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印前设计 教案

印前设计 教案

来源:世旅网


印 前 设 计

第一章设计与印刷

一、教案首页 课 程 教学 目的 印前设计 章节 题目 设计与印刷 班级 07308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设计与印刷的关系,重点掌握印刷设计的工艺流程、设计与印刷的环境及印刷方式,为以下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 内容 (一) 印刷技术 (二) 从设计到印刷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 方法 学时 作业 设计是印刷的前提,印刷是展现平面设计的重要手段;只有掌握了印刷设计的工作环境、各种印刷方式及印刷设计的工艺流程,才能进入印刷设计技能的学习。 印刷方式及印刷设计的工艺流程 采用案例教学 6 平面设计师为什么要了解印刷?(思考题,用文字阐释)

二、教学过程

课前前导入

在此之前,已经学过了图形类软件和图像类软件,和设计的一些理论知识,那么,咱们做的大部分设计都是面向印刷的,做的设计能不能准确的进行后期印刷成为关键,做的设计不管有多么好的创意,但是符合印刷要求,也是枉然的,所以咱们今天就要学习印前工艺,学习好这么课,以后就可以按照印刷要求去做,避免出错。

教学过程

(一)、印刷技术

1) 印刷术发展概述

活字版印刷术是宋朝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O48年)由毕弄发明。 1819年,英人玛利逊第一次用铅字印成汉文《圣经》,这是我国最早的新式铅印书籍。 1838年,英人台约尔制成了第一套汉字。

1843年,美国人麦督斯在上海开设墨海书馆,出版铅印书籍。 1993年开始我国初试彩色桌面印刷出版系统。

2) 现代印刷术

印刷过程:原稿一→照相一→制版一→印刷一→装订。

印刷有五大要素:1 原稿、2 印版、3 油墨、4 承印材料、5 印刷机械。 3) 印刷设备 i. 制版设备

制版设备包括:照排机、晒版机、显影机、直接制版机、烤版机等设备。

ii. 印刷机械

包括:平版印刷机、凸版印刷机、凹版印刷机、丝网印刷机和数码印刷等。 iii. 印后加工设备

印后加工设备是对印刷品实行一系列修饰、美化,完成印刷品成品的必要设备。 印后加工设备包括覆膜、上光、模切、烫金、裁切、装订等设备。

4) 印刷方式

印刷方式是以印刷机及印版的不同来区分的。常用的印刷方式有:平版印刷、凸版(柔性版) 印刷、凹版印刷、孔版印刷和数码印刷。 i. 平版印刷

1-压印滚筒;2-纸;3-润版液;4-水辊;

5-墨 辊;6-印版滚筒;7-图像;8-橡皮滚筒;

9-转印到橡皮布上的图像  1. 印刷版面

 2. 经水滚后,非印纹吸收水份  3. 再经墨滚,印纹附上油墨

 4. 加上纸张 5、加以压力 6、印刷完成 ii.凸版印刷

凸版印刷是用凸版施印的一种印刷方式。所谓凸版是指图文部分明显高于空白部分的印版,如活字版、照相凸版和感光性树脂版等。 凸版印刷原理

印刷机的给墨装置先使油墨分配均匀,然后通过墨辊将油墨转移到印版上。

凸版上的图文部分远高于非图文部分,因此,油墨只能转移到印版的图文部分,而非图文部分则没有油墨。

应用范围:商标、包装装潢印刷、报纸印刷等。 iii. 柔性版印刷 柔性版印刷原理

墨斗中的油墨,在柔性版印刷部件中的网纹辊的作用下, 网纹辊网穴和网纹辊的表面都带上了印刷油墨。

网纹辊表面的油墨在刮墨刀的作用下被刮去,这样, 油墨只存在网纹辊的网穴中。

网穴中的油墨在压力的作用下,转移到柔性印版上。

最后,在印刷压力的作用下,将印版上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 柔性版印刷特点有:承印物广泛,几乎不受承印材料限制;材料是一种高分子树脂材料,具有柔软可弯曲,富有弹性的特点;耐印率高,一般是50~几百万之间(胶印一般10~30万);印刷质量好,它兼有凸印的清晰,胶印的柔和,凹印的墨层厚实和高光泽。由于柔性版印刷优点突出,自其诞生以来,发展一直很迅速,现已有成为主流印刷方式的趋

势。

5) 凹版印刷

印刷时,先使整个印版表面涂满油墨,然后用特制的刮墨机构,把空白部分去除,使油墨存留在图文部分的”孔穴“之中。再在较大的压力作用下,将油墨转移到承印物表面。 凹版印刷多用于印刷精美画册、画报、明信片及有价证券等,尤其适合印刷数量大、质量要求高的印刷品。

