷需要满足的条件,对数量进行调整,将风机和泵调整到最佳运行状态,并且提高节电与节能的效果。
5.对控制系统进行改造。使系统实现自动化的控制,并且满足锅炉负荷的基本要求,对给煤量实行自动调整,使其燃烧能够进行自动调节。其中包括对风机变频和调风装置进行有效调节,以便将锅炉的运行状态调整到最佳,从而使锅炉的热效率提高。
(三)将排烟的温度降低
使锅炉节能,应该考虑将排烟的温度降低。只有锅炉排烟温度降低,才能提高锅炉运行时提高热效率。因此,必须对锅炉进行合理的设计,使排烟的热损失减少,如果在用锅炉的排烟温度太高时,可以运用以上提到的适合的方式进行改造。
(四)对排烟部位的过量空气系数进行有效控制
在炉膛的出口会有很多空气系数逐步增加,并且沿着烟气的方向,各个烟道开始出现漏风现象,这样就会导致排烟部位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加,同时也致使排烟的热损失增大。当烟道中存有冷空气时,就会降低烟气的温度,从而减少了受热面的吸热量,使排烟的温度逐渐升高。由于出现了漏风的现象,排烟量的逐渐增大,增加了引风机的负荷程度,增大了耗电量,因此,应该对排烟部位的过量空气系数进行有效的控制。
(五)确保锅炉必须在额定的状态下运行
只有保证锅炉在额定的状态下运行,才能使其热效率得到提高。因此,在设计锅炉时,可以按照平均的热负荷来加以确定,以满足锅炉运行的要求。
(六)对锅炉给水进行软化处理
对水进行处理,主要是为了保证锅炉的受热面不会结垢,如果受热面结垢,很可能导致煤耗增加,使热效率降低,并且会增加受热面壁的温度,很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对锅炉给水应该进行软化处理。
(七)对跑满滴漏进行及时维修
造成能源损失的因素还包括跑冒滴漏,在锅炉房,跑冒滴漏的现象是非常常见的,如果在日常的管理中不能得到高度重视,这种现象就会经常发生,因此,应该重视管理,并且要特别注意,并且定期进行检修。
(八)对炉墙实施保温
对炉墙的保温结构进行合理设计,同时要采用适合的保温材料。如果出现漏风现象,那么就应该使用较好的保温材料。
(九)提高锅炉管理和实际操作水平
在我国国内,有很多的学者提出不需要对锅炉实行强硬的技术性措施,只要在平时加强锅炉运行时的管理,并且提高操作水平即可。
总结:
综上所述,采取工业锅炉节能降耗的有效措施,应该从锅炉运行的实际情况出发,避免锅炉在低负荷的状态下运行,而且还要提高锅炉内煤料的燃烧效率,对锅炉给水进行有效的处理,解决锅炉电耗增加的种种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应该提高锅炉运行管理质量和实际操作水平。同时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杨繁.关于工业锅炉的节能降耗浅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1).
[2]刘屹.浅谈工业锅炉的节能措施[J].科技风,2010(5).
【关键词】配电网;节能;降耗
1.配电系统的节能改造措施
中国地区和企业的供配电系统,电能浪费很大,其问题是多方面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如下所述。
(1)电网容量与负荷不匹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电量迅速增加,原建配电网的设备和导线均与用电量不相匹配,不少地方超负荷运行,不仅影响供电安全,还大大增加了配电系统的损耗。节能改造的办法就是更新线路与设备。(2)供电电压不合理。有些地区和许多较大型用电单位的供电电压偏低,如过去规定企业进线电压应为6千伏,中间需经过多次降压,既需较多的建设资金,又增加了系统的电力损耗。适当提高供电电压,将原二次乃至三次降压减少为一次,可大大减少供电系统的设备与线路损耗。(3)布局不合理。许多地区的用电户和企业的用电设备远离配电中心,使得低压(0.4千伏)送电距离过长,造成很大的线路损耗和电压降落。这种情况在旧的大、中型企业中普遍存在,原因是当时设计规定配电中心要建在企业的引进电源的一端。改善的措施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移近配电中心与用电设备的距离,将原来低压长距离送电改为高压长距离、低压短距离送电,可以大大减少送电线路的损耗。(4)无功功率短缺。随着经济的发展,供配电系统中感性负荷迅速增加,众多的配电变压器和电动机处于低负荷率的非经济运行状态,造成供配电系统无功功率的大量需求,如不及时补充,将引起供电电压质量下降,系统损耗增加,既要浪费电能,又将影响供配电设备的使用率,甚至造成事故。解决以上问题的技术措施是在供电方和用电方加装补偿电容,前者称集中补偿,直接受益者是供电部门,用户的效益来自少受功率因数不达标的罚款;后者称为就地补偿,直接受益者是用户,主要是减少线路损耗。无功补偿的效益除上述之外,还可以增大发电机、变压器等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供电成本,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5)配电设备陈旧落后。我国在用的配电设备如配电变压器及各类开关,许多是陈旧落后的,由于资金不足和相关部门节能意识不够等原因,不能及时更新,结果浪费了大量电能。如配电变压器的空载损耗20世纪60年代初的ST型变压器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产品SI型变压器的1.32倍,S1系列又比S6系列的大约14,而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前应用的S7系列变压器又比S6系列的小45,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推广使用的S9系列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更小。其它如电磁开关、电缆接头及连接金具等情形类似。如能及时更新这些陈旧落后的配电设备,可使配电系统减少大量无谓的电能浪费。
