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长的故事03
题画改诗
明朝成历年间,会稽山下有座古寺,寺里有个当家和尚,他生得把头大耳,人们都称他头和尚,久而久之,连他原来的法号也无人知晓了.
有一年,一位老秀才路过寺院,天色已晚,就到寺院求宿,大头和尚盛情相待,使这位秀才很过意不去,老秀才自幼擅长画像,为了酬谢大头和尚的美意,临别前特意为他画了一幅像,大头和尚很高兴.但一想,有了画,总得配首诗,第二天他起了个大早,专程来到城里请徐文长题诗.
徐文长和大头和尚也有交往,见大头和尚拿了画像来要他题诗,当然答应.他略一思索,提笔蘸墨,在画上题了这样四句话:
相貌堂堂,
挂在禅房.
若问此人,
大头和尚.
大头和尚十分高兴,请人装裱后,就挂在禅房里,每天做罢功课,都要自得其乐看上一阵,不入,临近寺院的和尚闻得他请人描了真容,都赶来观赏.但是奇怪的是,来人看了以后,往往
一笑就走.大头和尚感到纳闷.最后还是一位知已给他揭开了这个谜,原来这幅画画得虽好,就是把大头和尚画得过于年轻了,倒有些像大头和尚的阿弟.
大头和尚想想也有道理,因此,又上城来找徐文长.见了徐文长,他顾不上客套,就如此这般地说一遍,徐文长考虑画上已经写上的诗句不好涂改,于是他沉思片刻,说声\"有了\"就拿起毛笔,在原诗的每句话后各加了两个字:
相貌堂堂无比,
挂在禅房笃底.
若问此人是谁,
大头和尚阿弟.
大头和尚千谢万谢告别了徐文长,就差人把像送到他弟弟那里,他想:弟弟收到这幅像一定会很高兴的,可是,没想到弟弟嫌画得过分苍老不像自己,第二天一早,就叫小和尚把原画送还回去,这下大头和尚为难啦,他左思右想,没个主意,只好卷起这幅画像,再求徐文长帮忙.
徐文长问明情由,说:\"区区小事,何须发悉,师父且稍坐片刻,等我再加上数字,包你满意.\"
说完就提笔在每句诗下又加了两个字:
相貌堂堂无比威风,
挂在禅房笃底当中.
若问此人是谁尊容,
大头和尚阿弟之兄.
而且笔力遒劲,看去浑如一气呵成,乐得大头和尚眉开眼笑.
后来当人们在大头和尚禅房里看到这幅画像的时候,莫不称赞徐文长博学多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