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动物笑谈导学案第【1】篇〗 一、教材分析
《动物笑谈》是选自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一单元教材围绕“生命之趣”选编了四篇写动物的文章,本课是一篇科普文章,作者从一个动物学家的角度,以诙谐幽默的语言,记述自己观察动物习性和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也写出动物的调皮可爱,字里行间蕴含着对动物的喜爱和欣赏之情。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于动物的体裁兴趣极大,在本课中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动物、自然的挚爱,对生命的尊重,给学生一次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体验,感悟科学家专注忘我的科研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理解主题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难,但如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赏析文章品味语言还需教师加以引导,希望借这篇深厚而美好的文章唤醒孩子们的爱心,关心热爱动物,培养专注忘我的学习习惯。
学习目标:
1.学习运用圈点勾画的批注方法自主阅读课文; 2.品味文章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3.体会科学家对动物的挚爱,对生命的尊重,感悟科学家专注忘我的科研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
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圈点勾画的批注方法自主阅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科学家对动物的挚爱,对生命的尊重,感悟科学家专注忘我的科研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
教学过程
(一)解读“笑谈”,破题引入
(二)品科学家“逗笑”行为,感专注忘我精神
1. 以课本“阅读提示”解题,分析得出动物们的可笑和观察者的逗笑。
2.默读1-9自然段,借助课文批注,圈点勾画并赏析动物学家“逗笑”“荒诞不经”“疯子”行为的语段,感悟科学家专注忘我的科学精神,品味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
3. 通过拓展阅读法布尔观察昆虫的痴迷行为辅助学生深入理解科学家怪诞不经的研究行为透射出的专注忘我精神 。
(三)赏动物“搞笑”行为,悟科学精神真谛
学生自主阅读10---18自然段,运用批注的方法,赏析黄冠大鹦鹉可可的恶作剧行为,感受可可的调皮可爱。
方法指导:教师示范批注,引导学生根据课文101页的提示自主批注10段。
问题探究:对比刚来“我”身边的可可和现在的可可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引导学生自己感悟总结)
拓展链接:1.被囚禁动物和自由动物的对比;2.教师展示自己与小动物的趣事。
归纳总结:科学家对动物的关心热爱 (四)教师总结,深化主题 (五)学生畅谈,分享收获 (六)推荐阅读
课后自由阅读康德拉·劳伦兹的《所罗门王的指环》和法布尔的《昆虫记》并做好批注。
七、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动 物 笑 谈
专注忘我 笑 关心热爱 科 学 精 神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动物笑谈导学案第【2】篇〗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准确理解文章内容。
2.对批注进行再批注,品味文章风趣幽默的语言。 3.感受科学研究者专注忘我的工作精神以及对动物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默读文章,运用互评批注的方式,品味文章语言风趣
幽默的特点。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风趣幽默的特点,形成表达完整的语段,并能够独立按要求做批注。
一、导入
进入初中后,我们的阅读质量有了飞跃性的提升。看到大家越来越多地沉浸在书香之中,老师非常欣慰。周末期间,很多同学都阅读了《所罗门王的指环》一书,现在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读书的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下
(白板操作)生简要介绍: 1.作者劳伦兹; 2.《所罗门王的指环》; 3.精彩片段朗读和赏析。
这个片段真是让人忍俊不禁,其实这本书里有意思的片段非常之多,我们的课文亦取自此书的精华之一,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动物笑谈》吧!相信大家会有更深的了解和体会!
