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工作面拆拉装运支架安全技术措施怎么写

工作面拆拉装运支架安全技术措施怎么写

来源:世旅网

一、概述: 93207工作面即将拆除,根据矿会审要求,由我区拆除工作面86个支架,为确保施工期间的安全,特编制此安全技术措施。

二、施工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现场施工负责人: 宗井建 胡献召 刘如军 现场安全负责人: 林永志 张宜春 吴 鹏

三、施工时间 本措施有效期从审批完成开始至施工结束为止

四、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1、按矿会审要求稳设所需的拆除、拉运设备,配齐所需工具(专用链接装置、马镫、三角经、滑轮等工具),确保设备稳固可靠,工具完好。

2、拉运路线:93207工作面→93208材料道里段。

3、在工作面拆除之前,将风道内的三台支架使用工作面内的回柱绞车及93207工作面下口保险硐内的回柱绞车装车运至93208材料道里段。

4、拆除、拉运支架前,在工作面稳设不低于两台20T回柱绞车作为拉架、调架用,随拆支架进度及时挪移回柱绞车;

上下出口各稳设一台20T回柱绞车,工作面回柱绞车采用“四压两戗”方式稳设。

5、四压两戗要求:压戗柱使用2.2m或2.5m单体支柱打设,压柱垂直顶底板、戗柱与顶板成65°~75°夹角,压柱初撑力不低于50KN,戗柱初撑力不低于30KN,单体拴好防倒绳,并有防身柱和防护网,在打设单体柱时,一人操作,一人监护扶柱,单体支柱必须打在回柱绞车柱窝内,支柱上方带木帽,并在回柱绞车前方使用单体支柱配合金属菱形网支设护身点柱。

6、在93207小面内稳设一装车器,装车器使用螺丝对接并与轨道使用道夹板连接,连接螺丝必须上紧,装车时支架前端朝向溜头。

7、在拆除1支架前,在工作面溜尾三角门处打设两个木垛,对出口三角门进行顶板支护,随着工作面拆除,在煤帮侧预留风沟时每隔15m打一木垛,木垛料可用旧道板支设。

必要时可根据拆除过程中顶板压力变化,及时调整木垛间的距离,确保工作面拆除期间的通风。

8、工作面拆除支架按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拆除2支架前,先在3支架前梁上或专用起吊锚杆上,挂好10T滑轮作为回柱绞车经的生力点,将2支架拉出靠近煤帮,拆完后及时在老塘侧支设临时点柱不低于两排,每排走向不低于3棵,倾向排距800±100mm,走向排距以钢丝绳排距支设,支设两排,回出两排,交替支设和回出。

然后将1支架拉出,随后在1支架原位置支设点柱、托棚不低于两排或支设1个木垛。

12调正作为掩护支架用,而后依次从3支架向下拆除,每拆一架前,及时拉掩护支架,依次类推向下拆除。

顶板破碎地段,拉完支架后,必须用单体液压支柱及时支设点柱或打托棚支护顶板,而后回出。

9、支架拆除到下端头时,将86支架拆除拉出后,然后将沿空1(留巷侧)掩护支架拉出再将2掩护支架拉出,最后进行回料工作。

10、掩护支架前梁与待拆除支架的顶梁间距不得超过300mm,待支架拆除后及时的把掩护支架挪移到下一待拆支架顶梁处支护顶板,老塘侧支护应随即跟上,不得滞后;

掩护支架与煤帮的距离大于1000mm时,及时支设安全点柱或托棚。

11、装架时,用下口20T回柱机钩头使用专用链接装置连接在底座箱板上,开动回柱机将支架拉上装车器,并用单体辅助调正支架,支架使用四根φ22__L80mm的螺栓与平板车紧固。

12、车辆装好后,使用93208材料道绞车勾头使用三角经(直径不小于主绳直径)、10T马镫和支架连接,通过鸡心道运至93208材料道。

13、支架装车后及时清理浮煤杂物,支架工负责将装车支架的尾梁、立柱、侧护板、前探梁的千斤顶必须全部收紧,回落到位,支架宽度不得大于1500mm,降柱后支架高度不得高于1400mm。

支架油管用铁丝捆扎好。

14、现场若个别支架压死拉不动时,不能生拉硬拽,在支架底座箱下打眼放震动炮,浅打轻放,炮前警戒距离不小于30m。

15、拆除调整支架时,导向滑子生根在支架前梁上或专用起吊锚杆上,导向滑子生根时,使用10 T马镫或不低于6分绳头进行连接。

16、拉运支架时,导向轮不低于10T。

五、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人员进入工地点必须严格执行”先检查,后工作”及敲帮问顶制度。

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2、支架装车时,要固定可靠,压梁上紧,螺丝上齐、上牢,支架立柱降完, 3、拉运支架时,电绞、回柱绞车司机开车前,必须仔细检查电绞、回柱绞车地拱、经绳、声光信号、制动装置及轨道系统 ;

三角经绳及马镫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否则严禁走勾。

4、更换或处理液压管路时,必须 相关的截止阀或停止泵卸载,且管口不准对着自己或别人,“U”型销必须插满,严禁用铁丝代替。

5、挪移掩护支护时,及时观察顶板情况,加强支护,以防降架时顶板下沉。

6、面内拖运支架及调正支架时,一定要注意支架的运行情况,煤帮及绳路两侧严禁站人,为防支架歪斜可将挂钩点上移,同时用滑轮在适当位置改变绳向,或采用支杆辅助调正支架。

