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治措施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治措施

来源:世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8年第1期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治措施 周庆雨 石基强 陆春权 王 建 单玉平 (1江苏省连云港正大饲料有限公司技术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是一 种由动脉炎病毒科中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以 222047 2连云港市畜牧兽医站~222000) 4周进行一次加强免疫,注意该疫苗只用于接种健康猪,不 用于发病和感染猪群,对妊娠母猪应慎用,避免引起流产。 此外,对未发病猪群可以在饲料中添加药物进行预防,可以 成年母猪发热、流产、早产、死胎和繁殖障碍,仔猪及育成猪 异常呼吸症状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它是一种免疫抑制病, 常常继发其他病原感染。 1发病情况 2007年6月,我省盐城大丰、盐都等养猪较多的地区大 面积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经调查了解病猪以仔猪居多, 其次是保育猪,再次是育肥猪和母猪。病猪体温普遍升高, 用药后短暂下降,呈稽留热。该病传播速度较快,发病率在 5O%~8O%,病死率在3O%~6O%,病程7~15 d。 2临床症状 猪群发病后,体温明显升高,可达4O~42℃;病猪精神沉 郁,食欲减退或废绝;仔猪、育成猪有结膜炎、眼睑水肿,部分 病猪出现泪斑;出现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病 猪皮肤初期发红,部分病猪后期苍白或黄染,耳尖发绀,腹下 和四肢末梢等处皮肤呈紫红色或青紫色,部分病猪出现不能 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 3剖解变化 肉眼可见肺水肿、出血、瘀血,呈“斑驳状”;脾脏边缘或 表面出现梗死灶;肾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粒大 出血点;体表淋巴结肿大,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明显,肠 系膜淋巴结肿大呈“串珠状”;胃部有溃疡灶,偶见穿孔;皮 下、扁桃体、心脏、膀胱、肝脏和肠道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 4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解变化,并采集病死猪脑、肺脏等 组织送检,进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 应(RT—PCR)检测,RT—PCR检测呈阳性,确诊为高致病性 猪蓝耳病。 5本病的综合防治 5.1 猪群应加强饲养管理,供给充足营养,以增强猪群抗 病力。猪场必须实行封闭饲养,育肥猪坚持“全进全出”制, 出栏后猪舍用百毒杀等消毒药彻底消毒;高温季节,猪舍应 做好通风降温工作,并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最好在饮水中 添加电解多维以提高猪的抗病力;猪群应保持合理的饲养密 度,降低周围环境的应激因素。 5.2 合理免疫,科学预防。按照当地兽医部门的建议,制 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适时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免疫。一 般情况下,商品猪在24日龄左右时,免疫一次高致病性猪蓝 耳病灭活苗,每头接种2 ml,种母猪配种前应加强免疫一次, 种公猪除在24日龄左右时免疫外,每隔6个月还应免疫一 次,每次4 ml。该病流行地区,建议在首免后或紧急免疫后3 用2O%替米考星400 g+聚肌胞粉200 g拌料1 t给猪饲喂, 采用脉冲给药的方式,连用5~7 d,停药1~2周后,再用药5 -7 d。另外,可用500 g电解多维兑水1 000 ,给猪自由饮用。 5.3 猪舍随时清扫,定期进行消毒。猪场人口处应设有消 毒池,对出入车辆进行消毒;猪舍应经常打扫卫生,及时清除 舍内粪便及排泄物,猪舍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舍内清洁干 燥;食槽和各种常用器具应常清洗,并定期消毒处理,定时使 用百毒杀、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对饲养场、猪舍及周边环境进 行消毒。 5.4 外买猪应严格检疫,并隔离饲养。猪场最好坚持自繁 自养,必须购买时,要选择从没有发生疫情的地方购进仔猪, 购买前要查看免疫标识和检疫证明,购回后要隔离饲养15 d 左右,各种生理指标正常后再混群饲养,以防疫情传人。隔 离期间还应驱除体内外寄生虫,没有注射疫苗的应补种各种 疫苗。 5.5 本病的治疗:由于本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对病猪可 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治疗。目前,笔者所在的地区,使用 以下治疗方案效果不错。方案如下:头孢噻呋钠+黄芪多糖 +复方氨基比林或强效阿莫西林+双黄连+地塞米松肌肉 注射,也可用阿奇霉素+黄芪多糖+复方氨基比林进行治 疗。由于该病常继发其它感染,临床症状比较复杂,因此,用 药应根据临床诊断结果选用一些敏感药进行治疗。此外,病 猪可以采用口服补液盐进行补液,以防脱水。 6讨论与小结 6.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是RNA病毒,基因组表现出 非常易变性,由于其能在肺内巨噬细胞中复制,破坏一定数 量的巨噬细胞而使病毒血症持续时间较长,这一特性使得弱 毒苗免疫后,免疫空白期较长,可能造成发病率增加或免疫 失败,给免疫预防本病带来困难。 6.2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一种免疫抑制病,常继发圆环病 毒2型、附红细胞体、猪肺疫、支原体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 等,从而使病情加重,猪死亡率增加。不过养猪户不必过分 担心,目前我国农业部已完成了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变 异毒株的全序列分析,并利用从2006年猪“高热病”疫区提 取的猪蓝耳病变异毒株作为种毒,研制出新型高致病性猪蓝 耳病灭活苗,其保护率超过8O%。因此,我们相信对于高致 病性蓝耳病变异病毒所造成的高热病,只要我们及时采取预 防措施,合理接种疫苗,加强管理及消毒措施,一定能够很好 地防止本病的发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