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做好基层医院的药房管理工作
目的:探讨做好基层医院药房管理工作的方法,促进基层医院药房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方法:采用科室实地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发现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结果:基层医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着药房基础设施落后及硬件缺乏,药房工作人员的学历、业务能力及工作积极性较低,药房各项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后,医院药房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度得到明显地提高。结论:分析基层医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采取整改措施,能促进医院药房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标签: 基层医院; 药房管理; 规范化建设
药房是基层医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药品的购买、存储及出售等职能,药房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药品的优劣、用药的安全及医疗质量,甚者会影响到整个医院医疗工作的开展,因此,做好医院药房的管理工作意义重大[1]。近年来,因药品引起的医疗事故频发,这加剧了医患关系,损害了医院的效益;同时,国家对医药事故也高度重视,还颁布了药房管理法、用药规范等一系列法规[2]。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探讨如何做好基层医院的药房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中,笔者对基层医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旨在促进药房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1 基层医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药房基础设施落后及硬件缺乏
在基层医院药房管理中突出的问题就是药房的基础设施落后及硬件缺乏,药房一般占地面积小、环境条件差、通气状况差,有的医院药房没有进行阴凉库、常温库、冷库的区域划分,造成应在阴凉或冷冻处贮存的药品放置在常温下,时间长了影响了药品的质量[3]。有的医院药房药橱、药柜旧而少,药架上、地面上的药品摆放混乱,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内服药与外用药、药品与非药品均无醒目的分类标识,药库无药品堆放的专用地脚架。不少药房药库未配置干湿度计,未安装调节温度的设施,如空调、除湿机等,且对有湿度、温度贮藏保管要求的药品,不能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造成部分药品变质而被废弃。
1.2 药房人员工作积极性较低
首先在药房工作的人员认识不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工作上没有责任心,也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基层医院药房管理人员总是认为药房日常工作单调,缺乏管理的意识,或认为管理是上级领导的事情,和自己无关;实地调查也发现,大多数药房管理人员认为,药房的工作主要是不给患者发错药就行;由于药房在医院各部门中的地位不重要,多数工作人员仅做常规工作,不主动对药房的业务知识和管理知识进行学习,造成药房管理的不规范[4]。笔者调查显示,药房药学工作者还存在思想守旧、信息闭塞及工作不积极等问题,不能满足现代药房对工作
人员的职业要求。
1.3 药房工作人员的学历及业务能力不高
药房工作人员的学历普遍偏低,在有的医院药房9名工作人员中,1名本科学历,2名为大专学历,其余人员均为大专以下学历;大部分医院缺乏中高级药师,职称结构不均衡,不利于药学专业的发展[5]。管理工作者的业务素质也不高,不利于提高药品服务的质量;从药学专业技术的角度分析,药品工作者仅具备调配处方的技能,其专业能力较低,且不能很好地掌握药品管理知识。
1.4 队伍建设不健全
基层医院药房工作人员在事业单位编制问题上呈现短缺状态,大中专医药院校毕业生基本上得不到事业编制。同时,很多药学专业毕业生在利益的驱使下,会转向社会别的行业,真正选择进入基层医院药房工作的人非常少。因此,在基层医院药房人员配备上,存在人员缺乏,队伍建设不健全的问题。为维持药房的正常工作,只能选择一些非专业人员调入药房,这严重影响了药房的管理质量和业务质量。
1.5 药房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药房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工作人员在思想上对药品验收没有足够地重视,对于购进的药品,在验收过程中也是敷衍了事,库房人员仅核对药品公司送达的药品送货单,填写记录药品的入库信息,对药品的质量不关心;在药品的运输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药品的贮存条件来存贮药品[6];有的仓库人员对于药品的贮存管理也不加重视,甚者不考虑基本的贮存条件,使药效不能保证。
1.6 医院监管机制不健全
