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卷 第5期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01.12 NO.5 2013年10月 JOURNAL OF HUAIBEI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0ct.2013 自然类纪录片叙事方式的运用 ——以雅克・贝汉的作品为例 练雪芹 (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江苏苏州 215123) 摘要:纪录片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一直以来是很多创作者探究的领域,自然类纪录片尤甚。雅克・贝汉的“天地人” 三部曲及《海洋》作为其中的杰出代表,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文章以雅克・贝汉的作品为研究对象,从以情节取 胜和以情感动人两个方面来探讨自然类纪录片独特的叙事方式。 关键词:自然类纪录片;叙事方式;雅克・贝汉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275(2013)05—0071—02 关于纪录片的定义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只有在现场亲 仿佛昭示了一天的开始。听到呼唤的小鸟开始出门寻找, 身拍摄的作品才是纪录片,也有人认为专题片也是纪录片 我以为她是去寻找是什么打破了这清晨的宁静,白雪皑皑 的一种,在这里不进行赘述。笔者比较认同的是这样一个 的冬天,只见她蹦蹦哒哒地出门了。东边儿瞅瞅,西边儿 对纪录片的定义:“创作者根据自己对生活与自然所持有 嗅嗅,时不时还和其他动物例如奶牛打个招呼。当我为她 的认识和理解,以记录真实为前提基础,以现场拍摄为主 的自由和欢乐而开心时听到了雏鸟的叫声,喔!这是他的 要手段,对社会和自然中实际存在着的人、事物及其可能 孩子,清晨的露珠叫醒了她,同时也叫醒了她嗷嗷待哺的 表达出的思想文化内涵努力进行较为客观、自然的记录和 幼雏!她是在寻找,可是并不是我想的她在寻找清晨的第 较为真切、艺术的再现的一种影视片。”『1]1 关于纪录片 一滴露珠,她寻找的是她孩子的食物。只是,这一切都是 的分类也有很多种,就其属性而言,可分为自然和人文两 那么美好。在人类社会可以定义为为了生计而不得不奔 大类。本文主要以雅克・贝汉的代表作为例,探究自然类 波劳累的时候,也许会抱怨,甚至会吵架,可是在自然面 纪录片的叙事方式。 前,这一切都是可笑的。因为有了亲情,生活才充满滋味。 所谓叙事方式,是指如何来讲一个故事。“自然类纪 即使在第一缕曙光照耀大地之时就要出去觅食,但,当看 录片就是人类对客观自然进行主观描述的产物”[2 。 到巢中的幼雏张开嘴嗷嗷待哺的时候那种满足感与幸福 一、以情节取胜 感却油然而生。 “情节,即事件的安排。”这是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的 另外还有一个片段就是一只大雁的脚被线缠住了,小 观点。以情节取胜,即画面语言的故事化。纪录片强调真 男孩解救了他,然后大雁就离去了。故事到这里好像会有 实性、客观性,要求素材的原始和客观。但不同的是,不同 点让人唏嘘,然而多年之后,我们好像却似曾相识。从这 的人使用不同的画面语言表现出来所产生的效果是不一 个片段中我们似乎能够看到灰雁性格中的感恩之心,当我 样的。在《海洋》中,导演通过设计出海豹妈妈为了让孩子 像第一次奔向你的时候,你还记得曾经的我。 学会长大下水而在旁边不停地鼓励,在让人忍俊不禁的同 2.角色关系 时也让人意识到其实动物的世界和人类的世界是一样的, 每个情节的出现都有它的使命和意义。角色之间组 父母对孩子的爱只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体现而已。 成一个关系网,角色在关系网中通过不断发生的事件和冲 1.刻画性格 突推动情节进展。这中间就包括最为重要的悬念的设置 雅克・贝汉将这些生物作为一个“主动型的角色”l_3],他 和冲突的表现。冲突是一门考究的艺术,比如冲突的爆发 们拥有自己独特的情感、策略和智慧,某种程度上,雅克・贝 要有铺垫、积聚,还要环环相扣,冲突戏不能只是一堆粗暴 汉通过镜头刻画出了这些生物的“性格”。拟人化的手法、情 场面的简单叠加,悬念有时就是为延迟冲突而服务的。[3 节化的故事等,这些都让自然类纪录片充满吸引力。 