2.降低损耗的技术措施
(1)合理调整运行电压。通过调整变压器分接头、在母线上投切电力电容器等手段,在保证电压质量的基础上适度地调整运行电压。因为有功损耗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关系,所以合理调整运行电压可以达到降损节电效果。(2)合理使用变压器。配电变压器的损耗是配电网损耗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降低配电变压器的损耗对于降低整个配电网的损耗效果非常明显。方法主要有:使用低损耗的新型变压器、合理配置配电变压器容量等。(3)平衡三相负荷。如果三相负荷不平衡,会增加线路、配电变压器的损耗。(4)合理装设无功补偿设备,优化电网无功分配,提高功率因数。(5)合理选择导线截面。线路的能量损耗同电阻成正比,增大导线截面可以减少能量损耗。(6)加强线路维护,防止泄漏电。主要是定期巡查线路,及时发现、处理线路泄漏和接头过热事故,可以减少因接头电阻过大而引起的损失,及时更换不合格的绝缘子,对电力线路沿线的树木经常修剪树枝,还应定期清扫变压器、断路器及绝缘瓷件等。(7)合理安排检修,提高检修质量。电力网按正常运行方式运行时,一般是既安全又经济,当设备检修时,正常运行方式遭到破坏,使线损增加。因此,设备检修要做到有计划,要提高检修质量,减少临时检修,缩短检修时间,推广带电检修。(8)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降低电能损耗。(9)调整负荷曲线,避免大容量设备在负荷高峰用电,移峰填谷,提高日负荷率。
3.降低损耗的管理手段
(1)加强计量管理,做好抄、核、收工作。(2)实行线损目标管理。供电公司对下属管理部门实行线损目标管理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开展分所、分压、分线考核,并纳入内部经济责任制,从而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3)定期召开用电形势、线损分析会,开展线损理论计算。(4)定期对馈线电流平衡情况、三相负荷不平衡情况进行检查和调整。
4.当前城市配电网节能改造的难点
(1)负荷密度大,发展速度过快。受土地资源约束和城镇规划的局限,要进一步增加变电站布点、出线间隔和走廊难度极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与负荷超常规发展以至超出城市规划的承受极限有重要的关系。如何解决配电网的空间需求是目前最为头痛的难题。(2)居民用户对电力设施的抵触情绪。电力设施的电磁辐射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目前尚无明确结论,但是广大居民用户因三人成虎的从众心理,对电磁辐射问题存在强烈的恐惧感;加之配电设备的噪音污染、高电压等原因,居民用户更是对配电设备的布点安装持莫大的抵触情绪。致使东莞东城市及其乡镇中普遍存在“只要电力不要设备”的现象,供电企业的配网改造和发展阻力极大。(3)节能变压器生产成本高。配电变压器的有功损耗是配电网损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已经开发出各种节能型的变压器,主要是显著降低了变压器的空载损耗,但因其造价比传统配电变压器高出30%-80%,而将健康的高能耗配变更换为节能变压器的经济回收期一般达到20年左右。因此,出于经济成本的考虑,无论是专变用户还是供电企业,要放弃现在尚能运行的S7、S9系列改用S11、S13等系列的配变的主观愿望基本上是没有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配电变节能降耗改造工作的进度。(4)配变无功补偿最佳容量的确定。配变低压无功动态补偿是降低配网有功损耗的有效措施。然而无功补偿的分组容量和总容量的确定是一个相对复杂的优化问题,与配变容量、负荷曲线、功率因数等因素密切相关,并涉及到电压水平问题。目前对所有配变均按30%容量左右来配置补偿容量不尽合理,造成部分补偿度不足、部分补偿容量过剩浪费的情况,且电压合格率还有提升空间,另外,无功补偿如何分组未能结合各配变负荷的实际,造成无功补偿效率较低、降损效果远达不到理论估算值。
5.对策和思考
(1)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和对群众的宣传。通过与政府和群众的沟通,争取得到市政规划和广大群众的密切配合,让百姓减少对电力设施的顾虑,增进对电力建设的理解和接受,确保电力建设与配网的顺利进行。(2)加强对配网无功补偿的研究。通过和科研院的合作,开展配网无功补偿的研究,确定配网无功补偿的优化方案与技术细节,以更少的无功补偿资金获得更大的节能效益。
6.结束语
