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空中乘务专业项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空中乘务专业项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来源:世旅网
高教研究 ■■●■■■■■■■■■■■●■●■■■■■■■■■●■■_ PORARYECONOMICS 【摘要】空中乘务专业作为一门新兴专业,近年来发展十 分迅速,但在课程建设方面,还存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系 统化偏差。为适应民航市场旅客对服务技能的实际要求而进行 相关项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是我们进行专业教育教学研究的 重点。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客舱安全与应急处置课程在空中乘务 专业教学中的运用,对空中乘务专业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与思考。 【关键词】空中乘务项目课程开发 随着我国民航业的快速发展,其对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 数量、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空中乘务专业作为一门新兴专业, 在课程建设方面还存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系统化偏差。科 学合理的课程设计和开发,对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和 推动作用。 一、《客舱安全与应急处置》课程概况 《客舱安全与应急处置》是空中乘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是教育部和民航总局指定的专业必修课,是我院开发的基于工 作过程的空中乘务专业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该课程与 《客舱设备运行》、《客舱服务》等课程共同建构了空中乘务专业 核心课程体系。 如何让学生对本课程有一个直观、全面的认识,建立知识 与工作过程之间的联系,制定难易适中的课程内容和实施方 案,开发不同的项目教学单元,搭建《客舱安全与应急处置》课 程的理论与实训平台,都是本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 问题。 由于我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民航企业一线培养高技能 的应用型空中乘务员,所以在《客舱安全管理》课程建设中除了 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取之外,也十分重视学生自身心理素 质和技能的提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客舱 服务过程中涵盖的安全知识,如旅客管理、安全规则的基本知 识,更要使学生掌握应急处置工作程序,增加服务技巧,能处理 各种不正常的情况,提高服务水平。 我们通过课程改革,为把该课程开发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的项目课程做了不断的调整、积极的研究与探索。主要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任务的具体化。与精通岗位技能的企业专 家顾问和兼职教师共同研讨,以企业真实工作流程和岗位操作 规程为导向开发教学与训练项目,作为任务单元,并开发相应 支撑教学资源。二是形成知识的动态组织。在任务分析的基础 上,设计具体的项目,实现从任务本位课程到项目课程的跨越。 三是引入项目活动。在任务本位课程的基础上,创造生产性学 73l2 《当代经济))2013年第23期 习环境。四是校企合作,共育人才。 二、《客舱安全与应急处置》项目课程的设计思路 1、项目课程的内涵 项目课程,是指以工作任务(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 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职业教 育的项目课程是把企业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的实际工作过程 作为课程的核心,把典型的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作为课程的内 容,并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由学生独立或以小组形式自主 完成从信息收集到工作计划制定、工作任务实施、对工作成果 的评价等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综合职业知 识和职业能力。 高职教育课程目标的确定、功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 于其课程内容的正确定位,也就是说,按航空运输企业的客舱 安全与应急处置工作实际,将教学内容进行序化和重排。为此, 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若干部分,由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 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活动方式所组成,并对每一部分的内容 进行合理布置,由此制定出符合生产需要的教学计划、教学大 纲,进而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编排,其中课程观起着主宰 作用。目前高职主要课程理论有俄罗斯制、MES课程理论、CBE 课程理论、学习领域课程理论等,因此在进行客舱安全与应急 处置的课程研究时,从理论上明确本课程的课程观尤为重要。 项目课程的理论基础可概括为联系论、结构论、综合论和结果 论。其中,联系论回答职业能力的本质,结构论回答知识与任务 的组织关系,综合论回答任务与任务的组织关系,结果论回答 任务与项目(产品或服务)的组织关系。从理论的角度看,项目 课程的实践观把实践理解为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体,突出了活动 对主体的意义。从功能的角度看,用“结果”来强化可以有效地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项目课程设计的原则 在本课程的研究过程中,基于工作过程的空中乘务专业客 舱安全与应急处置课程的设计借鉴了项目课程的基本理论,并 结合空中乘务专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发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 程内容,并以培养学生民航旅客运输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进行 了教学改革。 项目课程打破了按照知识本身逻辑组织课程的传统模式, 转向围绕着项目来组织课程,那么就必须在项目之间形成某种 逻辑关系,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项目课程设计 的原则强调项目逻辑关系的构建必须紧紧依据相应职业领域 的工作逻辑。《客舱安全与应急处置》课程设计主要遵循以下三 高教研究 ●■■■●●■■■■■■■■●■■■●●■■■■■■■●■■一 CoNTEMPORARYECO 个原则,首先是要满足本课程教学目标,把与客舱安全管理与 其次,把岗位工作的能力要求与培养具备这些能力要求的 应急处置过程中职业能力的要求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决定性 参照系,设计课程在各个环节紧密围绕这一目标来进行。