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7463361 U(45)授权公告日 2018.06.08
(21)申请号 20172134.1(22)申请日 2017.10.20
(73)专利权人 张伟明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莞太路
21号美佳大厦B603(72)发明人 张伟明 (51)Int.Cl.
B02C 18/14(2006.01)B02C 18/18(2006.01)B02C 1/00(2006.01)B02C 21/00(2006.01)B02C 23/16(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污水处理处理用污水处理剂播撒装置(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处理用污水处理剂播撒装置,包括主壳体、进料口、破碎杆、转叶和出料口,所述主壳体内置有破碎箱,且破碎箱上安装有破碎电机,所述进料口设置于破碎箱上方,所述破碎杆连接破碎电机,且破碎杆连接有破碎刀片,所述破碎箱底部安装有加热片,且破碎箱连接有传输通道,所述转叶安装在储料室底部,且转叶与转速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出料口设置于储料室正后方,且储料室底部设置有播撒口通过加热片加热去除处理剂的水分,提高处理剂的质量和处理效果,再通过过滤去掉其中的杂质,研磨剂通过转叶转动的速度来保障处理剂的播撒量的大小的可控,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也减少了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
CN 207463361 UCN 207463361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污水处理处理用污水处理剂播撒装置,包括主壳体(1)、进料口(2)、破碎杆(4)、转叶(15)和出料口(17),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内置有破碎箱(5),且破碎箱(5)上安装有破碎电机(3),所述进料口(2)设置于破碎箱(5)上方,所述破碎杆(4)连接破碎电机(3),且破碎杆(4)连接有破碎刀片(6),所述破碎箱(5)底部安装有加热片(7),且破碎箱(5)连接有传输通道(8),所述传输通道(8)连接有研磨室(12),且研磨室(12)顶部安装有研磨电机(9),所述研磨电机(9)下方连接有研磨杆(10),且研磨杆(10)下方连接有研磨器(11),所述研磨室(12)下方安装有过滤出料口(13),且过滤出料口(13)连接下方储料室(14),所述转叶(15)安装在储料室(14)底部,且转叶(15)与转速控制器(16)相连接,所述出料口(17)设置于储料室(14)正后方,且储料室(14)底部设置有播撒口(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处理用污水处理剂播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刀片(6)采用弯状结构,且破碎刀片(6)采用上下平行的结构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处理用污水处理剂播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器(11)磨片顶部采用微孔结构,且研磨器(11)呈环形柱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处理用污水处理剂播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出料口(13)采用梯形结构,且过滤出料口(13)底部的宽度小于顶部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处理用污水处理剂播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叶(15)采用三片叶的结构,且转叶(15)的各叶片距离分布均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处理用污水处理剂播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17)采用下坡式结构,且出料口(17)可控制开口的大小。
2
CN 207463361 U
说 明 书
一种污水处理处理用污水处理剂播撒装置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处理用污水处理剂播撒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近些年来,我国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城市中生产和生活而产生的污水数量也在逐渐的增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还不高,工艺还有待完善,管理还比较落后,我国污水处理设施相对于发达国家还十分落后。[0003]现有技术中在对污水撒播处理污水处理剂时,多采用人工的方式,无法保证撒播的质量,而污水处理剂容易吸收水分造成结块,一些处理剂没有充分的研磨就进行投放处理,从而降低污水处理能力,且在需要多种污水处理剂进行处理时,需要合理的搅拌才能更好的净化,而现有的人工撒播不仅无法达到要求,反而容易造成处理及的量无法控制,反而造成二次污染,且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没有达到污水处理的标准和要求。