有的医院药房建立了规章制度,但由于缺乏监管机制,使得制度没有真正执行[7]。药房工作人员往往是相互扯皮,造成工作没有秩序,还会导致药房人员不按常规操作,如不能严格执行双核对制度,单人配药、核对现象屡禁不止。同时,不能很好地监测药品不良反应,也不能很妥善地保管药品,对不合格药品的管理和报废也没有规范的记录,不能对药品质量做定期检查,对过期的药品没有及时处理;在原包装、大包装药品拆零分装时,药物的名称、规格、剂量、有效期、生产批号等没有标明;药品标签脱落者没有及时核对处理,造成药品的大量浪费。
2 针对性措施
2.1 加强药房的基础设施及硬件建设,建设现代化药房
加大药房的经费投入,按照一级甲等医院现代药房的标准,来完善药房的各项设施建设。遵循必要的规范,来增添药柜、药橱,实行分类定位存放,化学药、
生物制剂、外用药与内服药、药品与非药品均分开贮存,不靠墙、不倒置、不混放,离地面要保证一定的距离,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确保药房的整洁规范,还要有必备的通风及保温除湿设备,保证药品适宜的存贮温湿度,一般情况下,需常温保存的药品温度不能超过30 ℃,需在冷处保存的药品温度不能超过10 ℃,需在阴凉处避光保存的药品温度不能超过20 ℃,保持房内相对湿度45%~75%[4]。配备计算机来实现药品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使之具有发药、退药、医嘱查询、价格查询等多种功能[8]。
2.2 加强对药房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及职业道德工作医院要重视对药房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定期开展培训。要教育药房工作人员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药房工作人员要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认真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和国家各项相关的法规,提高工作的积极性,配合医师做好用药指导、药学知识咨询等工作,提高自身的价值[9]。
2.3 提高药房工作人员的学历层次,做好业务培训及人才队伍建设
在医院招聘及编制药房工作人员时,要引进本科层次及以上学历的药学专业人员,还可以引进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具备较高业务素质的专业人士进入药房,健全稳定人才队伍。对药房工作人员开展继续教育培训,来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还可以定期举办学术交流活动,让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最新的医药信息及发展动态,更好地服务患者。
2.4 完善管理制度及监管机制
建立健全药房的各项管理制度,在药品的管理上可以实行定额管理、实耗实消及重点统计,在工作环节上实施精细化管理,使药品、设备、人员管理均有章可循,填补管理漏洞。同时,对药品采购、中西药调剂、中药材炮制、药品质量检验等管理实行制度化,重点做好药品的存贮、药品的分类及药品有效期的管理工作[11]。要完善处方管理制度、新药审批制度、特殊药品管理制度、药品不良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登记等制度,最大程度地减少不良药品事故的发生。对药房工作人员实行责任制、业务考核制,以保障药房的工作质量。还要利用微机管理系统,逐步实现药房量化管理信息化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药房的工作水平及效率。同时,还要注意建立相配套的监管机制,真正做好药房的管理工作。
医院药房是集经营、管理、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尤其是在基层医院中,其地位显得尤为重要。药房作为药品的购进、储存及分销主体,其管理工作更是重中之重。本文中,笔者分析了基层医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加强了医院药房各项管理,促进了药房的规范化建设,这是转变药学模式、开展全面药学服务的前提,只有这样也才能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理念,保证为临床提供安全的、疗效确切的药品,促进基层医院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凯,杨光.医院药房管理探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16):1929-1930.
[2]池里群.我国当前社会药房药学服务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4):43-45.
[3]陆俊杰.谈医院药房质量管理的规范化建设[J].中国药房,2006,17(13):983-984.
[4]徐少平.基层医院药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科,2007,2(2):285-286.
[5]尹明证,李善伟.医院药房管理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5):769-770.
[6]陈应时.药品购进验收常见问题及探讨[J].中国执业药师,2004,2(12):38-39.
[7]庄海英.浅谈医院药房管理[J].中国医院管理,2004,24(2):20.
[8]郑坤.医院药房信息化管理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2):144-145,158.
[9]赵媛媛.药房托管模式与实例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2011,28(12):1143-114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