6) 数码印刷

数码印刷就是将电子文件直接成像在印刷介质之上,有别于传统印刷繁琐的工艺过程的一种全新印刷方式。 数码印刷的特点

一张起印、无需制版、立等可取、即时纠错、可变印刷、按需印刷。

数码彩色印刷—— 自动、双面A3版面印制,按需印刷,突破传统印量大限制,一张起印,无需制版,自动胶装

1. 印刷质量精美:采用目前最先进的数码静电成像技术,模拟传统印刷,但又不同于传统印刷,色彩表现栩栩如生。

2. 快速直观:不需要传统印刷繁杂的印前处理,只要有电脑文件,几分钟内便可看到成品,每分钟60页的处理速度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立等可取。

3. 优越的纸张和幅面选择:可供采用的纸张范围相当广泛,更有特殊的介质材料选择,完全可满足您的特殊需求。印刷幅面可达到310*440mm, A3幅面上可以实现满版印刷。

4. 成本低廉:在一定的数量范围内,它的价格具有相当的优势,而且,由于不需要印刷用菲林,由此省下的印 前处理成本亦很可观。 5. 灵活性:几乎可以接收所有的电子文档格式而且配合前端的高速扫描系统,可以与纸张文件与电子文件完美结合。

6. 印刷装订一气呵成:具有联机平钉功能,印件直接成册,更加节省时间。 (二)从设计到印刷

1) 从设计到印刷的工作流程

印前 指印刷前期的工作,一般指摄影、设计、制作、排版、出片、制版、打样等。 印中 指印刷中期的工作,通过印刷机印刷出成品的过程;

印后 指印刷后期的工作,指印刷品的后期加工:裁切、覆膜、模切、糊袋、装裱等。 设计与印刷工作流程示意图

2) 印刷设计硬件环境 彩色桌面出版系统

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由计算机主机、显示器、大容量硬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设备及通信设备等组成。

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的工作流程

3) 软件环境

彩色桌面出版系统软件价绍

1.操作系统软件:PC机—windows;Mac( 苹果机)MacOS 2.常用的应用软件种类:

(1)图像处理软件:可用于连续调图像的编辑处理.如photoshop

(2)图形处理软件:具有文字输入\\图表制作\\标志设计\\编辑矢量化图形等功能。 如:CoreDRAW\\Adobe Illustrator\\MacroMedia Freehand

(3)排版软件:主要用于拼版,可将文字\\图形和图像安排在一个或多个页面内. 如:Adobe PageMaker\\Adobe Indesign\\QuarkXPress\\方正飞腾等.

(4)折手软件:用于将单独页面拼合成大的面在形式.如Prewise\\Preps等. (5)RIP软件:用于对面面进行加网处理,并对页面进行栅格化.

教学小结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掌握说出你对设计与印刷的关系什么是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印刷的种类有那些,平面设计需要哪些软硬件环境的支持?印刷设计的工艺流程是什么,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设计中,应该会按照印刷的原理去做设计,这方面学生接触的比较少,可以看出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慢,需要老师细心的指导,在以后的教学中最好能带同学们到印刷厂去亲自感受和实际,这样可以让学生直观的掌握所学理论。

第2章

印刷材料

一、教案首页 课 程 教学 目的 印前设计 章节 题目 印刷材料 班级 08309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和了解各种常用印刷材料,以及规格和性能,在印刷设计中得心应手地使用。 (一) 纸张 (二) 非纸类印刷材料 (三) 印刷油墨 (四) 印版 (五) 装订装帧材料 纸张印刷材料的规格、开数、应用范围及印刷适性;非纸类印刷材料的应用范围及设计要点;油墨以及装订材料的种类、用途。 教学 内容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 方法 学时 作业

掌握页码和章节设置 采用案例教学, 8 纸张都有哪些开法?如何计算纸张的开数?(做一个大32开本的册子,要求24页)

二、教学过程

课前前导入

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印刷的方法,对印刷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将学习印刷中的纸张的种类,纸张的开本,和印刷中的油墨以及装订所用的材料。 纸张

(一) 纸张的特征

1) 纸张的构成 2) 纸张的规格

平板纸的原纸尺寸按大小分为: 880mm×1230mm、 850mm×1168mm、 880mm×1092mm、

787mm×1092mm、 787mm ×960mm、

690mm×960mm等六种。 纸张的重量

3) 纸张的印刷适性

平滑度 纸张的平滑度直接决定着印刷品的印刷品质。

吸墨性 纸张对油墨的吸收,主要取决于纸张的纤维间的紧密程度。

弹性和塑性 纸张在囤放、印刷等各种过程中,会因为周边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各种变化。 表面强度 纸张的表面强度决定着纸张在印刷时其表面的耐磨性、抗掉粉、抗起毛等有决定性的影响。

