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分析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分析

来源:世旅网
健康导报.医学版2015年第1期20卷 临床研究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分析 张继福 (云南省文山州人民医院普外科663000) 【中图分类号】R65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32-5281(201 5)1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腹腔镜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 0月一2 01 4年1 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 0例结肠癌患者, 根据采用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30例,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 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术后下床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降低,P<O.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相比,具有手术 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的大力推广,以及对术式和效果的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在胃肠道肿瘤中,结肠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全世界每年的结肠癌发病 使用¥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f%)表示,采用卡 人数约有1000万,占所有恶性肿瘤发病人数的20%左右,是最为常见的恶性 方检验;计摄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永,采用t检验。P=O.05作为差异 肿瘤之一。有研究报道,结肠癌的好发部位是乙状结肠与直肠的交界处、直肠 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段,发病年龄范围为40~50岁,发病率的男女性别比大约为2:till。虽然传 2结果 统的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可以有效地切除肿瘤组织,但是,开腹手术本身给患者 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rain)、出院时间(d)、术后肛门排气时间(h)、 腹部带来巨大的组织刨伤,而且开腹手术的术后并发症也比较多,严重影响了 术后下床时间(d)、术巾出血量(m1)分另0为78.26±15.25、5.16±1.96、20.22 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和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 ±2.45、16.34±2.56、69.24±12.56;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rain)、出院时 辅助的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已经在临床中广泛应用f21。本文选取了2010年lO月 间(d)、术后肛门排气时间(h)、术后下床时间(d)、术中出ml量(m1)分别 2014年l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结肠癌患者,I临床观察和对比腹腔镜下有 为118.26±16.23、8.26±4.56、38.22±4.45、30.34±3.56、119.25±14.12;腹 ~半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相比,各项时间明娃缩短、出血量明 减少,经检验 P<O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研究对象是2010年lO月一2014年1O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o例结肠癌患者,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难点,是结肠系膜血管根部的处理和淋巴结 经过临床症状、肠镜检查以及手术病理等榆查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被确诊为 的清扫。可以通过腹腔镜小切口直视,对系膜 管根部进行处理、对淋巴结进 结肠癌,根据采用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采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行清扫以及进行肠切除吻合,可以明显降低手术难度,同时手术安全性和成功 的患者称为腹腔镜组,共30例,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l2例,年龄 率也有最著提高 。与传统的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相比,腹腔镜下右半结肠 区间为34—78岁,平均年龄(64.8±13.6)岁。术后肿瘤TNIV1分期:I期患者l2 癌根治术完全符合肿瘤的根治性切除原则,施术者通过腹腔镜,可以获得清晰 例.Ⅱ期患者11例,In期患者7例。采用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称为 的手术视野,有利于对组织进行锐性分离以及对血管神经进行有效保护『5】。另 开腹组,共30例,其 }1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l例,年龄区间为32 79 一方面,腹腔镜手术对腹腔破坏比较小,而且,在清扫淋巴结界限和范嗣时视 岁.平均年龄(65.3-1-t5 4)岁。术后肿瘤TNM分期:I期患者11例,Ⅱ期患者 野更加清晰。通过腹腔镜对癌变组织和周围器官的位置、大小的探查后,根据 10例,m期患者9例 经过匹配,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在年龄、性别、肿瘤分 患者情况和实际需要,对网膜和肠管进行切除.然后游离网膜、系膜和结肠侧 期等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腹膜,并且确认游离界限【6J。术中可以使用纱布条对肠管切缘进行结扎,有利 于肠管的提位和暴露,在腹腔镜视野中分辨各组织和器官位置,并注意重点保 所有结肠癌患者手术之前都应当进行相关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依 护。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根据手术进度、手术难度、有无副损 据检查结果制定手术方案,提前安排患者做好肠道准备。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和 伤等情况,确认是否需要改变手术方式,中转为开腹手术【7】。本研究30例行 需要,给予静脉复合麻醉和气管内插管,手术过程应当严格遵循元瘤准则。对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均未发生中转开腹情况,而且,根据实验 于腹腔镜组患者,嘱咐其保持仰卧体位,使头高脚低呈30度倾斜,将气腹压 结皋比较。手术时间、出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都明显缩 维持在1.35—1.75kPa,气腹建立后,将手术台左倾30度。在腹部脐孔下缘正 短,术中出m摄也明显减少,手术取得良好效果。 中皮肤作一切口,探伸人10.OmmTroear,当做A点观察 L;在腹部脐孔下5era, 4结论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有半结肠癌根治术相比,具 中央位置向左偏6.0—12 Omm,当做B点主操作孔。中央位置向右偏5.Omm处 作一切口,当做c点辅助操作孔。在腹部脐孔上缘正中线向上5.Omm处作一 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的大 切口,当做D点辅助操作孔。将30度腹腔镜头从A点观察孔伸入,对腹腔进 力推广,以及对术式和效果的进一步探究。 行探查,对癌变组织和周围器官组织的位置、大小等进行确认,使用钛夹对各 【参考文献J 1】陈世满,涂小煌.结肠癌手术切除的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研究进展.中华 个组织进行标记。然后,按照从下向上、从内向外的顺序,按照肠系膜上血管 【临床医师杂志,201 2,6(1 3):24 3-245. 的投影位置,将肠系膜前叶部分切开。充分暴露肠系膜血管,将右血管、回结 2]刘奕武,沈雄飞,程勇.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研究进展.中国全科医 肠血管、结肠中血管等依次分离,并且对根部脂肪组织和淋巴结进行清理,保 【证视野的清晰。然后,使用双重钛夹,将右半结肠系膜向后方分离,将右半结 学,2 01 2,i 5(5):585-587. 肠系膜后叶向右上方分离,绕过十二指肠和胰头,放置在横结肠和升结肠的后 方。将胃结肠韧带切断,然后沿髂窝向上支结肠肝曲方向,将后腹膜切开。从 腹后壁方向,游离出结肠肝曲和升结肠。手术过程中,应当注意保护下腹部器 官组,通常情况下,将D点扩大到5.0era左右,做正中线切口,将右半结肠提 出体外并切除。最后。将回肠一横结肠端侧进行吻合。对腹腔进行冲洗,并且 放置引流管,逐层关闭腹膜,对切Izl进行,手术完成[3]。对于开腹组,进行开 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1.3观察指标手术和术后指标 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和术后情况,并认真记录他们的术中出血量、手 术时间、肠道排气时间等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一[3】赵丽瑛,王亚楠,余江,等.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对比开腹手术的安全性 和长期生存分析.中华外科杂志,2 O1 3,51(4):31 4-31 9. 【4】许崇良,申玉芳,安可湘等.腹腔镜辅助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的对比研 究.腹腔镜外科杂志,2014,1 6(1 2):91 9-921. I5]孙小华,唐岩.腹腔镜手助与辅助技术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 比较.中国基层医药,2O1 3,20(1 2):1 875—1 876. [6]冯兴旺,陈勇,文字,等.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57例I}缶床分析.中 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l,l3(5):34 5—348. [7]王育生,郭献庭,许俊峰,等.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腹 腔镜外科杂志,2O10,15(1):34—35. 张继福男1969云南本科普外副高云南省文山州人民医院普外科 36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