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顶的词语解释是:1.指头顶。2.顶端。颠顶[diāndǐng]⒈指头顶。⒉顶端。基础解释:指头顶。顶端。
颠顶的词语解释是:1.指头顶。2.顶端。颠顶[diāndǐng]⒈指头顶。⒉顶端。基础解释:指头顶。顶端。 注音是:ㄉ一ㄢㄉ一ㄥˇ。 繁体是:顛頂。 结构是:颠(左右结构)顶(左右结构)。 拼音是:diān dǐng。
关于颠顶的词语
脱帽露顶 乌云压顶 犀顶龟文 磨踵灭顶 挨三顶五 顶名替身 顶名冒姓 摩顶至足 顶头风 片云遮顶
颠顶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指头顶。引清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二:“谓之脉者,如人身之有十二脉,发於趾端,达於颠顶,藏於肌肉之中。”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争以财赂布帛贮岳庙复板上,板距地数十丈。其道以神像为梯,履神之身手肩臂以及头目颠顶而上。”⒉顶端。引宋王安石《晨兴望南山》诗:“草树露颠顶,樛枝空復繁。”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耿十八》:“登数十级,始至颠顶。”
二、网络解释
颠顶颠顶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iāndǐng,是指头顶。综合释义:指头顶。清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二:“谓之脉者,如人身之有十二脉,发於趾端,达於颠顶,藏於肌肉之中。”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争以财赂布帛贮岳庙复板上,板距地数十丈。其道以神像为梯,履神之身手肩臂以及头目颠顶而上。”顶端。宋王安石《晨兴望南山》诗:“草树露颠顶,樛枝空復繁。”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耿十八》:“登数十级,始至颠顶。”汉语大词典:(1).指头顶。清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二:“谓之脉者,如人身之有十二脉,发于趾端,达于颠顶,藏于肌肉之中。”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争以财赂布帛贮岳庙复板上,板距地数十丈。其道以神像为梯,履神之身手肩臂以及头目颠顶而上。”(2).顶端。宋王安石《晨兴望南山》诗:“草树露颠顶,樛枝空复繁。”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耿十八》:“登数十级,始至颠顶。”
关于颠顶的成语
圆顶方趾 脱帽露顶 挨三顶五 顶名替身 顶名冒姓 顶头风 顶门壮户 摩顶至足 颠颠倒倒 片云遮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