纸张的含水量 纸张的含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印刷品的质量 4) 纸张的开法

纸张一般有两种开法,即两开法和三开法。

A. 两开法 B. 三开法 C. 特殊开法举例

5) 纸张的分类及用途 新闻纸 重量:(49~52)±2g/m²
 平板纸规格:787×1092,850×1168,880×1230。

卷筒纸规格:宽度787,1092,1575;长度约6000~8000m

凸版印刷纸 重量:(49~60)±2g/m²


平板纸规格:787×1092,850×1168,880×1230。还有一些特殊尺寸规格的纸。 卷筒纸规格:宽度787,1092,1575;长度约6000~8000m 胶版印刷纸

重量:50,60,70,80,90,100, 120, 150, 180(g/m²
)。 平板纸规格: 787×1092,850×1168,880×1230。 卷筒纸规格:宽度787,1092,850。 铜版纸

重量:70,80,100,105,115,120,128,150,157,180,200,210, 240,250(g/m²
)。 其中:105,115,128,157(g/m²
)进口纸规格较多。

平板纸规格:648×953,787×970,787×1092,889×1194。 (二) 非纸类印刷材料

合成纸 合成纸又称聚合物纸和塑料纸,是利用化学原料如烯烃类再加入一些添加剂制作而成,具有质地柔软、抗拉力强、抗水性高、耐光耐冷热、并能抵抗化学物质的腐蚀又无环境污染、透气性好,广泛地用于高级艺术品、地图、画册、高档书刊等的印刷。

复合纸板 复合纸板一般由纸板和复合层组成。纸板是普通的白纸板,复合层有以下几种:铝箔复合层、塑料复合层和由纸板作基材,将铝加热后,直接喷镀在纸板上形成金属复合纸板。复合纸板主要应用于包装装潢领域。

不干胶纸 不干胶纸是由表面基材、胶黏剂、原纸三部分组成。表面材料又可分为之类、薄膜类、与特种材料类,最常用的是纸类。用于标签、条码、海报等印刷设计。 电化铝 电化铝是属于金属箔材料,是印后加工烫金装饰工艺所必须使用的材料。

其他材料 在包装与商业印刷中,还有金属材料、塑料薄膜等也在广泛使用。如马口铁、铝箔。

(三) 印刷油墨 油墨的组成 油墨的种类

凸版印刷用油墨 平版印刷用油墨 凹版印刷用油墨 丝网孔版印刷用油墨 防伪油墨 UV油墨

(四) 印版

1) 印版的种类

凸版印刷:印纹高于非印纹 凹版印刷:印纹凹陷于版面 平版印刷:印纹没有凸起或凹下 孔版印刷(丝网印刷):油墨通过孔洞的印纹

印版是在印刷过程中用于传递油墨至承印物上的印刷图文载体。根据印版的不同,通常划分为凸版、凹版、平版和孔版四类。

(五) 装订装帧材料

装订工艺常用材料分为订联材料,粘接材料,装帧材料和辅助材料四种。

教学小结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知道了:

纸张的几种规格、分类及设计范围, 复合纸的特性及设计要点,纸张都有哪些开法,如何计算纸张的开数,油墨的分类及应用范围,印版都有哪些类型。

第三章 印刷设计的基本常识

一、教案首页

课 程 教学 目的 印前设计 章节 题目 印刷设计的基本常识 班级 08309 通过本章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明确印刷原理以及相关的印刷设计基本常识,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更好地指导印刷设计实践。 (一) 彩色印刷成像原理 (二) 印刷色彩管理色彩模式的运用 (三) 色彩模式的运用 彩色印刷原理,四色印刷、印刷色彩模式与色彩管理、印刷灰平衡、图形图象输入、拼版、折页、打样输出,每一项内容必须经过大量的实际训练才能更好地掌握。 教学 内容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掌握字符和段落样式设置和应用 教学 方法 学时 作业 采用案例教学 6 综合案例—24页的画册设计,要求骑马钉,原创。

二、教学过程

课前前导入

上一章学习了纸张的几种规格、分类及设计范围, 复合纸的特性及设计要点,纸张都有哪些开法,如何计算纸张的开数,油墨的分类及应用范围,印版都有哪些类型。今天学习彩色印刷成像原理,印刷色彩管理。