二、阅读课文,提出问题
1.请大家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并思考:要学好这篇课文,我们需要弄清楚哪些问题呢
(6分钟,生阅读勾画课文)
2.生根据阅读及理解的情况,自主提出需要学习的问题。 (经过开学以来的学习,以学生自学能力,大致提出的问题类型应该是围绕“写了什么”、“怎么写的”和“为什么写”这几个板块。)
3.生提出问题,师当堂板书:
生1:本文的题目----动物笑谈如何理解
(由于该题目比较简单,学生已可以回答,所以直接提问并明确《动物笑谈》的题目含义——谈论与动物有关的趣事,及题目的作用。)
生2:劳伦兹是一位怎样的科学家 生3:文章写了哪些趣事 生4: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生5:作者是怎么写这些与动物有关的趣事的 4.整理排序:我们应该先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
明确:先解决生3的问题“写了哪些趣事”——应先分析“写了什么”,再考虑其他。
三、问题化学习:概括事件
1.迅速阅读文章,概括“有趣的场景”。 要求:
(1)语言准确简洁;
(2)突出“有趣”。(生速读勾画,师巡视指导。)
2.生分别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四个有趣的场景。师适时点拨引导,生相互补充。
明确:学母水鸭叫声,屈膝爬行;
为唤回可可,在公众场合模仿鹦鹉难听的鸣叫声;可可咬掉老教授身上的扣子,整整齐齐各排一堆;可可把鲜艳的毛线缠到门前的柠檬树上。
3.思考:作者对于这四个场景,用的篇幅笔墨是一致的吗明确:有详有略,作者根据行文的重点和主旨决定详略。
四、问题化学习:品味细节 1.接下来解决哪个问题为什么
明确:应该学习“作者是怎么写这些与动物有关的趣事的”——进一步应解决“怎么写的”。
2.作者是如何活灵活现地展现这些有趣场景的明确:细节描写 3.自主学习:再读课文,寻找喜欢的细节描写,并进行品味赏析。 4.小组讨论交流及展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以同桌合作的形式,共同赏析,分享交流成果。
(约三对学生上来合作读、赏喜欢的细节,并操作白板进行批注。) 五、问题化学习:语言风格
1.能活灵活现地展现有趣的场景,作者自身的语言素养也是功不可没的。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劳伦兹的语言风格。微课:劳伦兹的语言风格
明确并板书:清晰干净、生动传神、富有幽默感。
2.针对他语言的诙谐幽默,你还能找出文中的其他语句来进一步证明吗
六、问题化学习:探究作者及拓展延伸
1.不管多么尴尬的场面,作者都能一笑置之。什么样的作者才能写出这样生动而幽默的语言
解决最后一个问题:劳伦兹是个怎样的科学家从哪看出生思考并
明确:热爱动物、献身科学
2.思考:学习本课,我们可以受到什么启发
明确:我们要平等对待和尊重其他生命。越走近自然,才会越热爱和敬畏自然。
在这一点上,劳伦兹的体会是最深刻的。3.生齐读劳伦兹的话: “你对大自然知道得越多,就会更深刻、更持久地为它的真相所感动。”
——康拉德·劳伦兹《所罗门王的指环》 七、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的梳理和回答,学会了概括内容、品味细节,并由文及人,探究了作者的语言风格和精神境界,还收获了思想启迪。希望大家今后都能以这种问题化探究的形式来走进每一篇课文,相信一定会有更长足的进步!
八、课后作业
1.课后练笔:写一个与动物相处的场景(模仿劳伦兹的语言风格)或写写本课的读后感。
2.拓展阅读:《所罗门王的指环》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动物笑谈导学案第【3】篇〗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相关的知识,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来展示人物个性、表现主题的写法。
3、培养热爱动物、亲近大自然的情感和勇于探索大自然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及作品相关的知识,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来展示人物个性、表现主题的写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读:《两只老虎》
(二)课前预习必备——生字词的学习积累 嗔(chēn)怪——对人表示不满。
怪诞(dàn)不经——离奇古怪,不合常理。 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
神采奕奕(yì)——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蹒跚(pānshān)——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三)课文内容简析
第一部分(1)开篇点题,指明了“逗笑的主角”是观察者自己。 问:全文的文眼是什么?为什么?
第二部分(2—19)具体记叙我与动物之间发生的趣事。 第一层(2—9)写“我”与水鸭子的趣事。 第二层(10—19)写我与可可可的趣事。 (四)文本归纳——中心
文章通过记叙“我”和动物之间发生的趣事,生动地描绘了“我”
与动物之间相互信任、和平共处的生活情境,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爱心和渴望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心情,以及对动物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同时也梯子案例作者可贵的探索精神。
(五)板书设计 (六)布置作业
1、学习积累生字词;2、练习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