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培养】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数学才能河北唐山●王永刚《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计算培养他们养成自查的好习惯,也可以在适宜的时机让检查出错误能力,应该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应注意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且能够积极进行改正的学生现身说法,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认真检和灵活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占了很大的比例,学生计算能力查是做错题后最好的弥补方法,自觉地养成主动检查的好习惯。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习成绩的好坏。小学计算要涉及到以后的统计图二、重视错题的分析,提高学生的计算效率表和简易方程,几何要涉及到面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等,这些都与学习过程是一个反复认识和实践的过程,出错是难免的。小计算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提高学学生记忆发展还不成熟、不完整,对任何事物的关注都不持久。如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才能,是教师教学的重中之重。进位加法,进了一位,在计算的时候却忘了进位,这样的“错误”在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前提学生中具有普遍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视其为重要的课程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基础。小学生在计资源,以敏锐的眼光发现这种错误的根源是什么,是计算时心不算中产生的错误原因多数都是缺乏严格的训练和不良的计算习在焉、弄不清楚算理,还是由于不认真造成的,之后教师可根据情惯造成的。所以,要想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好的计算况出一些改错题,让全体学生都参与改错活动。当学生七嘴八舌习惯的养成。首先,要求学生仔细审题、规范书写和仔细计算的习对一道计算题提出自己的改正方法时,课堂气氛是活跃的,积极惯。有些学生书写潦草,在没有仔细看清题时,就急着计算。如5性是主动的。这样,既使学生在认清错误原因的同时能积极地改看成了8、0看成了6,小数点的位置没有记准确,这都是没有准正错误,又达到了预防的效果。确审题和马虎所致,是整个数学题计算错误的根源。因此,教师要总之,教师只有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小学生的心理特严格要求学生的规范的书写习惯,如列竖式计算时,数字间要有点出发,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发现学生一定的空间、数位要对齐等,使其养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在计算中存在的错误,并对计算错误的原因及时分析与解决,有态度,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培养良好的检查习步骤地进行长期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使他们养成惯。算后的检查不仅能够保障计算的准确率,又可以促进学生理严谨、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才能。解计算过程和计算技能的提高。一般的小学生做过题之后不习惯再检查,错误率就会相对的多一些。教师要教给学生自查的方法,(河北省唐山市滦县滦州镇张坎小学)关注化学平衡图像题解题方法提高学生能力甘肃通渭●郭志诚有关化学平衡的知识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知识之一,其中的衡逆向移动。再看v正、v逆的连续或跳跃,如果v正、v逆有一个连图像题是化学平衡中的常见题型,图像因为具有直观、简洁、明续,有一个突变,那么一般是因为改变浓度条件而引起的;如果了的特点,在化学教学和命题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同时它又是v正、v逆同时有突变,则可能是温度、压强或催化剂等条件改变而化学平衡的重点、难点。通过多种图像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引起的。
衡有关知识的考查题目往往灵活多变并且涉及内容多且要求VV(正冤V高,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平衡解题的一些方法,能提高学生的解题V(正冤V(正冤V(正冤=V渊逆冤V(正冤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V(正冤=V渊逆冤V渊逆冤V(正冤=V渊逆冤V(正冤一、图像题的解题关键
V渊逆冤V渊逆冤V渊逆冤tt遇到图像曲线的题目时首先是看图,通过观察图像中横坐标、增大反应物浓度
图1减小生成物浓度
纵坐标的含义;搞清特殊点的意义,比如坐标轴的“0”点,曲线的起如图1,增大反应物浓度时,v正突变,v逆连续,且v正>v逆,点、终点、拐点、交叉点等,用以分析其特点和变化趋势。然后是识所以平衡正向移动;减小生成物浓度时v逆突变,但v正>v逆,图,结合题中给定的化学反应和数据,进行提取和挖掘隐含信息。所以平衡正向移动。
最后是用图,运用勒沙特列原理进行推理和判断解答问题。
(2)物质的量(或浓度)———时间图像。特点:这类图像题表二、化学平衡图像主要应用题
明了各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或某一组成的浓度反应过程①分析反应条件对反应速率及平衡的影响;②由反应判断中的变化情况,此类图像往往可反映出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图像正误;③由图像判断反应特征(确定反应中各物质化学计量
量数的关系或平衡移动方向,同时要注意曲线的起点、终点及变
数或气体物质化学计量数的变化关系);④由反应和图像判断图化的趋势。
像中坐标或曲线的化学意义;⑤由图像判断指定意义的化学反例1.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应;⑥由反应和图像判断符合图像变化的外界条件等。
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三、图像题的类型
A.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物质
(1)速率———时间图。特点:反应速率v作纵坐标,时间t作B.t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的
83量横坐标,即v———t图像。定性地揭示了V正、V逆随时间(含条件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N。/mol64M改变对速率的影响)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平衡的“动、等、定、变”D.tN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2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
