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SabiSty Aria P 从以上现象来分析,因为腐蚀发生在内外键 合点上,并有白色生成物,说明封装时引入了酸 气及水气。由于管壳上键合点为镀金层,而内引 线为硅铝丝,当金铝压焊形成合金时,金是不活 从而污染了芯腔。封装前芯腔内部又未被烘干 因而增加了腐蚀成分,成为隐藏的威胁 3改进措施 为了从根本上杜绝此类失效现象的发生,我 厂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 3.1封装工序远离酸源 当初,为使封装过程更为洁净,少受尘埃污 染,“七专 封装生产线搬进洁净度为1万级的 超净厂房内,但却忽视了半导体芯片的生产基 地。在芯片生产过程中,盐酸作为一种清洗液, 在清洗间大量使用,在突然出现设备故障而断电 的情况下,抽风机停止运转,清洗间酸气外溢, 泼金属,铝是活泼金属,即对它们激活的程度不 同,所以金与铝的电位差较大,两者之间组成了 原电池.水蒸气和盐酸根离子起到电解液的作 用,对内引线、硅铝丝及键台点进行电解腐蚀。 水蒸气和酸根浓度较大时,在长时间高温条件 下,加快其电解和腐蚀速度,硅铝丝和键合点被 腐蚀而生成白色疏松的氢氧化铝,有的散落在芯 片表面,有的未腐蚀完,在内外键合点和硅铝丝 的表面形成白毛或白色絮状物。 分析失效原因,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因失效电路仅占总数的o.28%,而且 是不同时期封装的三个品种8块电路,说明电路的 失效是非批次性的,可以排除芯片及管壳问题。 (2)在对内外压点的成份能谱分析中,发现 含有cl元素,说明在封装过程中引入了cl一,由 于其只是偶然性气氛,检验过程中无法检验出 来。只有在长时间通电的情况下,由于电应力的 作用,焊点局部过热加速酸气和水气对焊点的慢 性腐蚀,其隐患才能逐渐暴露出来。这8块失效 电路是在我厂做过240小时高温(温度为l25℃) 这些酸气飘散进“七专”电路封装间,使芯腔遭 受酸气污染。因此,必须及时将封装工序搬出芯 片生产超净厂房,远离酸源。 3.2严格工艺纪律和质量管理 我国器件键合技术比较落后,采用手动焊接 台,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工艺差错引 起的失效几率很大。要消除人为因素造成的失 效,必须加强生产阶段的工艺管理.同时对“七 专”人员加强培训和管理,对上岗操作人员和检 验人员必须进行相应工种的专业技术和可靠性基础 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并且加 强质量第一的思想教育。 电老化筛选,用户又进行了96小时的高温(温度 为1 25℃)加电老化二次筛选才检测出来的.因 此.具备外力作用条件。 (3)此批电路键台点腐蚀开路,是由于失效 4结论 以上例证可以证明,失效分析工作是提高产 电路腔体内引入了cl一,分析结果如下: ①封装气氛:生产厂房中前工序使用了化学 试剂盐酸.形成的盐酸气氛扩散到键台完毕还未 及时封盖的电路中,从而污染了芯腔.而操作工 却未及时发现,给被污染的电路封上了盖板。 品可靠性的重要保障。失效分析工作虽然不出产 品,但是失效分析和反馈纠正措施可以显著减少 系统实验和现场使用阶段的失效器件。它不仅在 提高产品可靠性方面有很好的效果,而且会为企 业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②硅铝丝被汗液沾污:在键合过程中,契形 劈刀需穿硅铝丝时,由于操作工大意,造成汗液 沾污了硅铝丝,之后又未将被沾污的硅铝丝剔 除,汗液中的cl一叉被带入了电路芯腔内,从 而埋下了隐患。 (收稿日期:20010510】 ^艳格 女・1987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拉太学技术物理系光电子 ③苗腔内部的沾污:操作工或检验员在工作 中未带口帘,将呼吸气氛直接带入电路芯腔内, 技术专业,高级工程师.现从事半导体集成电路的镜捡、测试厦失效 舟析工作. 毛8半导摊技术摹27鼍莽5_I9l 二oo二年i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