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类的形成
1.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的。人类在距今三四百万年前形成。世界上的人类可分为三大人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种族无优劣。此外,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制造和使用工具。在人类进化史上,直立行走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 2. 完全形成的人 进化阶段 猿人 晚期 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 早期 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 智人 晚期 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 (现代意义上的人) 3、 有了人就有了人类社会,人类最先进入原始社会 4、氏族社会产生的原因: 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原始社会母系1、群婚制,“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2、农业和采集业为主,妇女在该亚的传(特征:生氏族 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3、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也以集体为主 说 产力低下,父系1、婚姻关系相对固定,“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2、农业、畜牧业、手 人类社会平氏族 工业进步,商品生产出现 3、男子占据主导地位 等,共同劳4.父系氏族后期:生产力提高===剩余产品===私有财产==私有制==奴动,平均分隶制==,监狱、法庭===国家形成 配) 5、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原始社会瓦解,奴隶社会形成,国家产生 二、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大河流域,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出现了国家,进入了奴隶社会。 古埃及:金字塔 地点:古代埃及(前3500年)、非洲尼罗河流域;(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功能: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 (最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 主 要 代 表 早期 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 地点:古巴比伦(前3500年),西地位: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古巴比亚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完备的成文法典。(刻在石柱上的文字为伦: s大河 底河) 楔形文字) 《汉谟流域 制定者: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前拉比法—人18世纪); 典》 类文目的: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明的地点:古代印度(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古代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形摇篮 成等级制度。分四个等级: 古代印度:种姓 制度 1婆罗门(祭祀、贵族——掌握神权); 2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政大权); 3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二等级); 4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特点: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古代中国的分封制 地点:发源黄河\\长江流域(前2070年), 了解它们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亚非文明与大河有关 西方文明与海洋有关 四大文明古国都处于大河流域,因为大河流域有充足的水源灌溉,土壤肥沃,有利于从事农业生产,气温适宜,有利于早期人类生存。
三、西方文明之源(海洋文明)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1. 爱琴文明的中心在:最先在克里特岛、后在迈锡尼 2、希腊的两大城邦国家:斯巴达、雅典
A、斯巴达 (崇尚武力,少数奴隶主贵族掌权,农业发达) B.雅典.雅典是古希腊最重要的城邦之一,是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工商业发达。被誉为“全希腊的学校”雅典在伯利克里当政期间,达到全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伯利克里的改革 内容:扩大公民权利、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 表现:
政治上 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经济上 奴隶制经济高度繁荣 文化上 文化昌盛,重视教育,人才辈出 启示: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 评价:
第一,它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成为一种典型范例,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一定影响;
第二,它是奴隶主民主政治,本质上仍然是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能够享受到民主权利的成年男性公民只占雅典人口的1/6。 3.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①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
②经过三次布匿战争,打败迦太基,成为地中海霸主。
③公元前1世纪,发生严重社会危机,屋大维在公元前27年开始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由共和国变成帝国。
④公元1、2世纪,帝国由于内战停止和统治的加强,局势安定,经济呈现繁荣局面。 ⑤395年,帝国为东、西两部分。
⑥476年,西罗马被日尔曼人灭亡,标志西欧奴隶制结束,封建社会开始(进入中古社会)
⑦1453年,东罗马(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罗马帝国(前27~476年)—与中国秦朝、汉朝同期。
线索:罗马城(前8世纪)─→罗马共和国(前509年)─→称霸地中海(前2世纪)─→罗马帝国(前27年)─→帝国(395年)─→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 四、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日本的封建化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1、大化改新(7世纪中期)—自上而下的封建性质改革 统 一 改革者 改革内容 公元5世纪大和统一日本 孝德天王(改革派: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中臣镰足) 1、政治上:建立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2、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班田收授法),收取赋税(租庸调制)。 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意义 启示: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善于学习,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A、“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名日本国,意为“日出之处的国家”。仿照中国隋唐的教育制度,而且佛经开始从中国传入日本,积极汲取中国的文化、唐诗和书法。