教学过程

(一) 彩色印刷成像原理

1) 印刷网点知识 i. 调幅网点

调幅网点是目前使用的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点。它的网点密度是固定的,通过调整网点的大小来表现色彩的深浅,从而实现了色调的过渡。

ii. 网点角度

常见的网点角度有90度、15度、45度、75度几种。45度的网点表现最佳。

75度 15度 90度 45度

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网点套在一起,会有相互的干涉,当干涉严重到影响图像美观时,就出现俗称的“龟纹”了。

iii. 调频网点

调屏网点是90年代以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加网方式,它和调幅网点不同之处在于:调屏网点的网点大小是固定的,它是通过控制网点的密集程度来实现阶调。亮调部分的网点稀疏,

暗调部分的网点密集。

2) 网点线数

网线数的大小决定了图像的精细程度,类似于分辨率.常见的线数应用如下:

10-120线: 低品质印刷,远距离观看的海报、招贴等面积比较大的印刷品,一般使用新闻纸、胶版纸来印刷,有时也使用低克数的亚粉纸和铜版纸。 150线: 普通四色印刷一般都采用此精度,各类纸张都有。 175-200线:精美画册、画报等等,多数使用铜版纸印刷

250-300线:最高要求的画册等等,多数用高级铜版纸和特种纸印刷。

以下是几种不同线数情况下的图片效果。左、右两面的图片分别为300dpi和100dpi扫描的同一照片,再分别用20、40、80、100、133、150、175、200线印刷网点输出,请仔细观察它们的差别。

3) 网点线数的演变

时至今日进入电脑制版时期,绝大多数虽仍用175线,但扫描分色仪(或电分机扫描系统)结合3600 dpi及以上的内鼓式激光照排机,可以发排200线乃至300线,也可以发排调频网(也称砂目网点即单个网点相同于300线的最细点,依靠密集或疏散形成浓淡,因无角度,所以不会产生龟纹)。现在高性能的感光胶片、分辨力极高的PS印版、高适性的油墨、优越表现性的纸张、进口的精密打样机及四色印刷机等,所能接受的网点线数,已超过175线所需。目前看来用300线似尚无此必要,而拓开思路采用200线,这样既不冒进,也不保守,使印品更臻精美。如果今后推广CTP工艺时更可以适应。

4) 数字图象的分色

所谓分色是指RGB图像数据被转换为最接近等量的青、品、黄及黑色(CMYK)数值的工艺。我们这里是指用Photoshop中的图像成批转换法,这对于一般印刷复制工艺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大多数印刷设备使用青、品、黄减色法三原色和黑色(它不是基本色)。要用黑色来补偿印刷油墨(即色剂)之不太理想的吸收特性。使用黑色会扩展印刷的色调范围,从而产生更深、更丰富的暗色调。

5) 色光混合与色料混合 iv. 加色法的三原色 色光的三原色

红光、绿光和蓝光就是色光是三原色 色光的叠加

红色光+绿色光+蓝色光=白光。 红色光+绿色光=黄色光; 红色光+蓝色光=品红色光; 蓝色光+绿色光=青色光。

减色法的三原色

减色法是指从白光中减去其中一种或两种基色光而产生其它色彩的彩色合成法。 减色法一般用于颜料配色,如彩色印刷、染印彩色象片等。

(1)原色加法:三原色全部参与叠加形成白色,任意其中两种原色相加形成不参与合成的颜色的补色。(左图)

(2)原色减法:三补色全部参与叠加形成黑色,任意其中两种补色相加形成不参与合成的颜色的原色。(右图)

(二) 印刷色彩管理

1) 色彩不匹配问题 各种不同设备和文档的色域 A. Lab 色彩空间 B. 文档(工作空间) C. 设备

2) 色彩管理系统

在 Adobe 应用程序中设置色彩管理。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默认的颜色设置就已足够。 但是,您可以执行以下任一操作来更改颜色设置:如果您使用多个 Adobe 应用程序,请使用 Bridge 选择一个标准色彩管理配置,并在处理文档之前在应用程序间同步颜色设置。 如只使用 Adobe 应用程序,或者您想要自定高级色彩管理选项,那么您可以更改特定应用程序的颜色设置。

(一) 色彩模式

HSB模式 1. 色相(H)2. 饱和度(S)3. 亮度(B)

RGB模式 RGB模式产生颜色的方法又被称为色光加色法。 CMYK模式 CMYK模式产生颜色的方法又被称为色光减色法。

Lab模式 Lab模式所包含的颜色范围最广,能够包含所有的RGB和CMYK模式中的颜色。 其他颜色模式

1. 位图(Bitmap)模式 2. 灰度(Grayscale)模式 3. 双色调(Duotone)模式 4. 索引颜色(Indexed Color)模式 5. 多通道(Multichannel)模式 6. 8位/16位通道模式

教学小结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掌握了:

彩色印刷成像原理,印刷色彩管理色彩模式的运用,色彩模式的运用,这样在今后的设计中学生就不会再出现颜色应用的错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