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露的读音是:yǔ lù。
雨露的拼音是:yǔ lù。 词性是:名词。 注音是:ㄩˇㄌㄨˋ。 繁体是:雨露。 简体是:雨露。 结构是:雨(独体结构)露(上下结构)。
关于雨露的诗词
《鹊·偏承雨露润毛衣》 《悼程伯宇·壮节滋培雨露深》 《金凤·九苞滋雨露》
关于雨露的词语
露头露脑 雨露 雨露之恩 露头露脸 雨露甘霖 霜雪雨露 风雨露雷 露露 露七露八 雨露均沾
关于雨露的反义词
冰霜 干旱 阳光
关于雨露的成语
不露锋铓 半吐半露 露头露脑 本相毕露 暴露无遗 白骨露野 露头露脸 雨露之恩 夏雨雨人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
关于雨露的近义词
佳酿 甘露 甘霖
关于雨露的单词
rain and dew
关于雨露的造句
1、清明节,寄哀思,存感激,懂珍惜。父母恩,朋友情,伴我生活一路前行!撒阳光,滴雨露,时刻开心无论雨晴!祝君健康又美丽,幸福快乐过一生!
2、自信,是一缕阳光照耀着我们茁壮成长;自信,是一泓清水冲刷我们心灵的尘埃;自信,是一阵春风让生命的春天生机盎然;自信,是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房扬起自信的风帆起航吧!
3、花儿欣欣向荣,忘不了春风的爱抚;小树菁菁成长,忘不了大地的哺乳;禾苗冉冉出土,忘不了甘美的雨露。老妈,我的成长,忘不了您的幸苦。母亲节快乐!
4、好雨知时节,问候落心田:雨滴声声报平安,雨水淅沥冲忧烦,雨丝细细捎思念,雨花朵朵落心弦,雨点圈圈圆心愿,雨露点点爱美满,雨雾层层事成功,雨水连连情相盼。雨水节气,祝你: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总之要幸福!
5、花儿靓丽绽放,忘不了春风的爱抚。草儿冉冉出土,忘不了甜美的雨露,我们顺利成长,忘不了老师的谆谆教诲。向敬爱的老师您问候一声:教师节快乐!
雨露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雨露yǔlù(1)雨和露,比喻恩惠、恩泽英rainanddew雨露[yǔlù]⒈雨和露,比喻恩惠、恩泽。英rainanddew;基础解释:(名)雨和露。比喻恩泽或育人的思想:~之恩|~润心田。
二、引证解释
⒈雨和露。亦偏指雨水。引《管子·度地》:“当秋三月,山川百泉涌,降雨下,山水出,海路距,雨露属。”《后汉书·马融传》:“今年五月以来,雨露时澍。”唐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暇日耕耘足,丰年雨露频。”老舍《四世同堂》六六:“他是温室里的花,见不得真的阳光与雨露。”⒉比喻恩泽。引唐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诗:“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明无名氏《鸣凤记·驿里相逢》:“蒙君惠患难周,春风雨露沾枯朽。”清李渔《意中缘·会真》:“年来搅扰,未结姻亲,雨露先叨。”⒊谓沐浴恩泽。引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选婿窗》:“李林甫有女六人,各有姿色,雨露之家,求之不允。”
三、网络解释
雨露(吉林省民间故事杂志社主办杂志期刊)《雨露》是一本由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吉林省民间故事杂志社出版的综合文化类文摘期刊。释义:1、雨和露。2.比喻恩泽。3.谓沐浴恩泽。综合释义:雨和露。亦偏指雨水。《管子·度地》:“当秋三月,山川百泉涌,降雨下,山水出,海路距,雨露属。”《后汉书·马融传》:“今年五月以来,雨露时澍。”唐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暇日耕耘足,丰年雨露频。”老舍《四世同堂》六六:“他是温室里的花,见不得真的阳光与雨露。”比喻恩泽。唐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诗:“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明无名氏《鸣凤记·驿里相逢》:“蒙君惠患难周,春风雨露沾枯朽。”清李渔《意中缘·会真》:“年来搅扰,未结姻亲,雨露先叨。”谓沐浴恩泽。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选婿窗》:“李林甫有女六人,各有姿色,雨露之家,求之不允。”汉语大词典:(1).雨和露。亦偏指雨水。《管子·度地》:“当秋三月,山川百泉涌,降雨下,山水出,海路距,雨露属。”《后汉书·马融传》:“今年五月以来,雨露时澍。”唐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暇日耕耘足,丰年雨露频。”老舍《四世同堂》六六:“他是温室里的花,见不得真的阳光与雨露。”(2).比喻恩泽。唐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诗:“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明无名氏《鸣凤记·驿里相逢》:“蒙君惠患难周,春风雨露沾枯朽。”清李渔《意中缘·会真》:“年来搅扰,未结姻亲,雨露先叨。”(3).谓沐浴恩泽。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选婿窗》:“李林甫有女六人,各有姿色,雨露之家,求之不允。”国语辞典:雨水和露水。雨露[yǔlù]⒈雨水和露水。引《礼记·祭义》:「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如将见之。」《管子·七臣七主》:「夫凶岁雷旱,非无雨露也。」⒉比喻恩泽。引唐·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诗:「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宋·谢枋得〈上丞相刘忠斋书〉:「其与太平草木,同沾圣朝之雨露。」英语rainanddew,(fig.)favor,grace辞典修订版:雨水和露水。《礼记.祭义》:「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如将见之。」《管子.七臣七主》:「夫凶岁雷旱,非无雨露也。」比喻恩泽。唐.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诗:「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宋.谢枋得〈上丞相刘忠斋书〉:「其与太平草木,同沾圣朝之雨露。」辞典简编版:雨水和露水。 【造句】草地上的雨露,在朝阳照射下显得晶莹剔透。比喻恩泽。 【造句】雨露均沾其他释义:雨水和露水。因能滋长百物,故比喻恩情:虚负雨露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