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正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 20,19,18,17 ······
2个2个的数:0,2,4,6,8,10,12,14,16,18,20(正数、倒数或从指定中间数开始数都要会) 5个5个的数:0,5,10,15,20((正数、倒数都要会) 单数:1、3、5、7、9 ······ 双数:2、4、6、8、10 ······ (注:0既不是单数,也不是双数。) 2、两位数
(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10个“一”就是1个“10”,一个“十”就是10个“一”。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 11里有(11)个一。2个“1”表示的意义不同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 12里有(12)个一 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 14里有(14)个一 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 15里有(15)个一 ······
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 20里有(2)个十; 20里有(20)个一
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二位是什么位?(十位) 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 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
(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
1
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2、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
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13
3、“比”字的用法
看“比”字的后面是谁,比几大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加1,比几小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减1。
如:比5小2的数是(3),比4多3的数是(7)。 4、几和第几
△▲▲★△☆☆△△△▲★★★☆★ 观察图,说说有几个图形?(16个图形) 从左数第几位是什么? 从右数第几位是什么?
把左边三个圈起来;把右边第2个圈起来。
(复习此类知识时,分清左右,同时确定方向;知道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 5、相邻数
2的前面是1,2的后面是3,2再添上1就是3,3再去掉1就是2,与2相邻的数是1和3。 3的前面是2,3的后面是4,3再添上1就是4,4再去掉1就是3,与3相邻的数是2和4。 ······ 20的前面是19,20的后面是21,······,与20相邻的数是19和21。 三、比一比
1. 比较两个事物的大小、多少等,要以其中的一个事物作为参照,或者说以其中的一个事物作为标准,然后再比较,这样就能说另一个事物比作为标准的那个事物大或者小、多或少等。
比多少:运用一一对应原则。 (注意:先一一对应着连线,再进行比较)
四、加减法(一)
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加数+加数=和
2
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
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 五、 加减法(二)
1.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凑十法” 将其中一个数拆开,把另一个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9+4(9+1=10,4可以分成1和3,10+3=13)
2.根据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可以把小数加大数转化成大数加小数(如:5+8=8+5=13)
3.会写出和相同的几个加法算式、差相同的几个减法算式
如;6+7=( )+( )=( )+( )=( ) 15-7=( )-( )=( )-( )=( ) 4、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11+6(个位相加,1+6=7)11+6=17 15-3(个位上够减,5-3=2)15-3=12 5、加强进位和不进位、及不退位的口算训练。 6、看图列式解题时候,要利用图中已知条件正确列式。 常用的关系有:
(1) 部分数+部分数=总数: 这时?在大括号下面。
如:
(2) 总数-部分数=另一个部分数: 这时?在其中一部分的上面。
如:
(3) 求“一共有多少”或“原来一共有多少”都用加法。
如:
3
六、认识物体和图形 (一)立体图形 1、长方体
长方体是长长的,有6个平平的面,有些面是一样的,有些面是不一样,长方体对面(2个面)相等,用它可以画出长方形。平时见到的火柴盒、文具盒都是长方体。 2、正方体
正方体四四方方的,它也有6个平平的面,它的边也是直直的。而且它的棱都是一样长,每个面(6个面)都相等,无论怎么平放在桌子上,它的高矮都是一样的,用它可以画出正方形。魔方就是正方体。 3、圆柱体
圆柱就像一根柱子。它有上下两个圆圆的面,而且大小一样,用它可以画出圆形;另一个面是弯曲的,我们把弯曲的面放在桌子上就可以滚动它。 4、球
圆圆的,可以滚来滚去的就是球。平时玩的皮球、篮球、踢的足球都是球,羽毛球不是球体。 七、认识钟表 1、 认识钟表 (1)会认整时
(2)会写整时(两种写法) (3)会画整时的分针和时针
(4)会认一小时前的时刻、会认一小时后的时刻
整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整。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就是1时。 1: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 2: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4就是4时。 4: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 6:00
在练习拨针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
时针和分针并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微偏了一点。若分针在12的左边,是“快几时了”;若分钟在12的右边,是“几时过一点儿”。
4
例: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