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复习教学中应注意和反思的几个问题 646108四川省泸县第九中学 陈开祥 【摘要】随着高考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高三数学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本文就 这个问题进行了反思和认识。 【关键词】老师包办以点带面缺少自主探究课堂低效 近年来高考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这对高三 就拿来放给学生,题量大,针对性差,方向不准:难题多,综合 的每一位数学老师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复习的最大效益如何得到 体现?现就笔者在这几年的高三数学教学中的一些体会,特别是应 注意和值得反思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已的认识。 一、老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刚好弄 反,即老师的一手包办 虽然教师关注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但在问题解决过程 中,教师包办代替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学生缺少独立探究和解 决问题的机会。具体体现在:代替学生的思维活动,特别是出 “主意 、想“点子”、抽象、概括、表达;代替学生动手实践 和亲身体验。导致教师的困惑,我都讲一百遍了,学生怎么还不 会?而学生则是老师一讲就懂,自已却完不成。 二、以点带面的教学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当教师提出问题后,由于问题较难,具有很 大的挑战性,所以一时间,绝大多数学生都没能很快找到解决问 题的思路,仅有个别学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教师请个 别学生在全班范围内表述他们的解决方法。从而我们老师应反 思:课堂上,问题的价值在于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向自己 的能力极限挑战,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如果一个富 有思考性的问题,在没有被更多学生理解和思考之前就被个别学 生解决了,那么,这个问题就没能对其他学生的能力发展起到促 进作用。与包办代替相比,提问,教师似乎向能力发展迈出了一 大步,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三、课堂上缺少自主探究或自主探究流于 形式 如有的老师在讲根的分布这一节时,一开始就让学生探究某 含参的一元二次方程根分布在某一区间上求参数的范围问题, 结果是多数学生感觉是“老鼠啃夭,无从下口”,如此下来,正 好中了老师的计,给老师流下了展示才华的绝佳机会,最后这位 老师一股脑地给学生讲解了八种不同类型的根的分布问题,并用 表格的形式归纳总结,让学生记忆,这位老师对学生可谓“尽心 尽职,体贴人微”,学生得到了可以套用的结论,如获至宝,师 生皆大欢喜。但反过来我们在思考课堂上先呈现一个超过学生现 有知识经验且具有情趣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是可以的,但 接下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先探究一些与此相关的基础问 题,然后站在更高的层面譬如数学三种语言转换提出一些富有启 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的责任在于启迪学生思维, 树立能够指引我们正确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和观念,进 而熟练掌握解决一些具体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这就要求自主探 究应注意的问题是在现有知识经验范围内,在认知发展邻近区域 内(认知能力),教师的引导要具有启发性、思想性,不是包办 代替。 四、选题多、滥、难,不能体现精、活、适 教师凭感觉选题从网上或复习资料上选题,教师没有先做, 岘祭66 性强,在学案中占比例(基础、综合、探索)不合适;题目灵活 性差,特殊技巧要求离,不能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学生疲 于应付,基础不扎实,做了许多无用功。从而要求我们老师在选 题时必须根据学情来进行,以进一步增强针对性。教师要先做 题,然后从多个题中精选目标题,选题注意体现典型性、基础 性、灵活性,注意控制难度,使题目真正起到落实基础、启迪思 维、掌握方法的作用。备课组可以实行习题编选负责制,由备课 组长或骨干教师对课堂使用的习题、课后练习题、作业题、单元 过关考试题、各种检测题进行最后把关。对重点题型与错题必须 有一个以上的变式练习。 五、讲解策略性差 教师不能坚持先做后讲,不做不讲的原则,不了解学生的认 知起点与师生间思维的差异性, “讲”的时机与火候不恰当,泛 泛而讲,看似全面,实际上思维不条理,重点不突出,不能体现 启发、点拨、诱导,更达不到讲后“记忆深刻、刻骨铭心”之效 果,不能对典型题目进行引申变化,不能对典型题目进行一题多 解与多题一解,不能及时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升华,讲解时 间太长,没有给学生留下自主学习时间。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坚 持先做后讲,不做不讲的原则。不管是例题还是练习,都要让学 生先尝试做,做的过程就是学生思考的过程,就是学生亲身体验 正确理解题意、分析解题思路、寻找解题方法的过程,这是培养 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时机。教师要在学生思维出现障碍的恰当时 机进行启发、点拨、诱导,对典型题目进行一题多解与多题一 解,优化解题方法,强化通性通法,适时引申变化,拓展提高, 及时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升华。 六、查漏补缺不及时,没有将落实进行到底 不能进行系统梳理,教学随意性大,对于班内大多数学生的 共性问题,不能及时研究出错的原因并剖析问题根源,教学的补 救措施不到位,不注重改错的检查与督促,不能定期对重点题型 与错题进行重复训练。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 反思梳理,及时查漏补缺。对教学不到位的地方及时采取有效的 补救措施,对学生的错误,要研究出错的原因并剖析问题根源, 注重改错的检查与督促,定期对重点题型与错题进行重复训练, 如二次过关、错题重考等。 七、忽视学情,课堂教学存在低效现象 这是很多高三老师在复习时最易犯的一个错误。有的老师在 讲课时,往往讲他认为重点的知识、题型,而不考虑学生已经掌握 没有,以教师理解代替学生,老师认为重点的,学生可能都会了胆老 师还在重点讲解,学生的易错点,老师却忽视了,造成课堂教学的低 效。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师课前应注意学情的了解,根据学情 调整教学重点、难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授课。 高三的复习是艰辛的,方法是多样的,但作为高三老师只要记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相信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复习一定会有较大 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