目前城镇配电网节能改造面临不少难点,因此,需根据不同配网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地配网降损的综合方案,以取得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启浪,配电网的节能途径[J].需求侧管理,2008,(2).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能源消耗;节能降耗;途径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也使电能的消耗不断增加,有效地带动了电力行业的发展规模。目前大部分发电厂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能源消耗量大的问题,而且对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影响。这也使发电厂节能降耗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发电厂也成为当前国家重点治理的行业。特别是火力发电厂在生产过程中主要以煤作为生产资料,而且煤在转换过程中还会有大量的污染物产生,这也使火电厂在消耗大量能源的同时,还对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节能降耗措施,更好地促进电厂的健康、持续发展。
1 火力发电厂能源大量消耗的原因
1.1 锅炉设备的燃烧率较低
当前火电发电厂能源消耗量大的直接原因来自于锅炉设备燃烧效率低下。部分电厂由于锅炉设备较为落后,在锅炉运行过程中存在着漏风和漏粉等问题,这导致锅炉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能量流失,不仅不利于锅炉内部燃烧的稳定性,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热能损失,影响锅炉燃烧的热效率。
1.2 火电机组碳排放率
我厂采用的300MW火电机组,由于装机容易较小,煤炭单耗量大于参数量,在生产过程中对能量消耗量较大,这就需要有效地提高火电机组的性能,以此来提高其运行过程中的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轻对环境带来的影响。
1.3 汽轮机的问题
在电厂生产过程中,汽轮机能够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但在汽轮机运行过程中,其汽压、汽温、冷却塔及凝结器等部件的温度会直接影响到发电能量的消耗。例如汽轮机叶片转运过程中在强烈摩擦作可能会存在着间隙漏气的情况,这就会导致部分热能损失掉,影响能量转化的效果。
1.4 火力发电水泵和风机耗能
火电发电厂运行过程中,水泵和风机作为耗电能的大户,要想降低其运行过程中电能的消耗量,则需要对水泵和风机进行改造,通过改造来有效地降低电厂的用电率,实现电厂节能降耗的目标。
2 火力发电厂节能降耗的措施
目前在我国总机组中,火力发电厂占较大比例,而在火电机组中,70%以上都是燃煤机组。但在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煤炭作为不可再生能源,为了能够与长期能源战备更好地适应,需要合理利用煤炭资源,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1 做好入厂煤的管理
电厂所采购的煤炭,在入厂过程中需要做好采集、制作和炼化工作,这样能够有效地保证入厂煤的质量。一旦劣质煤入厂,则会导致燃烧过程中达不到取其的热值,导致生产成本增加。科学对燃料进行储存管理,根据煤炭品种不同分开进行存放,建立燃料管理制度,有效的避免燃料自燃现象的发生,尽量地减少煤炭存放的时间。当部分煤炭需要长期存放时,要对煤堆进行压实处理,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空气流入,避免热值过多损失。进一步完善炉煤管理工作,做好煤炭采样管理,在采样过程要保证采取的样品要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提高测定热量的准确性。另外,入炉煤在入厂时需要对水分基准进行统一,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燃料的热值,避免由于水分增加而出现燃料热值降低的现象。
2.2 降低热偏差
电厂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做好燃料计量工作,通过加强计量检定管理,有效地提高燃料计量的准确性。同时还要进一步强化对煤炭质量的检测,在质量检测过程中,需要质量检测率达到100%,有效地保证煤炭的质量。另外,还要做好煤炭现场管理工作,对于现场存放的煤炭在分层进行压实,定期对存储的煤炭进行测温,以避免自燃及风损现象发生。还要定期对进行盘点和混配工作,通过加强煤炭的计量管理、现场管理,有效地降低燃料的热偏差,确保燃料热值达到预期的标准。
2.3 降低清水耗电率
火力发电厂在生产过程中对清水使用量较大,因此在节有降耗工作中,需要加强清水耗电管理,有效地提高清水输送的效率,避免造成电能的浪费,有效地降低清水耗电率。电厂是清水消耗大户,这就需要有效地提高清水输送泵的效率,使其在最佳工况下运行,有效地降低电能的消耗。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能够有效地减少节流损失,可以利用变频技术来对供水压力进行调节,特别处于低负荷状态下时,采用变频技术来调节供水压力会产生较大的节能空间。同时还需要合理布置输送系统,在系统倒换过程中采用最佳的运行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供水的经济性。在清水输送泵运行过程中,泵入口水压需要保证处于正常状态,同时采用高效的清水泵,这样能够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2.4 做好原煤消耗量的计算