2、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在战争的过程中,完成了向封建社会的转化。 背 景 1、国家不统一,部落间相互仇杀 2、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的入侵,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国家。 领导人 经 过 穆罕默德 1、 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传教 2、 公元622年(教元年),出走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3、 公元630年,兵临麦加城,穆罕默德成为政治和宗教领袖,从此,麦加成为教圣地 4、公元632年,穆罕默德病逝,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 (中国处于唐朝时期) 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日耳曼人灭西罗马帝国建立法兰克王国--- 表现: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改革:(采邑制) 西欧土地制度以土地为纽带,是西欧封建社实行有条件分封,欧洲封建等级制发展起来 会骑士制度的基础 罗马教廷至高无上 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表现:政治上教权与王权相勾结,教权凌驾于王权;经济上占有大量土地;思想上教会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神权凌驾一切 重要动力 政治 五、 中古欧洲社会(特点:等级森严) 教会 城市 1、10世纪时,西欧手工业和商业城市兴起 作用: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2、市民阶级形成,早期资产阶级出现(来源于(被誉为欧洲中世纪的花朵) 富裕商人和银行家) 3、城市自治的两种方式:金钱赎买和武力(法国琅城是武力争取自治权的典型例子) 1、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廷帝国(圣索非亚大教补充:与西罗马帝国灭亡相距一千年 堂) 灭亡原因: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2、15世纪时为奥斯曼土耳其灭亡 启示: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时间 结果 拜占廷 帝国 六、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文明交融方式之一:暴力冲突) 影响 希波战争 前5世纪早期——中希腊获胜(与马拉松比赛有希波战争是早期东西方文明的重要冲突. 期 关) 亚历山大东前4世纪后期 扫荡小亚细亚→攻入埃及→伴随着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东西征 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波斯帝方文化得到交流和发展。希腊文化 国→远征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希腊。亚非的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罗马帝国扩前27年——公元2世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 一方面,罗马帝国征服和统治伴随张 纪 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东起幼着暴力、奴役和压迫,充满着暴力;(大秦) 发拉底河,西临大西洋,南抵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北达不列过的广大地区,在客观上也导致了颠、莱茵河和多瑙河。) 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对战争的评价 有利面:有利于征服地区与被征服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弊端(不利面):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灾难
战争名称 七、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文明交融方式之一:和平交流) 通 道 使 者 丝绸之路,连接欧亚的文明之路 阿拉伯人贡献: ①将中国的古代发明传入西亚和欧洲,将阿拉伯天文学、医学、教带到中国,在不同文明之间搭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②使(古代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传到欧洲,传遍了全世界。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一座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其他贡献:创完整的代数学;《医学集成》、《医典》) 印度人发明,12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16世纪写法与今天基本一致 ①1271年沿丝绸之路出发,1275年到达元朝的首都 ②受到元世祖忽必烈赏识,留在朝廷任职 ③17年后从海路回国,口述《马可·波罗行纪》一书(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刺激了新新航路的开辟) 阿拉伯数字 马可·波罗来华 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1)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友谊; (2)传播了先进的文化与生产力,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八、古代的科技与思想 文 字 文字 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 使用者 埃及人 苏美尔人 年代 与象形文字同时 影响 为西亚各民族所使用 为欧洲字母文字奠定基础 公元前3000年左右 最早文字之一,对字母文字产生重要影响 腓尼基字母 腓尼基人 宗 教 名 称 时 间 补充:腓尼基文→希腊文→拉丁文→欧洲字母 创 始 人 地 区 教义 佛 教 前6世纪 乔达摩·悉古代印度 众生平等,忍耐服从,灭欲 达多 教 1世纪 7世纪 教 耶稣 巴勒斯坦 耶稣是救世主,死后升“天堂”(圣诞节) 穆罕默德 阿拉伯地区 世间只有唯一的真神真主安拉,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信徒称为穆斯林,教义经典《古兰经》,举行宗教仪式的地点清真寺。 共同特点:都诞生于亚洲,都在社会混乱矛盾尖锐的情况下,都宣传忍耐服从,后来都被统治阶级利用,成为控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了解佛教、教和教的产生和传播
公元前6世纪,在印度出现了佛教。向北传入中国,后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向南传入斯里兰卡泰国缅甸。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汉朝时传入中国,是三大宗教中最早传入中国的宗教。
公元1世纪,教产生于巴勒斯坦地区。创始人耶稣,他出生的那一年为公元元年,出生的那天(12月25日)为圣诞节。4世纪是罗马皇帝确定为国教。
公元7世纪初,在阿拉伯半岛出现了教。创始人穆罕默德。他及继承者通过多年的传教和征战,建立了阿拉伯帝国。中世纪时开始传入北非与亚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