在自然纪录片中,创作者在讲述故事编排结构的时 在《迁徙的鸟》的开场,清晨的第一滴露珠掉落下来, 候,以自然界中的事物为主体,而人类大多作为一个陪体 收稿日期:2013-05—03 基金项目:本文系苏州大学2011年第十四批课外学术基金校级一般项目“自然类题材纪录片中叙事手法的运用”(编号:KY2012208B) 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练雪芹(1993一),女,江苏东台人,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2010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 ・ 71 ・ 练雪芹/自然类纪录片叙事方式的运用——以雅克・贝汉的作品为例 或是衬托的身份出现。其实这是将我们原本现实生活中 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翻转,通过这样的翻转,让受众更 好地去领会纪录片中所表达的内容和情绪。在《海洋》中, 片子主要讲述的是海洋中生物的故事,但是片中却有一个 小男孩不断地出现,借他的视角来观看海洋,从而将人和 海洋联系在一起。 斑头雁,阳光下的他们飞越在云层之上,似乎像一群 舞者在为了生命的真谛进行苦行,仿佛只有这种方式,只 有这种修行,这种长途的跋涉才能证明生命的意义。在这 种角色转换中,我们似乎也可以看到我们的生命其实也是 修行,每个人从生下来就开始了自己的生命之旅,有人选 择一生安定,淡淡地走过无数个春夏秋冬;也有人选择不 断地冒险,不断地攀登,生命在一个个挑战和挫折下走过。 我们不评断哪种生活更好,因为每一种生活都是一种修 行,于平淡之中追求生命的宁静是一种修行,于激烈之中 追求生命的热烈也是一种修行。 二、以情感动人 其实,不管是纪录片还是电影、电视剧,每一种成功的 艺术表现形式一定是情感充沛的,能够打动人、感动人的。 纪录片美学最核心的内容就是真实,而真实又可以分为 “外在真实——一内在真实——一哲理真实”_5 等不同的 层面。而内在真实所体现的就是情感美。要成为一部优 秀的自然纪录片,故事化的情节是必要的,但是情感更是 其灵丹妙药。在表现la然的过程中将人类的情感融人其 中,蕴涵丰富的人文情怀才是其深处的精髓。 “判断一部电视纪录片成熟的程度如何,就看是仅仅 展现生活的表象,还是将镜头已经深入到人物的情感世 界,人物的内心世界,人物的灵魂。,,[5174对于人文类纪录片 来说是这样,而对于la然类纪录片来说,则更需要注重传 达它们的内在“情感”,“以情动人”,从而和人类产生深深 的共鸣。 在雅克・贝汉的作品中,“以情动人”主要采用了三个 手法: 1.独特的拍摄方式 在对纪录片的拍摄中,有一部分人认为摄像机应该就 像墙上的苍蝇一样,不介入事件的发展,更不能表达19己 的情感。对于这样的论断,我赞成前一句话,而认为后一 句话有待商榷。以《迁徙的鸟》为例,雅克・贝汉曾说,在拍 摄过程中,他们与鸟生活了四年。在这样长时间的相处之 后,鸟儿已经习惯了他们的存在,对于他们这些闯入者没 有了一开始的戒备。《加勒比海盗》里面说杰克船长被扔 到海岛上是怎么获得生存的,其中的一个人对威廉说是因 为杰克在浅水区与那些浮游生物共同生活了几天让它们 习惯了他的存在,这样才成功逃脱的。虽然这是戏剧使 然,但是在拍摄时,让被拍摄者习惯摄像机的存在才能尽 可能地呈现出其最真实的面目。 但是,我认为,拍摄是有情感的。拍摄的角度,拍摄的 景别,甚至拍摄的时长都有其具体的隐喻意义。从拍摄的 具体镜头可以看出导演、摄像的内心和态度。在《迁徙的 ・ 72 ・ 鸟》中,大雁被线缠住了,画面中是一片无垠的天空下,一 只孤独的大雁正在奋力飞翔,这就将大雁的那种脱离队伍 的孤独与害怕表现出来,也表现出其努力想找到它的家族 及它的归属的心情。就跟一个落单的人一样,我们总需要 找到我们心中的归属感。在《微观世界》中,一切都被放大 了,原本平凡无常被忽略的事物都被放大了,池塘里的小 小昆虫不再被我们忽视,它的花纹、棱角等等都被呈现在 我们的视野之中 在微观世界中,当我们把自己缩小置身 于那样的情境之中,生活变得惊心动魄也充满惊艳。 2.恰到好处的音乐 音乐不仅反映了整个影片的节奏,同时也代表了影片 的情感。 在讲述一个故事时,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它的画面语言 的感染力,而音乐作为辅助成分,只有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地采用才有锦上添花的作用。《微观世界》中一开始的音 乐,有点神秘,有点空灵,不同凡响,从一开始就预示着接 下来你看到的将是与众不同的,是神秘而充满魅力的世 界。淡淡的音乐配合着清晨天空中的云彩,轻轻地,悠悠 地,一切都很宁静。露珠挂满了碧绿的叶子,忽然有一只 小青虫爬过去,给这个安静的清晨带来了生机,让你不禁 感叹大自然是如何将这静与动美丽地连接起来的。一滴 滴晶莹剔透的水珠在阳光下慢慢挥发的过程是那么安谧, 让人不忍打扰。 音乐不是最重要的,有的时候在一些纪录片中甚至是 没有的,但是当它出现时,必然对于故事的讲述和情感的 烘托起着独特的作用。 3.浸注入文精神的旁白 自然类纪录片不是为了单纯的猎奇,更不能只为了追 求感官刺激,它需要一种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就是一种关 怀,真诚地对人的关怀以及la然世界的关怀,任何一门艺 术都不能失去这个精神维度。