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人口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到保护资源、环境的重要性,培养亲近自然、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情感,树立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二)能力:通过教学,增强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提高学生责任意识,守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三)知识: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形势的严峻性,认识到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必要性。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 小组合作活动 学案助学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搜集有关人口、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布置预习活动,组织好小组活动。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材内容,通过观察、调查、上网等渠道了解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观察身边存在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青岛的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我国在经济的高速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能否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共同来探讨: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板书课题: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讲授新课
(一)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教师: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
1.通过分析数字材料,了解我国面临的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理解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就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重点) 2.分析典型的案例事例,知道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含义等基本知识,归结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我国正确的战略选择。(重点难点)
3.明白青少年应该怎样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师:明确了学习目标,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学习之旅。我们先来观看视频《地球危机》,在观看的同时,注意短片中反映了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短片反映了人口迅速增长,对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造成资源短缺,环境破坏严重的问题。这危害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严重问题。我国也存在着漫画中反映的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那么,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怎样的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危害和影响呢?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老师展示的三段材料,看书完成问题。 第一板块:我国面临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板书)
(二)问题导读自主探究【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展示直观资料,学生运用视听感官去充分感知人口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阅读教材思考讨论得出答案,最后得出结论,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归纳能力】 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朗读,明确问题:
出示问题:1.三段材料分别说明了哪些问题?我国目前的状况如何?
2.上述三大问题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哪些危害或影响? 3.面对上述问题我国该如何选择?
教师展示材料学生观看视频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一:播放视频:《我国将迎来三大人口高峰》(提醒学生注意短片中的数字) 我国将在本世纪上半叶迎来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口三大人口高峰。我国将于2033年左右达峰值15亿人,14岁至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将于2016年左右达到峰值9.9亿人,到本世纪40年代,老年人口将达到峰值3.2亿人。 材料二:(提醒学生注意画面反映的问题)
材料三:视频《要生存不要污染》展示环境破坏与污染的画面(提醒学生注意短片中的画面反映的问题)
教师: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小组讨论交流完成下列问题。
学生根据问题导读阅读课本找出知识点,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意见,讨论回答问题,教师点拨出示结论。 人口问题:
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形势: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
影响: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影响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资源问题:
我国的资源现状: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
我国资源形势的严峻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资源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再加上开发不合理、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更加剧了资源形势的严峻性。 环境问题:
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教师:面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国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学生: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第二板块:可持续发展是正确选择(板书)
(二)交流合作共同探究【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学生对典型材料的进行分析,阅读教材得出答案,验证答案,从而提高探究归纳能力】
1.分析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说出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同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之间的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学生讨论归纳: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人口增长过快,对物质资料和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大,就会造成资源的过渡消耗和环境的破坏;而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破坏,又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和危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教师:展示分析图。怎么解决呢? 学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教师: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就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你能根据刚才的分析解释一下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教师:出示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教师:指导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总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资源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利用,保证人类一代一代的永续发展。也就是既要满足人类的需要,也要维护自然界的平衡;既要注重人类当前的利益,也要注重人类未来的利益。
教师:为了更好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近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你能解释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出示投影: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三)小组活动解决问题:
小文的爸爸是个渔民,休渔期里他在一家修车店做临时工。一个周六的下午,小文决定去跟爸爸学习一些修车技术,这样等他有了自己的车就会省一大笔费用。看着爸爸和另外两个工人忙着换车胎、试车轧、换油,小文问有没有他可以帮忙做的事情。爸爸把他带到一堆胡乱堆积的汽车配件前,旁边有一些擦车布和清洗剂,“把这些拿到河边,用清洗剂把他们洗干净,记住,一定要把油污和机油清洗掉。”小文犹豫了,他不知道如何是好。
要求:学生四人一组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确定成功解决这一问题的标准,写一份行动策略,完成在全班进行分享和讨论。
有的学生只是看到了油污会污染河水,却提不出有说服力的恰当的解决方案;有的则提出告诉告诉爸爸不能污染河水然后走掉;还有的提出了叫警察、告诉妈妈、找各种理由溜掉等极端和不切实际的办法。师生最终选择了一个相对完美的方案:告诉爸爸我会清洗汽车部件但不是在河里,因为那样油污和化学品会毒死河里的鱼,
并且被污染的河水流经其他水域会带来更大的污染,危害更大的生态。除此之外,师生共同确定了好方案的评价标准,即:说服对方他那样做是错的,阻止他继续那样做;让对方知道他们的行为会毁掉生活在河水、湖水和小溪里的鱼和其他生物;帮助对方认识到不只是他在做这样的事,他有责任告诉其他人不要这样做;告诉对方他给自己的孩子树立了一个不爱护环境的负面榜样。 收获平台
进行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
反馈练习达标检测教师出示材料和问题后,引导学生借助学案,小组交流,完成相关内容,并出示参考答案。 1
教师:播放环保公益广告 老师寄语:
我们感悟: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善待自然保护生态,不仅是一种美德,同时更是一份历史责任!
我们承诺:积极传播环保观念,细心呵护一草一木,为子孙后代留一汪碧水、一方净土。
我们坚信,哪怕是自己一个细微的环保行为,都是在为人类的未来播种绿色的希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