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影响临床护理带教的原因及防范

影响临床护理带教的原因及防范

来源:世旅网
◎ CHINESE呻MED C INEMODER D!STAr ̄CE 远DUCAT] ONOFC 育rN& 容中。在课时分配、教师配备、教室调配等方面统筹管 理、灵活安排,有利于学生系统、全面、准确的掌握救 护知识与技能。 第20124卷年第612月・期・总下第半1月88期刊 用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适当注重同学之间的互 相评价;在评价内容上,既要考虑知识技能的考核,又 要注重学生学习态度的考核。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 思想上不重视学习而仅仅关心学分的现象,保证教学效 果。 在急救知识技能的教学中,要改革教学方法,注重 直观教学和现场教学。首先给初学的大学生观看视听教 材,视听教材拥有图、文、声、像等多种媒体素材,信 息量大,能清晰演示有关急救操作,内容科学,操作规 范,形象生动,直观易学;在急救理论知识的教学中采 4加强与医疗机构合作。提升教育质量 没有开设医学专业的高等学校,例如财经类、外语 类、师范类、工科类、农科类和部分综合性大学等,要 注意加强与当地医院和医学高校的联系与合作,还可以 跟当地城市急救中心建立联系,邀请专家定期来校进行 讲座或开设选修课。有条件的话,征得相关部门同意, 可以在周末或者节假日,组织学生在自愿报名的基础 上,去参加医院急救见习,实际观摩院前现场急救情 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有效帮助大学生对急救知识内 容的认识和理解,有些内容可以采取结合临床实例或社 会重大事件进行必要的扩充,不仅大大提高大学生学习 的兴趣和急救认识,还可以促使他们学习更多的急救知 识与技能;急救技术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教学时注意结 合理论学习给大学生以实践操作练习机会,如现场心肺 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实践操作,促使学生 将学到的知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能将急救知识 与技能应用于急救实践当中。 景,亲身体验院前急救过程,从而提高大学生对急救重 要性的认识,巩固其所学的急救知识与技能。 通过加强高校之间、高校和医疗机构之间的联系与 合作,整合各方力量,互相补充,互相支持,充分发挥医 学院校丰富的教育资源,聘请专业师资开设急救培训课 程,还可以开设校际选修课程,允许非医学专业学生跨校 选修。并且,逐步实现大学之间、大学和医疗机构之间 3改革考核与评价体系,保证教学落到实处 考核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急 救知识技能这一课程或内容的教学目标重点是使非医科 大学生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技能,能在危急情况下进行 自救互救。因此,进行考核评价时,必须充分考虑这 一的资源共享,让非医科大学生不断提高急救意识,丰富 他们的急救知识,提高他们的急救技能。 特点。在评价标准上,要注重急救理论知识的科学性 总之,在大学生中普及急救知识技能既是一种健康 教育,也是一种素质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校 教育理念,无论对个人、对学校、对家庭还是对社会都 具有非常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本文编辑:杨杰本文校对:曹淑娟收稿日期:2014—02—19) 和急救技能的规范性,使大学生从生命高度去认识和学 习急救知识与技能;在评价方式上,要理论考试与现场 操作相结合,重点考查实际操作能力;在评价形式上, 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重点进行形成性评 价,突出考核学生的平时表现:在评价主体上,可以采 影响临床护理带教的原因及防范 梁春娥 孙展鹏 冯文旭 (1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神经内科,牡丹江157011;2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牡丹江医学院教务处,牡丹江157011) 摘要: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护生初次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必经过程,有效提高临床护理 带教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首先分析影响临床护理带教的原因,然后探讨其防范措施,进而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 关键词:临床护理带教;原因分析;防范措施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4.12.094 文章编号:1672.2779(2014)一12—0138—02 近几年,随着国内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学的兴起, 参考依据。 1 影响临床护理带教的原因 对中西医护理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临床护理实习 是护生将专业理论知识用于临床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并从实践中学会处理真实情景中的各种矛盾,是护生由 知识向能力转变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学校教育的继续 深化。为此,如何改善护理实习生的带教质量,提高护 理水平是当前临床护理带教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在 带教实践过程中极易影响护理带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 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以望对后期的护理带教工作提供 1.1社会环境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重医疗及轻护 理的传统观念,直接影响实习护生的思想。