7、拆支架过程中,所有人员必须避开钩头、绳路及滑轮片的受力方向。

施工人员应全部到回柱机后方的安全地带躲避。

8、拖运支架过程中,要指派专人在支架前方10m外的架间或保险硐内观察支架的运行状况,观察人员要避开钩头、绳路、绳路的内三角范围,同时用哨子或移动电铃与回柱绞车司机联系 (哨子联系距离不得大于30m),严防误动作,发现异常必须停机处理好后方可作业。

9、拆除过程中失效单体及时更换补打,并对单体进行二次补液,拴好防倒绳。

10、架设木垛及打点柱应在的支护区域进行,且架设过程中必须有专人监视顶板动态,发现有顶板来压、掉渣等危险征兆时应立即撤出人员,待顶板稳定,并整理好支护后方可继续进行工作。

11、拆除支架时架设的风沟,仅作为通风用,严禁行人。

若顶板冒落较严重,材料道风量不足时,应及时开启风机供风,风量不足不得强行拆除,更不得冒险疏通材料道。

12、每班由瓦安员及时检查拆架迎头气体及温度情况,若拆架迎头,风量不足时,应及时开启风机供风。

13、设备运输时,运输区域内不得有人作业或停留,上下口设好警戒,发现异常立即发出停车信号,处理好后再走勾。

14、把钩工在发出行车信号前,认真检查车与绳头,绳头与钩头,钩头与马镫或专用链接装置之间的联接是否牢固可靠,以及支架与平板车的联接螺丝是否紧固,确认无误后再打点走勾。

15、斜巷运输时,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制度,严禁超挂车。

在切眼内运输设备,要有专人设警戒,施工人员必须躲到两支架之间或保险硐内,车辆运输拐弯处,绳路及弯道里帮,严禁站人。

16、各种安全设施齐全完好,正确,能正常使用,信号联系清楚,声光兼备。

拉松车时,绞车工手不离闸把,收到不明信号时,立即停车查明原因,严禁不带电松车。

调度绞车司机必须在护绳板后操作,严禁站在绞车侧面或前面操作,严禁一手开车一手处理爬绳。

17、运输时,严禁超载,超挂车,禁止用车辆运送人员上下,并且把钩工在上下口设好警戒,在下口把钩的人员必须在躲避硐内进行躲避。

18、对拉绞车司机在操作时,精力要集中,按信号提车与松车,互相配合,两台绞车运行速度必须同步,防止松拉不一致而损坏钢丝绳。

严禁不带电松车或开闸放飞车。

绞车在运行过程中司机必须密切观察钢丝绳缠绕和放绳情况,防止过快、过慢,放绳时钢丝绳要保持一定的松紧度。

两相邻电绞如同时运行钢丝绳有交错现象的不得同时走勾。

19、掉道时,现场负责人必须立即将现场情况报告矿总调度室,不得擅自进行复轨作业,必须在“安全监理员”或专管人员监护下,现场传达复轨措施后,方可进行复轨作业。

施工前要专人指挥,专人施工、专人监护。

20、平巷拿道

(1)施工时,要有专人负责指挥,专人施工、专人监护,车辆两侧严禁站人,防止车辆歪倒伤人。

(2)拿道时,车辆下方要垫实垫稳、随起随垫,垫东西的下方必须垫找到实底,不可将一边起的过高,防止车辆歪倒,发现车辆有歪斜现象,必须在其两侧打好可靠的支撑,以防车辆歪倒。

(3)在拿道过程中,要专人监护观察,及时观察车辆的上道情况,发现车辆歪斜、拿道工具歪斜等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停止施工进行处理。

(4)若用手拉葫芦拿道时,必须检查起吊及连接装置,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

(5)施工过程中起吊的重车下方严禁人员及手脚伸入,以防挤手碰脚,同时,施工人员找好安全退路。

21、斜巷拿道

(1)施工前要有专人与绞车司机,上、下滑板信号把钩工联系清楚,交清施工内容及要求,要明确车辆的掉道地点,装载情况及拿道采取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绞车司机要与信号把钩工密切配合,两手不得离开控制手把,严禁脱离工作岗位。

(3)掉道车辆的上方严禁有余绳,防止钢丝绳产生冲击及造成车辆突然歪倒。

(4)拿道时,车辆下方要垫实垫稳、随重车起高随时垫实下方,垫东西的下方必须垫在实底上,不可将一边起的过高,防止车辆歪倒,发现车辆有歪斜现象,必须在其两侧打好可靠的支撑,以防车辆歪倒。

(5)在拿道过程中,要专人监护观察,及时观察车辆的上道情况,发现车辆歪斜、拿道工具歪斜等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停止施工进行处理。

(6)拿道时使用手拉葫芦(不少于5T)或液压千斤顶,严禁用绞车强行拿道,同时施工人员自己找好退路,保持后路畅通。

22、处理机电事故、设备搭甩火时,必须由专职维护员操作,严格按停送电制度执行,严禁带电作业,杜绝失爆现象,停电时必须挂“停电标志牌”。

坚持谁停电谁送电的原则,严禁约时送电。

23、施工地点避水灾路线 施工地点→小湖系-700m西二采区材料反坡上平巷→小湖系-700m西二采区材料反坡→-700m大巷→北副井→地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