原煤消耗量计算的准确度对供电煤消耗量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举个例子,某发电厂原煤低位发热量为20500kj/kg,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发电过程中,标准煤炭消耗率是296g/kWh,标准煤消耗率达到310g/kWh。如果在计算的过程中产生±96t左右的计算误差,则供电标准煤的消耗率为333±15g/kWh,这样的偏差率达到了4.5%以上,严重影响了技术人员对发电机组性能的判断。因此,必须要做好原煤消耗量的计算。
2.5 做好电能表的管理
电厂管理人员需要进一步完善电测计量标准和电测仪表管理制度,定期对电能表进行校验,有效地提高电能表计量的准确性。而且在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也需要对电能表的运行情况进行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有效的解决,保证电能表计量的准确性。
2.6 提高机组的负荷率
机组高效运行目标的实现,需要有效地提高机组的负荷率,这就要求在做好计划管理工作,在生产过程中要制定合适的目标,并科学合理的进行组织和指挥,使各项工作严格按照计划有序的开展。在提高机组负荷率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机组人员有序调停,降低供电标准和煤炭消耗率指标等来达到提高机组运行负荷率的目标。
2.7 制定管理制度,增强节能降耗意识
。
3 结束语
火电厂要实现节能降耗并短期就能实现的事情,要做好节能降耗工作,必须要结合火力发电厂的综合情况进行分析,在保证供电的基础上,制定合适的节能降耗措施。
参考文献
[1]王凤茹.火力发电厂节能降耗分析及对策[J].华北电力技术,2011 (2).
希望能给予广大化工企业管理人员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化工工艺;常见能耗;节能降耗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民众以及企业对化学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需求量的增大,进而使得对资源消耗更大。而化工产品的原材料中多种为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在保证化工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对其工艺的节能降耗技术的措施的探讨也成为化工企业工作中重要部分,而这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1、化工工艺中常见的能耗
一直以来,化工企业都是高能耗的产业之一。从现阶段来看,化工企业在生产工艺中常见的能量损耗和浪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理论上的最小功和能量损耗。理论上的最小功,通常是为了确保生产的必要速度而造成的推动力以及某些无法消除的能量耗散。而能量损耗则是在实际生产中,由于不合理、不可逆等因素而带来的能量损耗。相对来说,理论上的最小功并不具备节能的潜力,而能量损耗由于是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可以采用某些特定的过程分析及措施研究加以改造和规避,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2、化工工艺中常见的节能降耗技术措施
2.1节能降耗技术
节能降耗技术是现在的社会企业必须掌握的一种技术,节能降耗是企业的生存之本,树立一种“点点滴滴降成本,分分秒秒增效益”的节能意识,以最好的管理,来实现节能效益的最大化。化学工艺中的节能降耗技术可以从改善化工反应的工艺条件、降低生产全过程的动力能耗、应用阻垢剂进行节能、降低化工生产反应外部压力等方面入手。比如合理计算确定化工生产反应的压力,一方面可以确保化学反应高效稳定的进行;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输送反应物的电机拖动系统的综合能耗,尤其可以降低气态反应物的压缩功耗,达到降耗的目的。化学工艺中常见的节能降耗技术还有很多,这些技术是需要人们仔细的发现并深入的研究的。其实,无论是在生产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要注意节能降耗,比如,随手关灯、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回收旧电池、以自行车代替私家车等等,企业也可以举办类似的公益活动,让人们充分的感受到节能降耗的重要性,节能降耗并不是一件琐碎而复杂的事情,只要我们日常生活中多多注意,如果人人都能有节能降耗的意识,我们生活的环境就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就不会出现这么多的疾病。总之,节能降耗是需要我们每个人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从举手之劳做起。