而拍摄纪录片则应用艺术 的语言与感性的方式去发现。 真正优秀的纪录片中的解说词并不多,在雅克・贝汉 的作品中,创作者关注的多是画面的表现而并没有试图通 过解说词来让受众了解整部片子所要讲述的内容,例如 《微观世界》基本上没有解说词,而为数不多的解说词中所 蕴含的人文精神和哲理对整部片子有着画龙点睛之功能。 此外,解说词是以一种“平视”_6]的角度来讲述的,而 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来告诉受众,这是什么动物它经 历了什么,有什么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在《微观世界》的开 始有这样一段话:这是黎明时分,地球某处的一片草原,草 原下隐藏的是像星球般巨大的世界,茂草变成了森林…… 时间以不同的方式流逝,一小时像过了一天,一天像过了 一季,一季像过了一生。简单的话语告诉我们在这个星球 上还有事物是你完全陌生的,它简单,短暂却又永恒,因为 它的时间维度和你的是不一样的。一切话语都是多余,你 唯一要做的就是去倾听它们的声音,去欣赏它们的生活。 (下转第75页)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 验。同时,王达敏先生的《中国当代人道主义文学思潮史》 中世俗人道主义的理论提出和具体分析,为当代作家的创 作可提供一定的建议或激发创作的灵感,比如著名作家方 方是典型的人道主义作家,其作品是公认的体现人道主义 情怀的文本,在她的作品中充满着人性的觉醒和升华、灵 魂的拷问和救赎。王达敏先生曾对其作品做过非常到位 的人道主义阐释,近期方方发表的中篇小说《涂自强的个 人悲伤》,作家把笔触转向了当下社会的青年知识分子,刻 画了大学生毕业后面对苦难现实的窘迫和无奈,从底层人 参考文献: E13 王达敏.中国当代人道主义文学思潮史[M].上海:上 海人民出版社,2013. E2] 王达敏.余华论E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 汪杨.走出启蒙的迷雾:评王达敏先生的《余华论》 [J].学术界,2008(1). E4] 王达敏.论文学是文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 社,2008. 物身上发掘出高尚的人性精神,从世俗人性层面表现人道 主义精神,体现出作家对底层人物的爱与同情,这一新作 把世俗人道主义推向了新的境界,越来越多表现世俗人道 [5] 王达敏.理论与批评一体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 社,2011. E6] 戴厚英.人啊人!・后记[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 社,1980. 主义精神的作品将会源源不断的涌现。 整部《中国当代人道主义文学思潮史》对于中国当代 人道主义文学思潮的演变研究自成一体,可谓是中国第一 [71 颜敏.新时期文学的人道主义思潮综论EJ].江西师范 大学学报,2001(4). 本当代人道主义文学理论著作,它必当会为中国当代文学 研究提供新的范例,并当引领这个时代人文价值的潮流。 E8] 陈翠平.试论当代文学中的人道主义内容EJ].南都学 坛,2001(1). 同时我们相信,著者对人道主义精神所作的不懈追求和对 文学人道主义思想的探索也将不会止息。 责任编辑:张彩云 (上接第72页) 自然类纪录片是用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作为演员,人 类社会的符号和交流方式在这里是无法进行的。人也许无 的鸟》《帝企鹅日记》为例[J].中国电视,2009(7). E33 韩可.自然类纪录片的情节特征:以央视《绿色空间》暑期 特别节目《探秘自然》为例口].电影评价,2009(22). 法清晰地看到自己,但可以借助自然反观自己。当我们把 我们最纯净的情感浸注在自然上的时候,当我们用一颗虔 E4] 胡智锋.论电视纪录美学[J].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3(1). 诚的心去讲述自然的故事的时候,自然也就拥有了力量,同 时也成就了我们。 参考文献: E5] 高鑫.电视纪实作品创作E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 版社,2000. E61 汪向阳.纪录片创作的平静、平视与平实EJ].视听纵 横,2OlO(6). Ell 倪祥保,邵文艳.纪录片专题片概论EM].苏州:苏州 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之者 E2] 毕苏羽.浅谈自然类纪录片中的人文情感表达:以《迁徙 ・ 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