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业务考试题(答案)

业务考试题(答案)

来源:世旅网
二九O农场学校中小学教师《新课程与教

师素质发展》培训统一考试题

一、填空

1、教师这个角色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作为人的教师”和“作为教师的人”的(统一体)P1

2、教师的爱是以对学生的(尊重和信赖 )为前提的。P46 3、教育究其实质是一种生命与(生命)的相互对接与交融。 4、教师具有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具体表现为一个完善合理的素质结构:高尚优良的人格、不断完善的(知识)结构和不断完善的能力结构。P77

5、今后信息技术教育的主流教学方式是(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P121

6、教师发展规划的第一步是(自我认识 )。P139

7、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靠师生双方共同努力,而教师起着(主导)作用。P155

8、教师个体在无能力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时,应求助于专家进行心理(诊断 )、心理咨询、心理治疗。P194

9、教师自主发展有三条可行性路径:反思、合作、(共生)。P228

10、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之间要有某种桥梁,这桥梁就是(教学本身)。P239

二、选择

1、下列诸项中不属于教师职业特点的一项是( D )。 A、艺术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速效性 2、教师工作的核心是( A )。

A、教书育人 B、广博学习 C、教育科研 D、精心备课 3、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 C )。 A、方法 B、途径 C、本质 D、形式

4、有德之人,在无人监督时,总是非常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之事,这叫做( C )。A、慎微 B、慎重 C、慎独诚实

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这句话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 )。A、孔子 B、孟子 C、荀子老子

6、我国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颁布于(B)。 A、1995 B、1997 C、1999 D、2001

7、影响教师教育教学活动成效的最直接因素是(A)。 A、语言表达能力 B、非语言表达能力 C、教育技术运用能力 D、管理学生能力 8、校园文化属于哪一类课程资源(C )。 D、D、

A、素材性资源 B、条件性资源 C、隐性资源 D、显性资源

9、在心理咨询中,咨询者和来访者之间是一种( B )关系。 A、医患 B、伙伴 C、师生 D、主从

10、在教学反思过程的诸阶段中,反思最集中地体现在(B)。P234

A、具体经验阶段 B、观察分析阶段 C、重新概括阶段 D、积极验证阶段

四、简答题

1、“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1)教师专业化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2)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教育内容和措施;

(3)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4)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本质上强调的成长和发展的一个过程。

2、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什么教师要有多元学科知识结构?P88 答:多学科知识融合是教师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完美体现。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的综合性,一位合格的

教师至少应具备二门学科课程和知识结构,尤其是应形成重建知识结构的意识。新课程内容的社会化,要求每一位教师有多元学科知识结构。

3、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强化哪些能力?P116-121 答:一、强化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二、立足于新型人际关系,发展教师的交往与合作能力。 三、拓展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和整合能力。 四、发展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技能。 4、教师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有什么意义? P150-151

答:1.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教师身心的健康。2.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增加了教师之间互帮互学的机会。3.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促进教与学的活动。4.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学校组织效能的发挥。

5、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答:1.热爱教师职业,认同自己的教师职业角色。2.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正确的自我意识。3.坚韧与自制.4.有效调节不良情绪。5.好学与创新。

6、教师的人际关系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P150

答:教师的人际关系主要指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管理人员的关系。

7、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36-40有哪些主要内容?P41

答:基本特征1.从内容上看,教师职业道德比一般职业道德更具有全面性、先进性。2.从影响空间看,教师职业道德比一般职业道德更具广泛性。3.从影响深度和时间上看,教师职业道德比一般职业道德更具深远性。4.从道德行为和结果看,教师职业道德不产生直接的功利效益。5.从行为条件看,教师职业道德对劳动者心理品质有更高的要求。主要内容1.是教师对待教育教学工作的道德素质;2.是教师对待同事应具有的道德素质;3.是教师对待学生应具有的道德素质;4.是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待自身应具有的道德素质。

五、论述题

1、请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谈谈新课程对教师素质发展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答:当前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将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面对新课程,教师将一切从“新”开始:重新理解教育,重新理解课程,重新认识学生,重新设计教学。

1.关注专业化理论发展。在新课程条件下,教师不再是一个成熟的个体,而是一个有待发展的个体。

2.关注教师的情意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发展。教师的情感人格特点越丰富,对教育教学的激励作用越大。师生关系是教育中的基本关系之一,其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的现实绩效。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正有支配作用向引导学生学习的指导作用方向转变,师生关系成为平等的、民主的、伙伴的关系。

3.关注教师的人文知识素养和多元知识结构的发展。教师要加强人文知识修养,以胜任新课程培养“个性化新人”的需要。适应综合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要具有跨学科的知识结构。

4.关注教师专业技能和研究能力的发展。在新课程中,教师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执行者,而是一个主动的引导者、研究者和创造者。

5.关注教师心理素质的发展。适应新课程的教学和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需要,教师还必须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6.关注教师学习意识的提高和自主发展能力的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的终身学习。为适应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要求,教师必须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2、结合实际说明教师能力培养与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方式。 答:1.各种形式的培训、交流与研讨 2.多渠道获取信息 3.行动研究

4.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

3、新课程对教师素质的发展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请你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一谈认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