其次 是实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项目明确指出学生“能 够(会)做什么”,强调的是在复杂的工作情境中进行分析、判断 并采取行动的能力,重点关注如何综合运用所获得的操作知 识、理论知识来完成工作任务。最后,在课程设计中进一步选取 学生的教学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分析,即教学目标设定,在综合 能力与专项能力基础上划分教学单元,合理分配学时。 再次,将所有教学单元在整体结构上进行课程组织,即规 划出具体的学习内容与训练项目。以应急处置项目为例,其课 程组织如图1所示。 四、《客舱安全与应急处置》项目课程的实施情况 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所获得的典型产品或服务来使之具体化,注 重将行业标准、服务内容要求体现在具体工作任务之中。 3、项目课程的基本框架设计 课程改革前,本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学科式的教学方式,按 教材章节进行,没有系统、全面地完成一个项目,理论与实操之 前没有很好地衔接,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化理解。通过一 系列的研究与探索,我们设计了完整的工作过程,以项目教学 为主要表现形式,撰写了项目化教学文件,如学习指南、学生工 作页等,学生知道该做什么,如何收集资料、分析解决等,课程 职业教育的教学框架是一个由实践情境构成的,以过程逻 辑为中心的框架,是强调实践应用性的职业教育教学论的主要 依据。《客舱安全与应急处置》课程设计按照课程目标涉及到的 相关知识进行横向组织,打破学科知识严格的逻辑演进序列, 以学生掌握客舱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技能为重点,包含课程知 识体系的框架及多项教学任务单元。如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内 容安排、教学环节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手段与资源的运用等。 本课程教师与民航一线管理人员、兼职教师多次访谈、研 讨,分析民航客舱安全服务典型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服务技 能和职业素质要求,有针对性地选取教学内容。按照高技能人 才培养“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原则,删减无应用性或应用性不 强的内容,设计构建了若干项目、子项目和不同教学任务单元。 三、《客舱安全与应急处置》项目课程的开发过程 教学注重了教学过程的组织与教学方法的运用。以一个个岗位 工作项目的学习作为教学平台,实施行为引导教学。在教学过 程中,采取现代化多媒体手段教学、CBT软件教学、模拟客舱实 训教学等多种辅助教学方法与手段,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 为主导”的教学组织形式,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具体采用了小组 研讨、案例教学,讲演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角色扮演等行 动导向教学方法。采用由大量生动形象的图片组成的多媒体课 件进行教学深受学生欢迎,学生喜爱这种直观的学习方式;分 小组活动、人人参与的课堂组织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 积极陛,尤其是能让以往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 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到CBT教室、模拟 客舱等实训场地进行操作训练让学生十分兴奋,学生学习热情 课程开发时,将学生作为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 程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并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 估”这一完整的工作过程序列。首先,从职业分析、职责分析、任 与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本课程实施教学改革以来的学生教学 测评结果分析显示,该课程体现了职业对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务分析三个层面进行工作分析,即项目名称;在微观上确定与 课程开发有关的职业活动的内容,即对课程内容范围的选择和 评定。客舱服务岗位的工作人员在服务过程中能按照客舱安全 管理的规定,及时处理各种特殊情况。学生需掌握旅客安全管 理的处理程序、旅客管理的相关知识,从团队合作的角度理解 自己作为机组成员的组成部分所需要遵从的安全管理规则,能 项目任务难易程度、数量比例相当。课程从笔试和项目实训两 个方面进行考核,总成绩按两项成绩加权计算。每个项目都按 照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考核。教9币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学 生工作页、项目考试、平时表现等完成情况进行评定,为学生顺 利通过民航乘务员三级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够了解人为因素对航空安全的影响、理解差错与差错管理,能 够进行机组成员的团队协作,面对复杂、紧急的客舱安全服务 工作时,能轻松、自如地应对和处理,达到空乘岗位人员能力要 【参考文献】 求;并能使学生在分组练习、角色扮演中提高团队合作与沟通 能力,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Ⅲ何佩、刘小红:客舱安全与应急处置[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 社,2009 【2]谈洁、徐朔:项目教学法在数控加 教 学 教学方法 教学 工技术课程中的应用U】.武汉职业技术 学 时 载 建 手段与资 环境 学院学报,2008(2). 体 议 源利用 说明 图1 所有教学单元在整体结构上的课程组织 项目 名称 教学目标 学习的内容与训练的项目 [3]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明确应急处置的 1、应急处置 教师在模 原则、顺序2、在掌 ①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握应急处置知识的 ②应急撤离的基本知识,如应急出口的选 工 基础上,能根据机上 择,撤离时的指挥,选择援助者的原则,旅客 作 应急 可能发生的各种紧 座位调整的原则,安全姿势,跳滑梯的姿势, 任 处置 急情况作出正确的 逃离方向的选择,撤离时间的要求等 务 8 判断,并采取相应措 施,进行合理处置, 提高应变及处理问 题的能力 2、应急撤离程序 ①有准备的应急撤离 ②无准备的应急撤离 3、机上火灾、客舱释压和危险品的处理 4应急求救与联络 、『4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 4】拟客舱现 场演示讲 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 解;学生以 2007. 分小组形 模拟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式进行任 客舱 [5】周丹、王丽君:关于能力本位职业 务分工和 教育课程相关问题研究卟吉林省经济 紧急撤离 安排;集体 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5). 讨论总结 项 目 教 学 (责任编辑:刘冰冰) 《当代经济)2013年第23期 7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