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处理用污水处理剂播撒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处理剂容易结块,搅拌撒播不均匀,研磨不充分,不能控制撒播量的大小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处理用污水处理剂播撒装置,包括主壳体、进料口、破碎杆、转叶和出料口,所述主壳体内置有破碎箱,且破碎箱上安装有破碎电机,所述进料口设置于破碎箱上方,所述破碎杆连接破碎电机,且破碎杆连接有破碎刀片,所述破碎箱底部安装有加热片,且破碎箱连接有传输通道,所述传输通道连接有研磨室,且研磨室顶部安装有研磨电机,所述研磨电机下方连接有研磨杆,且研磨杆下方连接有研磨器,所述研磨室下方安装有过滤出料口,且过滤出料口连接下方储料室,所述转叶安装在储料室底部,且转叶与转速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出料口设置于储料室正后方,且储料室底部设置有播撒口。[0006]优选的,所述破碎刀片采用弯状结构,且破碎刀片采用上下平行的结构分布。[0007]优选的,所述研磨器磨片顶部采用微孔结构,且研磨器呈环形柱体结构。[0008]优选的,所述过滤出料口采用梯形结构,且过滤出料口底部的宽度小于顶部的宽度。
[0009]优选的,所述转叶采用三片叶的结构,且转叶的各叶片距离分布均匀。[0010]优选的,所述出料口采用下坡式结构,且出料口可控制开口的大小。[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污水处理处理用污水处理剂播撒装置采用破碎刀片对处理剂可进行破碎和搅拌,解决处理剂因吸收水分而结块的问题和多种处理剂搅拌不均匀的问题,且通过加热片加热去除处理剂的水分,提高处理剂的质量和处理效果,再通过研磨器充分对处理剂充分的研磨,提高研磨剂的接触面加快净化速度,再
3
CN 207463361 U
说 明 书
2/3页
通过过滤去掉其中的杂质,研磨剂通过转叶转动的速度来保障处理剂的播撒量的大小的可控,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也减少了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面示意图;[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撒播口结构正面示意图。[0015]图中:1、主壳体,2、进料口,3、破碎电机,4、破碎杆,5、破碎箱,6、破碎刀片,7、加热片,8、传输通道,9、研磨电机,10、研磨杆,11、研磨器,12、研磨室,13、过滤出料口,14、储料室,15、转叶,16、转速控制器,17、出料口,18、播撒口。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17]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处理用污水处理剂播撒装置,包括主壳体1、进料口2、破碎电机3、破碎杆4、破碎箱5、破碎刀片6、加热片7、传输通道8、研磨电机9、研磨杆10、研磨器11、研磨室12、过滤出料口13、储料室14、转叶15、转速控制器16、出料口17和播撒口18,主壳体1内置有破碎箱5,且破碎箱5上安装有破碎电机3,进料口2设置于破碎箱5上方,破碎杆4连接破碎电机3,且破碎杆4连接有破碎刀片6,破碎刀片6采用弯状结构,且破碎刀片6采用上下平行的结构分布,既方便对处理剂进行破碎处理,也可以起到搅拌处理剂的作用,破碎箱5底部安装有加热片7,且破碎箱5连接有传输通道8,传输通道8连接有研磨室12,且研磨室12顶部安装有研磨电机9,研磨电机9下方连接有研磨杆10,且研磨杆10下方连接有研磨器11,研磨器11磨片顶部采用微孔结构,且研磨器11呈环形柱体结构,增加研磨的质量,有效的提高处理剂的接触反应面积,研磨室12下方安装有过滤出料口13,且过滤出料口13连接下方储料室14,过滤出料口13采用梯形结构,且过滤出料口13底部的宽度小于顶部的宽度,方便控制出料的速度,提高过滤处理剂的质量,转叶15安装在储料室14底部,且转叶15与转速控制器16相连接,转叶15采用三片叶的结构,且转叶15的各叶片距离分布均匀,可有效控制处理剂的撒播量,防止撒播的量出现过多或过少的现象,出料口17设置于储料室14正后方,且储料室14底部设置有播撒口18,出料口17采用下坡式结构,且出料口17可控制开口的大小,方便增加出料的速度和控制出料的量,来控制净化的速度。
[0018]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污水处理处理用污水处理剂播撒装置时,首先将处理剂倒入进料口2中,再开动破碎箱5上部的破碎电机3,通过破碎杆4带动破碎刀片6对处理剂进行破碎搅拌,再将破碎搅拌好的处理剂通过传输通道8导入到研磨室12内部,再开动研磨电机9,通过研磨杆10带动研磨器11对处理剂进行进一步的研磨处理,再将研磨好的处理剂通过过滤出料口13进行过滤然后出料到储料室14内,然后通过储料室14后方的出料口17将处理剂倒入播撒口18内,再开动转速控制器16通过转叶15不断的将处理剂播撒到污水处理池中,
4
CN 207463361 U
说 明 书
3/3页
进行污水处理。
[0019]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5
CN 207463361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图2
图3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si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