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指标分析

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指标分析

来源:世旅网


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指标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近几年来建筑行业生产总值在国民生产总值占比稳定在 6.6%左右。虽然我国的建筑行业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是还普遍停留在粗放式发展阶段,存在着污染严重、耗能高、建设周期长、生产效率低以及标准化程度低等多种问题。装配式建筑在近些年来逐渐快速发展起来。与传统建筑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生产方式更加节能、环保、施工周期短且资源利用率高,符合国家大力倡导的绿色建筑理念。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筑施工安全问题也日益显著,特别是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由于目前设备及技术的不成熟,有相关经验的施工人员较为匮乏,进一步增加了施工安全的不确定性,因此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进行评价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中从人员因素、工艺设备及技术因素、安全管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四个方面建立了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为后续的施工安全提供借鉴。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指标;

1. 引言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是还普遍停留在粗放式发展阶段,存在着污染严重、耗能高、建设周期长、生产效率低以及标准化程度低等多种问题。随着国民物质精神文明追求的不断提高,民众对于建筑功能需求也不断提高。绿色、宜居、舒适等逐渐成为了民众对建筑的普遍需求。此外,面对日益严峻的自然和资源危机,我国急需改变传统的粗放式的施工模式,充分地保护资源和环境,尽可能地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基于以上背景,装配式建筑在近些年来逐渐快速发展起来。装配式建筑是以工厂预制的构件为基础,在现场经过装配、连接并结合部分现浇而性成的建筑。与传统建筑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生产方式更加节能、环保、施工周期短且资源利用率高,符合国家大力倡导的绿

色建筑理念。

尽管近些年来政府在大力提倡装配式建筑发展,不得不指出的是,其仍然处于推广阶段,很多工艺和技术仍不成熟。此外,建筑行业一直为事故高发行业,我国建筑行业施工人员大多数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没有受过专业的教育培训。另一方面,当前建筑行业竞争激烈,很多小型施工企业注重生产成本和施工进度,往往会忽略相关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导致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目前对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的研究还不完善,建立全面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施工安全进行评价对于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某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独立性

指标体系中的指标需要相互独立,避免出现交叉重复现象,降低指标间的冗余程度。虽然指标之间不可避免地会相互影响,但是应尽可能降低此类影响,从而能够更好地区分各个指标对整体目标的影响,提高整个指标体系的可靠性。

(2) 实用性

每一个研究对象都具有其相应的特质,在构建指标体系时需要充分考虑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尽可能地选取那些能够反映问题本质的指标。此外,所建立的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需要易于操作,需具有清晰的定义及评估标准,只有这样所建立的指标体系才能够被应用于实践活动中,才能够实现其价值。

(3) 全面性

在对所研究问题进行充分调研后,所建立的指标体系需要全面反映研究问题的各个方面,建立全面性的指标体系。

(4) 有效性

在建立指标体系时,需要充分考虑各个指标获取的难易程度,应该适当减少那些难以获得数据的指标,从而使建立的指标体系更加有效。

(5) 客观性

在构建指标体系时,需要遵循客观性原则。围绕装配式建筑施工问题,需要进行充分调研、查阅文献以及实地走访,尽可能多与相关人员包括专家和施工人员等进行交流,结合多人的观点,围绕问题本质进行分析。所选取的指标、数据处理方式都需要遵循科学性原则,从而使得到的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合理。

1. 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3.1人员素质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及管理人员对施工安全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人员的综合素质主要通过其行为能力、责任意识及文化素质等方面反映出来。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们人口素质明显提升,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建筑行业施工人员素质整体偏低,主要体现在安全责任意识较差、教育培训不足、文化素质层次不齐。在人员素质类别中,我们主要考虑从业人员职业技术水平、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水平、从业人员资质、从业人员安全

责任意识和从业人员忠诚度五个指标。

3.2工艺设备及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会直接影响着施工安全。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除了传统施工常用的机械外,还包含有一些大型的预制构件和支撑设备。该因素层主要包含设备维护及保养、安全防护设施、设备使用年限和构件与节点安装技术成熟程度四个指标。

1)设备维护和保养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机械设备的频繁使用,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损伤。尤其是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来说,在工厂预制的构件质量和体积较大,在运输安装过程中对机械设备的磨损较大,因此需要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及保养,以确保机械设备能够安全运行。

2)安全防护措施

相比于传统的建筑施工来说,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临边作业量减少,因此发生模板或脚手架坠落的风险较小,但是吊装作业较多,因此仍然需要警惕高空坠物的风险,在进入施工场地内,必须要佩戴安全帽等防护用品。同时在施工场地内需设置用电防护用品以及周边围挡,以保障施工安全。

3)设备使用年限

设备使用年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对于较新的机械设备,

其安全性能一般较高。对于一些老旧的设备,其安全性能较低。

4)构件与节点安装技术成熟程度

在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构件的安装和锚固对整个建筑的安全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若预制构件连接不牢固,极易引起构件坠落,造成安全事故。成熟的构件与节点安装技术无疑会大大保障施工安全。

3.3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主要是指建立相应的安全组织管理机构,制定一系列安全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制度执行。安全管理是保障施工安全的核心。其主要包括五个指标,分别为装配式建筑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预防及整改措施执行情况、安全标志设置和安全监督检查。

3.4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很少会直接对施工安全造成影响,但是不可避免地对处于环境中的人和机械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间接地引起安全事故。在环境因素中我们主要考虑作业环境、自然环境和构件运输环境三类。

1)作业环境

与传统的建筑施工相比,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粉尘较少,但是仍需注意作业环境中的其他因素例如施工振动和噪音对机械和施工人员的影响。

2)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主要是指施工场地内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恶劣的自然环境如台风等极端天气。恶劣的环境会对施工机械例如塔吊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3)构件运输环境

构件的运输环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时从预制工厂到施工场地。另一类时在施工场地内的运输。本文中只考虑后者。在施工场地内运输及吊装构件时要避免人为或者机械引起的安全事故。

1. 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筑施工安全问题也日益显著,特别是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由于目前设备及技术的不成熟,有相关经验的施工人员较为匮乏,进一步增加了施工安全的不确定性,因此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进行评价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中从人员因素、工艺设备及技术因素、安全管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四个方面建立了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为后续的施工安全评价具体分析奠定了基础,对今后的施工安全管理与发展具有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岑岩,刘美霞.装配式建筑经济政策评估与建议[J].住宅产业, 2016, 9: 24-33.

2. 39-43.

齐宝库,朱娅,马博,等.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分析方法研究[J].施工技术, 2016, 4:

3. 2018.

王威.基于安全视角下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影响因素评价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

作者:范建辉,身份证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