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支模梁支模架的施工方案

高支模梁支模架的施工方案

来源:世旅网
高支模梁支模架的施工方案

一、 施工工艺流程

1、 放出轴线及梁位置、定好水平控制标高 2、 梁板模支撑架搭设 3、 架设梁底龙骨 4、 梁底模安装 5、 梁侧模安装

6、 架设板底木方龙骨于顶托上 7、 板模板安装

8、 纵横、水平剪刀撑安装 9、 整个支撑系统验收 10、 梁、板钢筋绑扎敷设 11、 梁板混凝土浇筑 12、 混凝土保养

13、 达到规范要求的拆模强度

14、 拆模时经监理审批、同意拆模、拆下机托 15、 拆除梁、板模板,清理模板 16、 拆除水平拉杆、剪刀撑及立杆 二、 支撑架搭设 ⑴安装顺序

底座布置一放纵横水平扫地杆一自角部起依次向两边竖立底层立杆,底端与水平扫地杆扣接固定,固定底层杆前应校核立杆的垂直度,每个方向装设立杆后,随即装设第二层水平加固杆与立杆扣接固定,校核立杆和水平杆符合要求后,将扣件固定一按上述要求依次延伸搭设直至第一步架完成,再全面检查一遍构架质量,确保构架质量要求后再进行第二步水平杆安装直到完成一随后按搭设进程及时装设剪刀撑。

(2) 支撑系统安装

1) 支撑搭设前,应按公司要求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并签字确 认。

2) 对钢管、配件进行检查和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钢管及配件。 3) 对工作面进行清理干净,不得有杂物。

4) 根据立杆平面布置图要求放线定位,先弹出钢管立杆位置线,垫板、底座安放位置要准确,搭设时可釆用逐排和通层搭设的方法,并应随搭设扫地杆水平纵横加固杆。

5) 立杆底座,立杆底部釆用脚手架配套底托。

6) 水平杆与立杆扣接牢固,纵横扫地杆离地面高度不大于200mmo 7) 支架立杆的垂直度控制,立杆的全部绝对偏W50mm,在脚手架高度段H内,立杆偏差的相对值小于H/600o

8) 立杆管件的连接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

9) 立杆、可调托座应根据支撑高度设置,可调托座杆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0

10)

垂直剪刀撑按纵横两个方向设置,必须控制6米立杆一道,且从四周

向中间搭设。

11) 12)

立杆、水平杆及剪刀撑的布置应严格按要求布置。

模板承重架应与已浇注的砕墙或柱作为接结节点,增强整体稳定性。

13) 模板支架搭设完成后,必须先自检,再通知公司相关主管部门检查合格后,经过监理、验收通过后,方可投入使用。

三、模板安装

(1)梁底、梁侧模釆用15mm覆膜胶合板,梁底平板模铺设在100X100松木方上,50X100松木方搁置在#48X3.5mm双钢管托梁上。

1) 先在柱上弹出轴线、梁位置线和水平控制标高线,按设计标高调整扣件式脚手架可调顶托的标高,将其调至预定的高度,然后在可调顶托的托板上安放季48X3mm双钢管。固定后在其上安装梁底龙骨。龙骨安装完成后,用胶合板安

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L/1000〜3L/1000o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梁底模安装后,再安装侧模、压脚板及对拉螺栓。

2)

为了防止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板跑模、局部模板嵌

入柱梁间,拆除困难的现象,采取如下措施:

A、 支模应遵守侧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

B、 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拉线通直将梁侧模钉固。

C、 筐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浇透。玲浇筑时,不得釆用使支撑系统产生偏心荷载的後浇筑顺序,泵送玲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彼不得堆积在泵送管路出口处。

(2)楼面模板的安装

首先通线,然后调整扣件式脚手架可调顶托的标高,将其调到预定的高度,在可调顶托托板上架设#48X3mm双钢管,托梁固定后架设横方,然后在横方上安装覆膜胶合板模板。铺覆膜胶合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若为压旁时,角位模板应通线钉固。

四、 验收及拆除的批准程序

(1) 本工程高支模安装验收:由班组、项目部自检一公司专项验收后一报监理单位验收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

(2) 高支模拆除前,必须向监理单位申请拆模报告。监理单位签字同意后方可拆模。

五、 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 模板及其支架须符合选材和材质的有关要求,同时还须符合如下规定: 1) 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2) 具有充足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并不不发生不允许的下沉和变形。 3) 构造简单、装拆方便。便于后继工序的施工。 4) 模板内侧要平整,接缝严密,接缝不应漏浆。

5) 模板的设计、制作和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相对应规定,配制木模板尺寸时,要考虑模扳拼装接合的需要,适当加长或缩短某一部位长度。

6) 模板应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与安装和混凝及养护等工艺要求。

(2) 模板安装须符合以下规定:

1) 模板安装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 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当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路长度的1/1000〜3/1000.

3) 釆取分层分段支模的方法,安装上层模板及其支架应满足下列要求: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支撑;上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下层支架的立柱,并铺设垫板;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注意控制模板安装的偏差。

4) 模板工程完成后要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检查轴线位置、相邻标高关系,几何尺寸、形状、垂直度等,并仔细检查各构件是否牢固,按有关要求实施,合格后方能浇筑混凝土。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派专人经常检查。如发现变形、松动等现象,应及时修整牢固。

5) 模板安装和预埋件,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必须符合有关规定。模板及其支架必须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正确。

(3) 模板支撑组装完毕后应进行下列各项内容的验收检查,并必须符合本方案设计要求及规范要求:

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设置情况是否按本方案搭设; 2) 纵横杆、扫地杆及斜撑等配置情况; 3) 底座、托顶螺旋杆伸出长度; 4) 限位销等扣件牢固情况; 5) 安全设施、垫木情况。

(4) 本工艺应具备以下主要质量记录; 1) 模板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2) 模板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3) 拆模申请报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