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企业监督资源口构建大监督工作机制 廖本春 为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 见》(中发 ̄2015]22号)精神,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和 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 (国办发(2015]79号)关于完善企业内部监督机制, 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工作的联动配合的要求,为切实 解决部分市属国有重点企业存在的监督部门横向沟 通松散、纵向监督不力,监督范围既有交叉重复、又 存在监督盲区,监督信息不灵、时效性不强等问题, 亟需探索整合市属国有企业监督资源,构建大监督 工作机制。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重庆市国资委紧紧把握职责定位,依法 履行出资人监督职责,指导国有企业不断强化内部 监督,探索创新监管方式,着力提升监管效能,推动 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随着我 市“十三五”规划的全面实施和国资国企改革的持续 深化,为切实增强企业内部监管实效,进一步建立健 全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适应的企业内部监督 体系和工作机制,当前亟需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横向沟通松散,纵向监督不力 企业监事会、内部审计、纪检监察、内控(法务)、 财务等监督部门在监督过程中往往各自为政、缺乏 有效沟通,没有打破部门界限,容易造成监督割裂, 无法形成监督合力,监督效率低下、实效不强,导致 对同级的监督、对主要领导的监督流于形式,对下属 企业的监督深度不够、效果不好。 (二)监督范围既有交叉重复。又存在监督盲区 企业各监督部门各自安排本部门的监督计划、 监督内容、监督重点、监督对象等,一方面,在运行过 程中经常出现多头监督、重复检查问题,被监督单位 经常反映交叉检查、叠加检查名目多、次数多;另一 方面,由于监督主体多,缺乏协调磋商和统筹安排, 又容易出现一些监督空白和盲区。 (三)监督信息不灵,时效性不强 企业各监督部门缺乏信息沟通机制,在实际工 作中相互联系不多、体系不畅,各自内部一些重要的 监督信息资源未能得到共享,无法及时掌握监督动 态,容易形成信息孤岛。 (四)监督资源统筹不够,监督效能不高 企业没有有效整合分散于各监督部门的监督资 源,人员配置参差不齐,经常出现监督任务与监督力 量不匹配的问题,同时对不同监督部门的技术方法 和专业手段的整合也不够,没有从整体上系统配置 监督资源,监督效能有待提升。 二、对策建议 围绕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国有资产监管的中心 工作和重点内容,指导企业在党委的集中领导下,加 强监事会、纪检监察、内部审计、财务、法务(合规、风 控)等监督部门的协调联动,在依法依规履行各自监 督职责的同时,整合监督资源,统筹配置监督力量, 形成监督合力,探索构建资源优化、信息互通、成果 共享、整改共促的大监督工作机制。 (一)建立四项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监督工作联席会机制。在企业党委的 领导下,由监事会主席牵头,监事会、纪检监察等内 部监督部门共同参与,以定期会议或不定期的临时 会议形式协商年度监督计划、沟通监督信息、共享监 督成果、审议联合检查报告,协调解决大监督工作中 发生的重大或紧急事项。二是建立联合检查工作机 制。各监督部门按照大监督工作计划,开展大监督 项目检查,共同参与,协调配合,形成统一的检查报 告。三是建立监督成果共享机制。各监督部门按照 各自职能职责,充分合理利用监督成果,督促企业整 改问题或防范风险,对违反国资监管相关规定的,启 动问责程序。监事会、纪委依照法定程序分别将大 监督成果报告市国资委或股东(大)会、市纪委驻市 国资委纪检组。四是建立监督手段创新机制。调动 各方资源,综合多种途径,拓宽信息渠道,改进调查 补程序;决策前未进行合法性审查等问题。二是工 程建设管理不规范的问题。重点关注违规擅自签订 合同或随意变更合同;招投标制度不健全、招投标程 研究、监督检查等方式、内容和传递手段,创新监督 方式。 (二)坚持抓好五个结合 一序不完善,工程设备和重要物质采购未按规定公开 招标;违规转包、分包;项目概算未经严格审查,严重 脱离实际;擅自变更工程审计、建设内容;工程成本 是坚持同级监督与对下监督相结合。合理布 局监督资源,实现监督层级的全覆盖。既要根据股 权关系、干部管理权限和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 国资监管制度规定,加大对下属子公司的监督;更要 严重超支,项目投资严重超概;违反合同约定超计 价、超进度付款;工程管理混乱、导致工程质量不达 强化对同级的监督,尤其是对“一把手”权力运行的 监督。二是坚持集中监督与日常监督相结合。既发 挥集中监督对企业进行全面深入检查,同时重视Et 常监督,确保监督的常态化,通过当期和事中监督, 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和问题,及时预防和整改,增强监 督的时效性。三是坚持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与事后 监督相结合。各监督部门充分履行各自监督职责, 通过资源整合、成果共享,实现全过程监督。四是坚 持全覆盖监督与重点监督相结合。既要推进全覆盖、 多方位、无盲区监督,又要结合企业有限的监督资源 和监督力量现状,突出监督重点,着力强化对企业权 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等重点部门、 重点岗位和重点决策环节及其他腐败易发、多发领 域的监督,切实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五是坚持发现问 题与督促整改、追责问责相结合。既要及时揭示问 题、预防风险,又要落实整改责任和整改措施,完善 整改机制,加大整改力度,对违法违纪违规问题突 出、造成重大国有资产损失的,要强化对相关责任人 的责任追究和处理处罚,形成监督工作闭环。 (三)突出六大监督重点 在健全监督机制的同时,要突出问题导向,切实 把十八大以来巡视、审计、执纪审查中出现频率较高 的问题、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领域以及涉及国有资产 容易流失的关键环节作为监督重点。一是“三重一 大”集体决策制度缺失或执行不到位的问题。重点 关注决策制度机制不健全,领导班子对“三重一大” 事项研究讨论不深人,造成决策失误;“三重一大”事 项未经党委会先议;“三重一大”事项未按法定程序 召开董事会表决通过,以领导班子办公会、总经理办 公会等形式替代董事会决策;董事会议案先执行后 标等问题。三是出资企业管理失控的问题。重点关 注投资合同、协议及标的企业公司章程中国有权益 保护条款缺失,对标的企业管理失控;投资参股后未 行使股东权利,发生重大变化未及时采取止损措施; 监事会监督、延伸审计等国有股东权利未得到落实 等问题。四是关联交易利益输送的问题。重点关注 企业领导及其亲属开办关联公司“围啃”任职企业; 企业改制过程中故意转移、隐匿或向中介机构提供 虚假信息,操纵中介机构出具虚假清产核资、财务审 计与资产评估鉴证结果;将国有资产以明显不公允 低价折股、出售或无偿分给其他单位或个人;在发展 混合所有制经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等改革改制过 程中变相套取、私分国有股权;在投资并购中,违规 以各种形式为其他合资合作方提供垫资,或通过高 溢价并购等手段向关联方输送利益,违反合同规定 提前支付并购价款等问题。五是资金管理失控的问 题。重点关注违反决策和审批程序或超越权限批准 资金支出;设立“小金库”;违规集资、拆借资金、捐 赠、担保、委托理财、融资性贸易或开立信用证、办理 银行票据;虚列支出套取资金;违规以个人名义留存 资金、收支结算、开立银行账户;违规超发、滥发职工 薪酬福利;因财务内控缺失,发生侵占、盗取欺诈等 问题。六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不力的问题。重 点关注所属企业领导人员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松 驰;管党治党责任缺失、工作虚化;监督执纪问责失 之于宽松软;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力;“四风”和 腐败问题严重;巡视整改不力等问题。 作 者:重庆市国资委监事会工作处副处长 责任编辑:马健 Q 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