2.2化学工艺中的节能降耗技术
。通过在化工企业中实行节能降耗技术的相关措施,不但符合新时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化工企业实现资源节约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管理的需要。下面,我就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化学工艺中常见的节能降耗技术。
2.2.1一直以来,化工企业都是高能耗的产业之一。从现阶段来看,化工企业在生产工艺中常见的能量损耗和浪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理论上的最小功和能量损耗。理论上的最小功,通常是为了确保生产的必要速度而造成的推动力以及某些无法消除的能量耗散。而能量损耗则是在实际生产中,由于不合理、不可逆等因素而带来的能量损耗。相对来说,理论上的最小能量并不具备节能的潜力,而能量损耗由于是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可以采用某些特定的过程分析及措施研究加以改造和规避,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1)降低化工生产反应外部压力。降低化工生产反应外部压力可以确保化学反应能够高效而稳定地进行,不仅如此,降低化工生产反应外部压力还可以降低输送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电机其拖动系统的综合能耗。
(2)优化系统反应所需热量。这即是指在能够保证化学反应正常的环境条件的前提下,而合理降低以及优化化学反应所需的温度,而降低整个系统所需的热量,从而提高热能的利用效率。
(3)优化化学反应的反应效率。优化化学反应的反应效率能够抑制在其反应中的副反应作用,从而减少化学反应中的能耗及产品分离能耗。
(4)提高化学反应催化剂的综合活性。催化剂在有些化学反应中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化工生产工艺而言,催化剂是节能降耗的关键物质。因此,提高催化剂的活性或使用具有新效果的催化剂不仅能够优化和改善化工工艺生产过程的效率以及环境条件,而对其化工产品的综合生产能耗也能大幅度的降低。除此之外,合理的选择催化剂还能减少化工工艺产品其生产过程中其副产物的产生,这样就能节约化工生产的负荷及能耗。
2.3重视对生产全过程中动力能耗的控制
在化工生产全过程中,动力能耗的现象同样需要引起化工企业的重视。。包括:
(1)推广使用变频节能调速,是电机拖动系统降低电能消耗的有效措施。在变频节能调速的使用过程中,通过采用变频节能动态调速方案,将传统化工企业使用的阀门静态调节方案加以改造和升级,能够为电机拖动系统在输入和输出期间提供长期动态平衡保障,特别是在解决化工企业普遍存在的装置负荷率低的问题上,能够起到有效规避电机拖动系统长时间处在工频运行工况的重要作用,并减少电能资源的浪费现象出现。
(2)优化组合化工供热系统。化工企业应该以节能降耗为理念,从整体上对系统进行优化配置。可以从供热系统的温位热源的功能特征出发,对系统进行优化配置,实现各装置之间的有效联合,从而扩大冷、热能源流的转换范围,最大限度减少和预防“高热低用”等现象的发生。
(3)加大污水回用技术的支持力度。化工企业不但要加强企业人员节约水资源的环保节能意识,同时,还应该积极推广使用污水回用技术,尽可能将水资源的综合损耗降到最低。而且通过回收利用电、热、水等资源的余能,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帮助化工企业提高节能损耗的成效。此外,通过利用制冷、发电等转换技术,综合利用余压、余热等资源,也是企业大幅度节省化工生产的能源消耗,实现高效节能、低碳环保的有效举措。
2.4采用阻垢剂实现节能降耗
在化工企业的加热锅炉等机电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结垢或是锈蚀,致使这些设备的传热系数受到严重影响,设备的换热效果也达不到理想,从而造成了大量的化工能源的浪费。为此,可以通过采用阻垢剂定期护理反应设备,为化工生产提供节能安全的保障。
2.5提高化学反应催化剂的综合活性
除了阻垢剂之外,化学反应催化剂的推广使用,对于化工工艺的节能损耗同样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通过催化剂的合理使用,能够减少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各类副产物,提高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
2.6重视化工生产管理的加强
在化工工艺的生产过程中,通过建立健全节能生产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一方面,能够提高化工企业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化工生产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化工企业的生产管理,对于实现节能降耗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3、结束语
