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校园礼文化建设论文

校园礼文化建设论文

来源:世旅网
校园礼文化建设论文

摘要:我校的礼文化教育活动逐渐规范化、常态化,学生参与礼文化实践活动的热情高涨,文明意识在不断增强,礼仪习惯得到了长远地熏陶和培养。同时有礼教育得到了广大家长的理解、支持,家长普遍都说孩子懂事了。可以这么说,我校的礼文化教育已经通过小手牵大手,从学校走向家庭、走向社会,形成了一股教育合力,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学校“礼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礼的功能在于:经国家,定社稷,治国安邦;修其身,养其性,教化民众;强家国,睦四邻,协和万邦;礼宜乐和,文明华夏,以成天下。正是看中礼的这些功能,我校把“知书识礼”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心,它逐渐成为全面育人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理念。它是由学校多年积累的长期的过程,并非能一蹴而就。它是一种方向的引领,对师生有着“精神引领”的作用。总之,校园文化是一种环境、一种氛围,还是一种精神。

几年来,我校着眼于长远,立足于实际,起始于细微,依托我校悠久的百年文化底蕴,运筹谋划,精心组织,发展优势,追求卓越,已经初步显现了我校礼文化的品牌特色。

一、礼文化是新时期德育教育的重要支点。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礼是一切道德的根源,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人们最高尚的行为就是礼,这是人的行为规范和做人的准则。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核心。孔子说:“非礼勿视、非

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五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礼强烈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言论和行动。“重礼仪、守礼法、行礼教、讲礼信、遵礼义”早已成为民众的一种自觉意识,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

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角度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些核心内容,就不难发现,礼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我们基础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抓手。从小教育培养孩子具有爱心,懂得关心爱护父母,关心爱护他人,长大才能关心爱护祖国,关心爱护周围的一切。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有着优越的生活环境,由于祖辈、父辈们过多的宠爱和袒护,致使他们从小就成为家庭“小皇帝”,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自私自利、娇生惯养、厌恶劳动,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也较为突出。所以,从小培养孩子文明懂礼的美德,对于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促进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意义和作用非同寻常的。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让学生明理。

我校教育观念崇尚“以礼治教”,几年来,我们围绕“做人从‘礼’起步,做事以‘礼’为先”的教育宗旨,对礼仪教育中的精华部分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礼文化建设的总方向。为扎实有效地开展有礼教育,学校专门成立了礼文化教育领导小组,并积极开展“做文明有礼的附校人”系列活动,有礼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有礼教育落到实处,使“知书识礼”之理深入学生之心,我们首

先从课堂教学入手,把“礼文化”的教育纳入学校活动课程。每科目每周或隔周都要开展有关礼文化的主题活动课,利用自身学科特点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课程,从而逐步使小学生认识到学习实践“礼”文化的重要意义,调动学生开展有礼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自觉性,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并使“知书识礼”内化为学生的良好品格,从而推进校园礼文化的实践建设。

三、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为学生创造更多礼文化的氛围。 1、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学校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窗、广播、多媒体等途径进行广泛宣传教育,有效地增强了“做文明有礼的附校人”的良好氛围。

2、以“礼文化”相制定的月主题为抓手,开展了内容丰富的礼文化主题实践活动。

在本学期的德育工作中,将全面实施一系列德育活动课程,使得全校教师真正做到全员育人的目标,继续以养成教育为主线,培养学生做文明有礼的附校人为重点,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具体安排如下:

(1).三月识礼——爱与奉献在梦想中起航:帮助学生形成对社会生活的基本认识,使他们初步形成爱班级、爱校园、爱亲人、爱家乡、爱祖国,同时在热爱的基础上甘于奉献自己的力量的思想感情。(践行“孝敬教育”)

(2).四月懂礼——知书识礼夯实梦想的力量;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促进他们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尊师长、

护环境等良好的文明礼仪,逐步形成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五月明礼——良好习惯与梦想一起成长;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践行“诚信教育”)

(4).六月执礼——传统文化让梦想传承经典;通过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而组织的活动锻炼,使他们更加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并有传承文明的梦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践行“友善教育”)

四、以多元评价激励学生,促学生有礼习惯养成。

学校在“多元智能”的理论指引下,积极探索以“全员参与、多项选择、学生展示、多元评价、家校联手”为基本内容的评价模式,让孩子的文明道德在多元评价中尽情绽放。

1.开展班级层面的有礼教育活动评价。班主任老师利用礼文化主题活动课上的情况进行反馈,组织学生讨论,做好相关记录,每月组织评选一次“礼仪小标兵”等。

2.开展学校层面的礼评价活动,如“文明之星”班级、“温馨教室”等评选活动。

3.对评选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学校组织开展相关的表彰活动,通过金声广播、校园网站和校园橱窗等宣传阵地对先进事迹进行宣传,也出版了相关的校刊,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励全体学生。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讨,我校的礼文化教育活动逐渐规范化、常态化,学生参与礼文化实践活动的热情高涨,文明意识在不断增强,

礼仪习惯得到了长远地熏陶和培养。同时有礼教育得到了广大家长的理解、支持,家长普遍都说孩子懂事了。可以这么说,我校的礼文化教育已经通过小手牵大手,从学校走向家庭、走向社会,形成了一股教育合力,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