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世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一框一轮复习学案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一框一轮复习学案

来源:世旅网
高密四中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教学案 编号:25

第九课 唯物辨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 复习案 命题人: 徐海霞 审核人: 李涛 使用时间:11.21

班级 学号 姓名 面批: 二次批改时间:

【高考考点】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课前预习案】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含义: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⑴区别:①含义,矛盾的同一性: 它有两方面含义:

矛盾的斗争性:

② 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而斗争性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⑵联系: ① 同一性

②斗争性

【小结】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及方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方〗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反对〗反对片面看问题(一点论),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注意: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属性,而不是矛盾的两个方面 哲学上的“斗争性”不等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斗争”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普遍性原理及方意义 ⑴原理:

⑵方:

注意:①矛盾是客观的,不能制造也不能消灭,但可以解决,解决矛盾只是把矛盾的激化状态转化成缓和状态,并不是消灭矛盾。

②事事有矛盾但并不是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2、矛盾特殊性原理及方意义 〖原理内容〗

⑴矛盾特殊性的含义:

⑵矛盾特殊性的表现:

【方】

1

高密四中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教学案 编号:25

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 的关系。 ⑴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一方面

另一方面

⑵相互转化: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辩证关系原理及方要求 ⑴ 原理:

⑵ 方:

(3)把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应用:“解剖麻雀、抓好典型,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搞试点”。“马克思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预习检测(A层)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从这句古语里,我们可以体会到( ) ①事物是对立统一的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看问题要坚持两分法 ④事物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2、唐代诗人顾况曾写道:“冬青树上挂凌霄,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有( )

①矛盾具有普遍性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④事物的变化发展杂乱无章,毫无秩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下列关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B.没有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 C.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分是相对的 D.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凝固不变的 4、医生让一病人多吃水果,可病人拒绝吃苹果、桔子、香蕉,并且喊:“我要吃水果。”这一病人的错误在于( )

A.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 B.忽视了共性和个性的转化 C.夸大了共性与个性的联系 D.不懂得矛盾的共性不能离开个性而存在 5、瓦斯作为威胁煤矿安全的“第一杀手”,令人不寒而栗。山西晋城煤业集团经过多年努力变害为宝,不仅降低了煤矿中瓦斯的含量,还将抽取出的瓦斯加以利用,使它成为清洁、方便的能源。这表明( )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 C.矛盾的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D.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能动作用

6、南北朝时的诗人王籍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宋代的王安石则认为“一鸟不鸣山更幽”,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从哲学上看,王安石的错误在于( ) 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B.只见统一,不见对立 C.只见相互依存,不见相互转化 D.只见相互转化,不见相互依存

【课内探究案】

自主探究

一、判断并分析:

1、 矛盾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关系。( )

2

高密四中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教学案 编号:25

2、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 3、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 4、任何事物都有两点,即优点和缺点。( )( )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消除一切社会矛盾。( ) 6、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一般中包含个别。( ) 7、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都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

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多数与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 合作探究

一、下列观点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1、高下相倾、难易相成 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3、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4、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5、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6、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7、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二、(2012福建文综)义利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当前,弘扬具有社会进步意义的义利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具有积极而 文综之家 http://www.sdwzzj.cn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 人们对义利观的探索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孔子主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孙中山提倡“大义所在”,坚持和民主大义,反对“重私心而忘公义’。中国党倡导“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自身的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材料二 福建某著名民营企业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礼义兼顾,诚信不欺,重视节能减排,依法纳税,积极捐助慈善事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材科三 雷锋,以其短暂的一生谱写了一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壮丽诗篇。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对于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一中义利观的演变过程如何现了矛盾观点? ( 12分)

当堂训练:(B层)

1、(2012浙江文综)28.从畏惧自然到征服自然,进而认识到要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千百年来人对自然态度的变化告诉我们 ①人对自然的认识在曲折中逐步深化 ②人与自然的矛盾有个逐步展开的过程 ③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先对立后统一 ④人类终究无法把握无限的自然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

高密四中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教学案 编号:25

2、(2012江苏单科).电影《泰坦尼克号》和歌剧《罗密欧和朱丽叶》因歌颂纯真的爱情而为世人所熟知,我国的爱情名著《牡丹亭》以舞剧的形式在纽约上演,也为美国观众所欣赏。这些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都深深打动世界各地的人们。这说明

①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②在实践中产生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③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要承认文化的同一性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2011·广东文综)观察右图(改编自陈耶门《沉默集》),请你

从矛盾同一性的寓意出发选择漫画标题,最贴切的是 ( ) A.目标:奋斗的方向 B.信念:勇者的利器 C.障碍:跨越的支点 D.天才:勤奋的结晶

4、 (2011·天津文综)“太极图”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图”(如右图),该图看似简单,却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其内涵主要有 ( )

①一分为二的观点 ②绝对同一的观点

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观点 ④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的观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 (2011·安徽文综)茶叶因生长环境的差异而带有不同的味道,一些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品一品便知茶叶的产区在哪里。这表明( )

①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就在于矛盾的特殊性 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自觉反映的特性 ③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化和发展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不在人的意识之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 (2011·江苏单科)当今,各地城市建设除了追求“人文、生态、宜居”的目标,还注重展

现个性魅力、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这种城建思路体现的哲理是 ( )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课后拓展案】B层

(2011·江苏)2011年博鳌会亚洲论坛年会的主题是“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亚洲》的演出。他指出,亚洲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经济结构性矛盾、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还存在,如何处理好发展问题依然摆在亚洲人民面前。

会议还探讨了“包容性发展”的内涵和具体策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呼吁亚太地区的国家要加入到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巴西总统罗塞芙主张各国应创造条件实现经济增长和包容性发展,南非总统祖马提出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合作、共赢机遇和挑战等。 “包容性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个道理?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6分)

4

高密四中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教学案 编号:25

第9课第1框参 预习检测:BBDDA A 当堂训练:AACBA B 【课内探究案】:

①对义利关系的探索,推动了人们对义利观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②对义利关系的认识既看到二者的不 文综之家 http://www.sdwzzj.cn同,又看到二者的统一,体砚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全面地看问题。

③不同历史时代的义利观各有其特点,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课后拓展案】: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世界各国的发展即是不平衡的,有自身特色和历史传统,又是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的;世界各国在差异和包容的对立统一中向前发展。

第9课第2框参

预习检测:BACCC 【课内探究案】:

1、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

②该网民的观点指出了微博健康的一面,看到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但忽略了其不健康的一面,即事物矛盾的次要方面。

③对微博既要看到它的主流是积极的,又要看到它的消极影响;还应认识到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2、(1)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2)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具体分析各种因素。 当堂训练:ACCD 【课后拓展案】:BCD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