解析:由本题图像可知,反应t1时,Nt1t2t3当条件改变时,判断平衡移动的方法是:看v正、v逆的高低的浓度应是M的2倍。到时间t3时建立图2
时间/min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若v正>v逆,平衡正向移动;v正<v逆,平
平衡,正、逆反应速率相等,N的变化为
22[2013.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能力培养】【才识】
提高小学生口算能力为成才打好基础江苏《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高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标准》的重点内容之一。”所以,加强口算教学,关注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有效地提高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为他们成才打好基础呢?睢宁●张海艳级进一步学习百分数的认识以及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2)学习圆的认识时让学生背诵11到19的平方和3.14×1……3.14×9、3.14×25、3.14×64,背诵这些数据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计算麻烦和错误,也有助于六年级学习圆柱圆锥有关知识的计算。例如六年级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5厘米,高8厘米,计算它的表面积3.14×25=78.5平方厘米、3.14×5×2×8=251.2平方厘米、78.5×2+251.2=428.2平方厘米,这个过程中3.14×25和3.14×80不仅可以直接运用背诵的结果口算,而且提高了正确率。(3)教会学生一些简单常用的速算技巧,例如十几乘以十几、首同末补、首临末补等。记得以前我中学时代有一次去商店买油,当时的豆油的单价是2.5元一斤,我拿的小桶装了2.6斤,就在老板想应摊多少钱的时候我脱口而出说共6.5元。当时那个老板比较惊讶我算得怎么这么快呢!其实当时这里就是运用了首同末补的速算口诀25×25=625、625+25=650、再合理移动小数点。卖油的老板哪里知道简单的买东西这样一个过程中竟然还有这些深奥的数学知识。口算教学是小学数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知识,更是计算教学的先头部队。我们只有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口算方法,适当加强听算、心算和估算,学会运用一些速算和便的方法,不仅能提高口算的速度,更能提高口算的正确率。三、加强听算、心算、估算的练习听算、心算、估算与口算有着密切的联系。《新课程标准》提倡重视口算练习的同时,还要加强估算,我认为我们还应该适当加强一些听算和心算的练习。我们的脑海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我们去小型的商店或菜市场买东西,老板只是简单听你把所买的东西的价钱报一遍,便一口说出了总价。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些人的听算、心算能力。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们既要教会学生应有的数学知识,还要教会他们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家长和老师可以布置孩子们去买东西之前估算自己买的几件商品大约要多少钱,在付账之前心算实际一共需要多少钱。我们可以经常让学生做一些听算、心算的题目,同桌之间互相听算或在小组内展开,也可以把每节课的口算时间改成老师口述学生听算。一、打好坚实的口算基础
小学阶段数的认识是学生系统学习数学知识的启蒙阶段。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口算基础知识有:(1)一年级的20以内的加法。它是为20以内减法的口算作铺垫。当一年级的小学生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凑十法计算9+几或8+几、7+几时,那么他们必将能很顺利地计算十几减9、8、7等。(2)1~9的乘法口诀。它的灵活运用始终伴随着每个孩子的数学学习。(3)中年级学习的整数乘除法和运算。它是高年级学习小数和分数的基石。坚实地打好这些基础为下一阶段对应知识的学习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打好了坚实的口算基础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大量的计算帮助学生总结在口算过程中的更快速有效的口算方法。例如算20以内加减法教学时,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出凑十法的秘诀,9+几=10+(几-1)、8+几=10+(几-2)……再如四年级教学整数四则运算之后教学简便计算中用到498+564=564+(500-2)等。作为教师,我们还要有比学生更独特更精锐的眼光,例如在五年级教学小数除法时:3.2÷0.5=3.2×2=6.4、1.4÷0.25=1.4×4=6.4等。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学生如果能掌握这些较为简二、总结有效的方法经验
四、学会一些速算帮助口算
大家都知道,背诵是学习文科知识的有效方法之一,其实学习数学有时也需要背诵一些数据,这些可以大大提高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一年级学的20以内的加减法和二年级的乘法口诀表就不用说了,从五年级开始我就在学生进行一些常规计算之后给孩子总结了这样几点需要背诵的知识:才能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为他1=0.5、1=0.25、巧算,(1)学习小数时背诵:24们成才打好基础。1=0.2、1=0.125、1=0.05、1=0.04……582025(江苏省睢宁县沙集镇中心小学)背诵这些小数和分数的互化有助于六年8mol-2mol=6mol;M的变化为:5mol-2mol=3mol,因此反应的方程式为2N葑M或M葑2N的物质的量相等,但正逆反应速率并不相等。答案:A。
(3)三个变量的图像。*转化率(或质量分数)—压强、温度图像。这类图像题的解答往往要遵守两个原则:①定一论二:也就说,若图像中有三个变量时,先确定一个不变量,再讨论另外两个变量相互之间的关系。②先拐先平:是指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说明它所对应的温度高或压强大。
例2.有一化学平衡mA(g)+nB(g)葑pC(g)+qD(g),如图3所示是A的转化率同压强、温度的关系,分析图3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正反应放热,m+n>p+q。B.正反应吸热,m+n>p+q。C.正反应吸热,m+n<p+q。D.正反应放热,m+n<p+q。
T/K1伊101Pa1伊102Pa1伊103Pa
解析:分析解决这类图像,应采用“定一论二”的方法,即把温度、压强之一定为恒量,讨论另外两个变量的关系。答案:B。
(4)速率———压强(或温度)图像(如图4)例3.下列方程符合图3的为()。
A.3NO2(g)+H2O(l)葑2HNO3(l)+NO(g)。B.N2O3(g)葑NO2(g)+NO(g)。C.4NH3(g)+5O2(g)葑4NO(g)+6H2O(g)。
D.CO2(g)+C(s)葑2CO(g)。解析:此类图像中曲线的含义是外界因素(如温度、压强等)对正、逆反应速率影响的变化。答案:A。
uuuOP图4曲线图图3曲线图(甘肃省通渭县第二中学)
[2013.5]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