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
(一)、主题背景:本学期我园的主题是《传统文化》,围绕着传统文化这一主题,每个班级都开展了别具特色的活动,“皮影戏”是我国民间优秀的传统艺术表演形式,具有深厚的艺术内涵和文化价值。皮影戏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丰富教师的艺术内涵,提高教师的艺术修养,还能帮助幼儿了解更多的民间艺术形式及其文化内涵,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来源:图书区是每个班级都会设置的一个区域,也是幼儿每天都会接触到的一个区域,但是现实中图书区活动的开展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从投放材料的问题到幼儿阅读的方式方法再到教师指导的问题,都阻碍了图书区中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那么,该如何促进幼儿园图书区的有效利用呢?在我班开展民间传统文化的谈话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皮影戏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于是我便告诉孩子们,老师可以创办一个“皮影戏”舞台,只要你能完整的讲述一个故事,就可以来报名当演员,几天之后果然好几个孩子都来跟我报名,我发现这是一个激励幼儿阅读的好方法,便顺势创办了这个“皮影大舞台”。
图书区观察记录《快乐皮影戏》
观察对象:图书区的6名幼儿
观察地点:活动室
观察时间:2020年10月20日
观察目的:1、幼儿对于可操作性较强的皮影表演是否感兴趣。
2、幼儿是否能结合情境运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连贯讲述故事。
一、观察实录:
在今天的区角活动中,范鑫怡,依霏,桢桢等六名小朋友都选择了图书区,选择完区角以后,我向孩子们介绍了新投放到图书区中的材料,由于孩子们之前已经对皮影有过初步的了解,所以都能说出准备的材料是“皮影戏”。孩子们经过一番简单的讨论,决定让会讲小兔乖乖的范鑫怡第一个当演员,依霏和尧尧则来到了观众席准备观看即将上演的“皮影戏”。景熙,桢桢和亦潇则一起进入了阅读区,从书架上拿下一本书,开始了今天的阅读活动。依霏和尧尧最初并没有很认真的观看范鑫怡的皮影表演,目光不停地扫向阅读区,大概30秒以后,两人逐渐被故事情节所吸引,目光专注于舞台上。阅读区的桢桢在看了一小会书以后,便把目光聚焦在皮影舞台上。又过了一会景熙也举手示意我想去看皮影表演,于是我告诉他们,观众席还有一个空位,如果他们想观看表演的话,只可以再过去一个人。
鑫怡表演结束以后,景熙举手表示她也会讲小兔乖乖的故事,
这时原来的几位小观众便回到了阅读区,桢桢见状赶紧笑嘻嘻的穿上鞋子来到观众席看表演,亦潇也随后跟来。依霏来到阅读区以后,只粗略的看了一本书,就又立即回到了观众席里。在景熙表演结束以后,依霏赶紧举手表示想表演乌鸦喝水,三名小观众也在观众席中继续聚精会神的观看演员表演的“皮影戏”。
三、观察分析:
(一)、认知发展:能够认识简单的数字,并知道将不同编号的图书放回对应序号的书架上,能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解决问题,符合该年龄段的认知发展水平。
(二)、语言发展:在活动中可以看出,范鑫怡、蔡依霏、景熙小朋友都能大方得体的进行皮影戏的表演,并且连贯的讲述故事情节,喜欢把听过的故事或看过的图书讲给别人听,范鑫怡小朋友讲的故事,情节生动,内容详细,已经超过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
(三)、身体动作发展和规则意识:孩子们知道遵守图书区的规则,能够自己穿脱鞋子,并在脱下鞋子以后懂得把鞋子摆放整齐,孩子们都具有较强的规则意识,身体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发展良好。
(四)、社会性发展:范鑫怡是班里平时讲《小兔乖乖》最好的孩子,所以在活动开始前依霏表示先听鑫怡讲,在老师让大家一起商量谁第一个表演时,依霏不仅没有争抢,还推荐其他小朋友,表现出的沟通与合作能力已经超过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其他幼儿也对依霏的建议表示赞同,可以看出,孩子们的社会性均发展良好,对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能轮流、分享。
(五)、情感发展:孩子们在图书区的活动中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乐在其中,能保持愉快的情绪,不高兴时能较快缓解,这些都是中班幼儿情感发展所具有的特征,孩子们情感健康发展,情绪稳定。
四、实施措施:
(一)、由于这是第一次进行皮影戏表演,所以就只投入了我班幼儿最熟悉的两个故事《小兔乖乖》和《乌鸦喝水》,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会继续鼓励幼儿争当小演员,表
演故事,鼓励幼儿学习讲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并根据幼儿熟悉的故事,继续填充皮影表演的材料,教师应根据幼儿的需要,随时对材料进行添加、删减或更换,赋予图书区更多的活力。
(二)、最初我是为了通过立体图书和表演的方式激发幼儿阅读和讲故事的欲望,所以决定把皮影表演放在图书区旁边,不过通过今天的活动,一方面我发现孩子们对于新颖的讲故事形式确实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另一方面将皮影表演放在图书区旁边也确实会影响到在阅读区安静阅读的小朋友,接下来我会继续调整区角布局,将阅读区和皮影表演的作用都发挥到最大。
五、观察反思:
(一)、在幼儿讲故事之前,我可以先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观看表演,从而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与注意力,例如:接下来的故事中出现了几个人物,发生了什么事情,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演员讲完故事以后,再让小观众回答最初的那几个提问,从而提高整个活动的教育性。
(二)、由于是初次尝试,孩子们对于很多规则还不是很清楚,所以本次活动过程中,一直是我在掌控各个环节的衔接,接下来的活动中,我要学会放手,把舞台交给孩子们,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主角和组织者,给孩子们更加自由、更加自主的空间。
(三)、整个活动中我的注意力都在皮影表演的孩子们身上,忽略了在阅读区安静阅读的孩子,教师应全面性观察在活动区中的所有幼儿,在进行针对性指导的过程中,当观察不到其他幼儿时,可以让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进行表达,以便于教师再次进行指导,同时利于教师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四)、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除了范鑫怡小朋友的故事比较完整、详细,其他小朋友的故事情节过于简单,这说明幼儿平时的词汇积累和阅读量还有待提高。
(五)、图书区活动中,有时我会感觉到自己知识的匮乏,指导方法比较单一,提问质量不高,对幼儿帮助不大,为了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指导水平,今后我会根据本班年龄段孩子发展需求,多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多参加园本教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从而进一步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指导图书区的活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