从十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在全社会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是我国重要战略任务和重要战略目标,和谐社会要求我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以,将节能降耗技术应用到化工工艺中是十分必要且非常重要的。如今,国家当务之急是全面落实节能降耗技术应用到化工工艺中的措施,全面发展并积极应用节能降耗技术,让我们的生态环境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刘春海.化工工艺中常见的节能降耗技术措施探讨[J].企业导报,2013,04,(02)
【关键词】化工工艺;能耗;节能降耗
一、改善化工反应工艺条件,降低化工生产工艺综合能耗
(1)降低化工生产反应外部压力。合理计算确定化工生产反应的压力,一方面可以确保化学反应高效稳定的进行;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输送反应物的电机拖动系统的综合能耗,尤其可以降低气态反应物的压缩功耗,达到降耗的目的。(2)在确保化学物正常反应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合理优化降低吸热反应温度,降低系统反应所需的整体供热量,提高系统热能利用率。(3)加快化学反应转化效率,有效抑制反应过程中的副反应作用,进而减少反应过程能耗和产品分离能耗。
二、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
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生产技术和节能型设备,是化工企业提高生产效益和节能降耗的重要技术手段。结合化学反应特性采用先进合理的生产工艺使工艺总用能达到较为优越的水平。优选节能连续型的化工生产工艺,通过生产工艺的技术升级改造提高化学产品生产的综合效益。生产工艺应尽量优选连续型、操作便捷、能量转换效率较高的工艺,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间歇性生产工艺过程切换中的能源浪费。优选高效分馏塔、换热器、空冷器、电机拖动系统、加热炉等先进传质、换热、旋转等节能型电气设备,降低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综合能耗。
三、降低生产全过程的动力能耗
(1)采取变频节能调速降低电机拖动系统的电能消耗。采用变频节能动态调速方案对常规的阀门静态调节方案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可以确保电机拖动系统输出与输入间长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尤其对化工企业装置负荷率普遍较低的问题,可以避免电机拖动系统长时间处于工频运行工况,降低无谓电能资源浪费。(2)供热系统的优化改进。供热系统在优化升级改造过程中,要打破常规单套装置界限,实现组合装置的整体优化匹配。如:在进行供热系统优化改进过程中,要根据不同温位热源的功能特点,合理地进行供热装置的匹配组合,实行装置间的联合运行,进而实现在较大范围内进行冷、热能源流的优化转换,从设备源的基础上避免“高热低用”等不利情况发生,实现热能资源的最优化利用。(3)推广污水回用技术。在实际生产施加过程中,化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水资源管理和综合利用,杜绝出现跑、冒、滴、漏和常流水等不利现象,并积极结合化工生产实际特点推广污水回用技术,降低水资源的综合消耗。做好电、热、水等资源的余能回收利用,可以大幅提高化工企业的综合节能降耗效果。利用生产工艺中的余压、余热等资源进行综合利用,通过制冷、发电等转换技术,有效节省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常规能源浪费,进而实现能源资源的高效、安全可靠、经济节能、低碳环保的综合转换利用。
四、应用阻垢剂进行节能
化工生产过程中的许多机电设备,如:加热锅炉、各种交换器等均会在使用过程中因为结垢或锈蚀而降低其热交换性能,使传热系数大大降低,换热效果变差,引起能源的大量浪费。因此,合理采用阻垢剂可以提高锅炉等反应设备的能源转换利用效率外,还可以延长设备装置的运行周期,确保化工生产安全可靠、节能经济的进行。
五、提高化学反应催化剂的综合活性
催化剂是化工生产工艺中节能降耗的关键性物质,一种新的催化剂不断可以优化改进生产工艺全过程的效率和环境条件,使单位化工产品的综合生产能耗大大降低;同时,选择合理优越的催化剂,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副产物的产生,即节约化工生产原料的综合消耗量,同时又可以降低分离过程的负荷和能耗。
六、提高化工生产管理水平
据一些实际统计资料表明:在化工生产领域中通过加强能源日常管理,可以使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能耗降低5%~20%。因此,提高化工生产管理水平,通过建立完善的化工企业节能生产管理制度,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认真落实,其所取得的节能效果也相当可观。
参 考 文 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