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幼儿园教案儿童本位视域下的家园活动模式探索

幼儿园教案儿童本位视域下的家园活动模式探索

来源:世旅网
儿童本位视域下的家园活动模式探索幼儿园计划总结

儿童本位是现代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立场,其思想基础是以 人学 为前提的,强调儿童是教育过程中积极的、主动的、创新的主体,不是单纯的被塑造者,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灌输。儿童本位的教育是以儿童为出发点,又以儿童的成长作为归宿的。在儿童本位视域下,幼儿园家园活动作为儿童教育的方式之一,亦应以儿童为出发点,以儿童的成长作为归宿。

儿童本位视域下的家园活动指的是幼儿园和家庭以儿童出发,以共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为核心,双方积极主动相互配合而开展的家园活动。它与传统的家园活动在理念和操作方面有较大区别。

一、传统家园活动的不足

在传统的家园活动中,教师是主要发起者,常以自身的发现与思考来设计开展活动,操作流程比较简化:教师确定主题 通知家长参与 倾听教师讲解 交流活动感受。仔细分析,存在以下的不足。

一是缺乏系统规划。活动过程中,教师没有把儿童及家长作为活动主体,忽视引导家长与教师共同观察、了解、研究儿童,没有系统地、聚焦家园活动主题设计家园活动,来促进儿童发展和家园协作,这样的家园活动目的性不强,意义也不

大。

二是缺乏需求评估。这样的家园活动中,教师缺少活动前期对家庭和幼儿需求的调查和了解,较少考虑家庭需要什么,而一致要求家长应该怎么做,因此不能有的放矢,从而导致活动有效性不足。

三是缺乏双向互动。长期以来,家长被动接受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建议,缺乏主动参与;配合幼儿园完成教育工作,缺乏交流互动的双向性。

四是忽略评价反馈的作用。活动结束后,教师与家长口头交谈活动感受,未将零散的信息收集起来做相关评析,为下一次活动积累经验。在思想上重视家长的意见不足,缺乏家园活动的有效反馈评估。

二、家园活动转型的必要性

1.新发展时期的需要。站在新的发展时期,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家长可以从各种渠道学习了解到教育儿童的信息与观念,家园活动要给予家长什么来促进儿童的发展非常关键。

2.新时代父母的需要。新时代的父母对儿童发展关注强烈,渴望通过家园活动获取个别化、细致性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且家长参与教育的意识及自身的教育能力普遍提升。新时代的父母呼唤新型的家园活动模式。

3.新家园关系的需要。家园活动应成为家长直接参与、教师主动引导的双边活动,需要我们去考虑儿童、家长的需求,建构新的家园关系。

总的说来,传统的家园活动已不能满足家长对教育的需求,由此家园活动需向儿童本位视域下的家园活动模式转型。

三、儿童本位视域下家园活动的实践模式

从幼儿园实际出发,在儿童本位视域下,我们确定了基于需求评估的家园操作模式(如下页图),其逻辑起点是确定主题。在一个循环的操作流程中包含:确定主题 识别需求 制定方案一一实施方案 评估反馈。每一个环节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存在逻辑性与顺序性。每次活动的评估反馈,将直接指向下一次活动的开展,为活动实施提供依据。本实践模式克服了传统家园活动的弊端,让家园活动更具有

互动性、创新性、专业性的特点。

(一)确定主题

家园活动的主题对于实践模式来讲非常重要。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儿童、家长在不同的时间段,所反映出来的需求都有所不同。主题来源儿童发展的某方面,既要符合儿童现阶段的需要,又要有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既要突出专业性,又要浅显易懂易于家长接受。

如一次家园教育沙龙活动,我们关注儿童的兴趣发展和引导,围绕家长们关心的热点话题,选择 兴趣班,你的孩子上了吗? 作为主题,一同探讨儿童教育的良策。这个主题的确定从儿童发展出发,又源于家长需要,有话可说,不失为一个好的主题。

(二)识别需求

在确定家园活动主题后,我们通常会针对主题确定的内容采用问卷调查、与家长访谈等方式了解家长的现有水平和经验:关于主题内容有什么样的认识;认识的

程度怎么样;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有什么样的教育需求;需求的核心是什么 通过一系列调查与访谈,深入识别家长真正的疑虑与不足。

家长沙龙主题 兴趣班,你的孩子上了吗? 确定后,我们通过个别家长访谈、查阅家长文章,了解到,孩子上兴趣班好还是不上好、上哪些兴趣班、该如何为儿童选择等是家长们非常关心和感到困惑的问题。我们拟发 学龄前儿童参加课外兴趣班情况问卷调查表 ,通过10道封闭式题目,深入了解家长对兴趣班的诉求。内容涉及对参与兴趣班学习的态度、兴趣班内容的选择、内容选择考虑的因素及检测兴趣班效果的方式等。对全园各年龄段家长随机采样100份,通过分析,明确家长对兴趣班的疑虑主要在于更深层次地引导儿童兴趣发展的方法上。

(三)制定方案

具体来讲,制定方案包括主题与内容、活动目标、形式方法、评估与反馈四个部分。活动目标要针对需求评估的结果而设定。活动方法采用适合成人的学习方式。在制定方案时我们通常以教师群体合作为主,确保方案可行。

由此,基于需求评估的结果,我们设计了家园教育沙龙活动:兴趣班,你的孩子上了吗?并与家长共同商议,思考采取家长代表现身说法、观点采择、案例分享以及教师与专家组建议等形式,帮助家长澄清认识,理性看待儿童上兴趣班。

(四)实施方案

确定方案之后,我们会遵循 发布信息 家长准备 实施计划 评估监控 的步骤推进计划的实施。家长在得知主题信息后,有目的地带着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参加活动。同时实施过程中,幼儿园行政管理人员要对方案实施的全过程进行评估监控和指导。

家园教育沙龙正式开启,通过家长自由谈、互动交流谈、专家引领谈,充分展现他们对儿童上兴趣班的不同看法和认识。有家长认为儿童的兴趣培养应考虑 发掘引导、重点培养、持之以恒 ,有家长认为应陪孩子上他喜欢的兴趣班,有家长不愿花钱培养儿童的弱项,有家长认为兴趣班应去功利性等,带给全场家长以启思,搭建了家长、教师、专家共同思考、交流、对话的平台,让教育真正延伸至家庭。沙龙活动全程,行政管理人员参与评估,及时对沙龙探讨的主题关键要素进行把握,并给予点拨引导,体现其专业性。

(五)评估反馈

我们还注重后续活动的开展及家园双方的评估反馈,其目的在于发现问题以更好地改进,提升家园活动质量。针对家长的评估内容包括:家长参与度;围绕主题获得的方法和经验。针对教师的评估内容包括:对家长的需求评估是否准确;是否与家长有深度、有效的沟通。一般我们会采取自行设计问卷的方式收集双方反馈信息,同时以自评、他评、管理者评相结合的方式汇总反馈信息,得出结论。

家园沙龙后,我们全面收集家长、教师对活动的反馈信息,并分类整理活动举办的亮点和不足,为下一次沙龙活动积累经验和征集话题。

儿童本位视域下的家园活动模式 五步操作流程 ,适宜于家长开放日、家长义工等多种家园活动。有了规范化的操作流程,能让家长资源有效介入儿童的学习,深度参与教育过程,从而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提升家园共育的整体效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