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世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政治(第周)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表现3

高中政治(第周)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表现3

来源:世旅网
2018高中政治(第02周)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表现3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表现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已经进入了新时期,各级财政对公共文化投入的持续增长有力拉动了文化产业发展;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重要支撑;直接融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文化产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放宽市场准入和简化行政审批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市场环境。这说明

①经济、政治的发展为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一定的文化能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 ④文化对经济、政治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加突出 A.①③ 【答案】A 【解析】和金融机构采取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这说明经济、政治决定文化,为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说明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①③符合题意。②④揭示的是文化的反作用,不符合题意。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表现

(1)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发展对于推动经济发展的意义越来越重要。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愈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

2018高中政治(第02周)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表现3

(2)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3)文化消费日益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经济化,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表现

(1)文化与民主政治相互交融,影响政治文明的发展。一方面,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包括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政治、政治思想文化等内容。政治文明的发展受一定的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

另一方面,文化素质影响公民政治权利的行使。随着民主和法治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文化水平提高了,人们受到的教育、接受的信息就越多,活动的领域就越广,民主法治和权利意识就越强,这些都影响人们的民主素质和民主水平,使人们更好地进行政治参与,行使民主权利。

(2)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1.2017年全国“”举行期间,“”代表就中华文化“走出去”献计献策。随着中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学习中国文化,全方位了解中国,中国也更加重视海外的中华文化传播,鼓励建立海外中华文化传播机构,并加以扶持引导,使中华文化“走出去”取得更大进展。材料体现了

①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③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能为我国对外开放营造良好的外

2018高中政治(第02周)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表现3

部环境

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桃木本身不值钱,以前只是烧火棍,经过精心雕刻就能变成金疙瘩。”某地立足得天独厚的肥桃资源优势,传承千年的桃文化,发展桃木雕刻,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4万人。这体现了

①文化对经济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②文化与经济之间的相互交融 ③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突出 ④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3.“桂林山水甲天下,侗族风情看三江”。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同胞的吃、穿、住、行都具有十分突出鲜明的民族特色。侗族自治县将这些文化资源与旅游相结合,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沟通,增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这表明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必然促进社会发展 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 C.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D.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都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参】 1.B 【解析】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①错误;随着中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学习中国文化,全方位了解中国,中国也更加重视海外的中华文化传播,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②正确;材料表明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能为我国对外开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③正确;经济和科技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④错误。故选B。 2018高中政治(第02周)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表现3

3.B 【解析】材料中“侗族自治县将这些文化资源与旅游相结合,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沟通,增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说明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影响与交融的,故B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文化具有两面性,只有优秀的文化才会促进社会的发展,排除;C、D在材料未体现,排除。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