尤其护生在 面对社会及舆论的压力时,对于自身专业的选择及社会 现实发生了冲突,严重挫伤了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进 而导致部分实习生处于摇摆不定的局面中,甚至还有部 分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久而久之,将这种情绪带到临 床实习中,就出现懒散及消极态度。另一方面,我国的 第12卷第12期・总第188期 2014年6月・下半月刊 ◎呷 ,妫CINEMODER DISTANCE D远UCAT黝IONOFC意 教教师在实习护理手册上进行评论;在实习中期或末期 护理大多是中西医分开护理,并没有将两种有效结合起 来,使得在护理实践中往往偏重某一方,而不能够达到 中西医护理的最终目的。 1.2带教教师首先,临床中采用的带教方式仍是单一 的教学方式。实习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不能够灵活多 样地采用启发式教学,这样一来,实习护生的思维得不 到开发,制约了学生创造能力及个性的发挥。其次,带 教教师的时间及精力不足。伴随着我国各种业务技术的 不断发展,患病人数逐年在增加,加上在编护理人员有 限,患者对护理质量要求也在提高,这就增加了护理难 度,加大了原有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使得没有多余的 时间及精力放在实习护生上。最后,带教教师的综合素 质有待提高。从目前来看,大多数临床带教教师年龄偏 小,缺乏相应的中西医综合知识的积累,对于一些先进 的护理技术没有得到完全了解,甚至还有部分护理人员 的服务意识及工作态度存在问题,直接影响护生实习的 积极性 。 进行中西医护理相关操作的考核,进而巩固实习生的操 作技能。最后,坚持操作培训。每两周进行一次培训, 由护理部统一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中西 医基础护理知识及操作技能,由中西医专科护士进行讲 课,对科室的每一项操作进行培训,特点是具有科室特 色的中西医操作项目,实现每一位实习生能够正确掌握 的目的 。 2.2加强带教教师的综合素质一方面,严格规范带教 教师的资格准入。担任带教教师必须具备4年以上的护 龄,且思想开放,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表达能力及业务 能力都较强,能熟练掌握自己科室的护理操作,将其传 授给实习生。另一方面,加强全院护士的规范化培训, 分批培养具有特色的中西医专科护士,建立中西医知识 的培训手册,并按照要求完成中西医学的护理项目,并 鼓励护理人员在带教过程中继续学习,在实践中总结护 理经验;也可派遣护理人员出外进修或参加专科培训, 对护理专业知识进行巩固及更新,对新的护理动态能够 及时了解及掌握,最终为临床护理带教创造良好的师资 条件。 1.3实习护生首先,缺乏实习主动性及积极性。当前 很多护生属于独身子女,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相对较强,加 上年龄较小,家长娇生惯养,在家一般每做什么活,动手 能力极差,这就导致了在实习中往往缺乏主动性及积极 性,尤其与患者沟通时缺乏耐心及热情,极易产生懒散情 绪。其次,缺乏护理操作技术。由于患者对临床护理质量 的要求较高,很少让实护生在临床中实践,加上缺乏相应 的操作技术,使得越来越多的患者不信任实习生,失去了 较多的动手机会。最后,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较差。尽管 很多实习护生的理论知识能力较强,但是将理论知识运用 到实践中的能力往往较差,尤其当前先进的护理用品在临 床中得到广泛应用,护理操作方法也得到了改进,很多新 型护理项目让实习护生望而却步。 2防范措施 2.3健全中西医结合护理带教体系 可采取科教行政部 与护理业务部双管理的模式,由护理部派遣护士长主持 整体护理工作,并将护理任务落到各个科室。设立多个 护理教学小组,并从中选取组长,由组长对每一小组的 实习生进行管理,形成思想、业务及生活统一管理的模 式。各组的组成每一年进行一次评选,竞聘上岗,最终 由上岗人员对实习生工作进行指导及管理。 3结论 中西医护理是将中医护理与现代护理相结合的整体 护理,是多种学科的综合渗透,是临床护理学发展的必 然趋势。中西医临床护理带教作为临床实习的重要组成 2.1提供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教育首先,可制定不 同的教学计划。实习护生掌握的基础中西医护理知识不 同,对此,可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对其进行分层次教 学,可按照实习早期、中期及晚期三个阶段,完成本科 生的教学内容(如中西医整体护理病历、主讲内、外科 教学等),可让实习护生各自完成一份毕业论文,并跟 随护士长学习临床护理管理。其次,做好实习评价。对 实习生的临床护理理论及定向操作进行严格考核,由带 部分,对培养综合的护理人才具有促进作用,为此,应 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提高临床护 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吴菁,叶淑金.护理带教中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实用 护理杂志,2010,26(3):56-57. [2]胡惠霞.护理带教中缺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江西医药,2010,45 (6):615—617. (本文编辑:苏玲本文校对:夏旭收稿日期:2014-02—10) (上接第136页)对于各种慢性的治疗具有卓越的疗 效。中医分型将各类疾病细分,有益于临床对症下药。 中,应注意发挥传统中医药治疗的优势,改善慢性盆腔 炎患者的预后情况,提升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i]常文明.针灸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本文中将慢性盆腔炎分为湿热瘀结证、气滞血瘀证、寒 湿凝滞证以及气虚血瘀证等四类,并依据患者病情对症 下药进行保留灌肠,结合中药塌渍取得了良好的临床 效果(94.12%),明显优于针灸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 (85.00%),均明显优于常规西医的治疗效果 。 [2]邱波,魏志立.中药保留灌肠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J].四川I中 医,2001,19(03):51.52. 综上所述,中医分型论治加保留灌肠结合中药塌渍 综合疗法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手段。在临床治疗 (本文编辑:杨杰本文校对:杨杰收稿日期:2014—02—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