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蚂蚁和蝈蝈》教学反思

《蚂蚁和蝈蝈》教学反思

来源:世旅网
语言激活兴趣、创新放飞思维

以前偶尔有机会出去听别人上课,这次自己来上一堂公开课,让我收获良多。这次我上的是一年级的《蚂蚁和蝈蝈》,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我紧抓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围绕朗读、蚂蚁和蝈蝈之间的对比以及它们的夏冬对比组织展开教学。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平时较注重提高自己的语文基本功,如练字、练普通话、练有感情朗读,通过这次的活动让我认识到语文教学仅仅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这次活动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程文君老师的课,她和我同上一年级,但她的低龄化的语言和许多的鼓励使孩子们整堂课都兴致盎然,轻松完成教学目标。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在备课上课时注意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教学环节、组织教学语言,同时广泛积累评价语,用精炼、适当的语言让孩子们感受语文,用准确丰富的评价语引导孩子、激发孩子课堂兴趣。

在最后的评课交流时,最值得我深思的是王校长说的“文本的解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创新。”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时,仅仅广查资料或许总是会有缺憾,设计亮点需要教师深入文本、深入思考,扩展自己的思维,设计出教学特色,如王校长提到的《蚂蚁和蝈蝈》一课中“个个”可引导学生感受蚂蚁的团结、协作和蝈蝈的一盘散沙。今后的备课中我要先深入课文、深入思考,在广阅资料的基础上设计出

属于自己的教学思路,再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出见解,这样既能加深孩子对文本的理解,又能让孩子大胆想象、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

牛头山中心小学:柯曙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