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 广东医学2014年2月第35卷第3期 GuangdongMedical Journal Feb.2014,Vo1.35,No.3 状态下自噬状态均出现明显改变 。最近研究表明, 在SNL模型大鼠手术同侧脊髓背角LC3 1I和Beclinl 表达上调,而对侧和假手术组正常,自噬状态的改变与 参考文献 [1] KEHLET H,JENSEN T S,WOOLF C J.Persistent surgical pain: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on[J].Lancet,2006,367(9522):1618— 1625.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密切相关 ,而背根神经节是 外周神经与中枢神经联系的枢纽,现关于背根神经节 上细胞自噬与慢性疼痛的关系暂不明确,本研究通过 对大鼠SMIR模型术后脊髓背根神经节上LC3 II表达 水平的检查和电镜下自噬状态改变观察脊髓背根神经 节自噬与术后持续性痛形成的关系。FLATTERS 和范 素贞等 研究结果表明SMIR模型大鼠术后第3天 MWT即显著降低,于12 d时最低,因此本研究中选取术 后第l2天观察3组大鼠背根神经节LC3Ⅱ表达情况。 LC3蛋白是酵母基因Atg8的哺乳动物同系物,为 [2] VOSCOPOULOS C,LEMA M.When does acute pain become chronic.'?[J].Br J Anaesth,2010,105(1):69—85. [3]XILOURI M,STEFANIS L.Autophagy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 tern:implications for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J].CNS Neurol Disord Drug Targets,2010,9(6):701—719. [4]BERLIOCCHI L,RUSSO R,MAIAR1J M,et a1.Autophagy irn— pairment in a mouse model of neuropathic pain[J].Mol Pain, 2011,7:83. [5]ASANTE C O,WALLACE V C,DICKENSON A H.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ein signaling in the spinal cord is required for neu— ronal plasticity and behavioral hypersensitivity associated with neu— 目前最常用的自噬蛋白标志物,其分为I型和Ⅱ型。 自噬过程中,可溶性的LC3 I与自噬膜表面的磷脂酰 ropathy in the rat[J].J Pain,2010,11(12):1356—1367. [6] FLATFERS S J.Characterization of a model of persistent postopcr— ative pain evoked by skin/muscle incision and retraction(SMIR) 乙醇胺结合形成LC3Ⅱ,LC3Ⅱ定位于自噬体膜上,其 表达水平与自噬泡的量成正相关 。本研究结果表 [J].Pain,2008,135(1/2):119—13O. 明,与C组和s组相比,SMIR组大鼠术后12 d脊髓背 根神经节上LC3 II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且电镜下可见 [7]XILOURI M,STEFANIS L.Autophagy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 ten:implication for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J].CNS Neurol Disord Drug Tagets,1010,9(6):701—719. 典型自噬小体和溶酶体,可认为SMIR可诱发脊髓背 根神经节发生白噬改变。 [8] 范素贞,胡兴国,曾因明.大鼠皮肤肌肉切口牵拉致持续性疼 痛的动物模型[J].国际麻醉与复苏杂志,2010,31(2):119— 122. 在神经痛形成过程中,炎症反应扮演非常重要的 角色 ,而自噬是调节机体炎症反应的一个重要机 制” ,由此可推测脊髓背根神经节的自噬状态改变可 能参与术后背根神经节的炎症反应调节,从而进一步 [9]KLIONSKY D J,ABELIOVICH H,AGOSTINIS P,et a1.Guide- lines for the use and interpretation of assays for monitoring autoph- 影响术后慢性神经痛的形成。但究竟白噬增强是对于 SMIR手术后背根神经节炎症反应过度之后的一个适 agy in higher eukaryotes[J].Autophagy,2008,4(2):151— 175. [10]STEMKOWSKI P L,SMITH P A.Sensory neurons,ion channels, inflammation and the onset of neuropathic pain[J].Can J Neurol Sci,2012,39(4):416—435. 应性调节,还是自噬自始至终都参与背根神经节炎症 的调节,我们还无法判断。 本研究显示脊髓背根神经节自噬可能参与了大鼠 术后持续性疼痛的形成。调节背根神经节自噬活动对 [11]J0 E K,SHIN D M,CHOI A M.Autophagy:cellular defense to excessive inflammation[J].Microbes Infec,2012,14(2):119— 125. 背根神经节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术后持续性疼痛形成的 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收稿日期:2013—05—07编辑:庄晓文) 医学论文中常见的对照形式 对照的形式有多种,可根据实验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加以选择,常用有下列几种:(1)空白对照: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处理因 素。例如,观察某种疫苗预防某种传染病的效果,试验组的一批儿童接种该疫苗,对照组的一批儿童不接种该疫苗,也不接种 任何其他免疫制品,处理因素完全空白。最后对比两组血清学和流行病学的观察指标的效果。本法一般很少用,只用于那些 不予治疗但不影响预后的疾病,多为自限性疾病。(2)试验对照:对照组不施加处理因素,但施加多种非处理因素。如观察赖 氨酸对儿童发育的影响,试验组儿童的间食加赖氨酸的面包,对照组儿童的间食为不加赖氨酸的面包。处理因素是赖氨酸, 非处理因素的面包量两组是相同的。(3)标准对照:不设立专门的对照组,而是用现有标准值或正常值做对照,或在治疗效果 观察类研究中,用某种现公认的常规疗法作对照。如试验指标脉搏的对比,即可用正常值72; ̄/min做参照。(4)自身对照: 对照与试验在同一受试者身上进行,如用药前后的对比,先用A药后用B药的对比,都是属于自身对照。(5)历史对照:与文 献报道的类似研究作对比。采用历史对照可信性较差。因为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采用历史对照时,很难保证非处理因素 能有一定的可比性,所以应尽量少用。只有对那些非处理因素影响较小的少数疾病及公认的难以治愈的疾病才适于做文献 历史对照,使用时应特别注意资料的可比性。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