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八__年级 姓名_____曹燕萍 ____ 学科_____物理____教材题目 课时 教材 分析 教学 目标 4.3 机械能 3个课时 *课次 第1课时 势能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2)知道影响物体重力势能大小、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 经历重力势能概念的形成过程、重力势能与相关因素间关系的实验探究过程,认识用科学语言描述物理现象和规律的方法,感受实验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和猜想、分析、归纳等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了解机械能在生活、生产、科技中应用事例,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2)在研究重力势能大小与什么因素间关系的实验过程中,感悟同学间的团结、合作与交流的作用。 重点 难点 研究重力势能大小分别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研究重力势能大小分别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研究重力势能大小分别与什么因素有关。方法是:引导学生经历教学方法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过程:集体交流猜想;小组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分层进行实验设计 指导;师生、生生之间共同交流评价各组实验结论。 教具 运用 1、学生活动卡。 2、教师演示实验器材:橡皮筋、纸团、风车、自制“重力势能实验器” 3、多媒体课件。 参考1、 物理教科书第18~19页 资料 2、 物理学习活动卡第19~20页 3、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和课外辅导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一、引入 二、新课 2、能的概念 3、机械能的形式 1)重力势能
教师提问 【提问】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还记得吗? 1、观察三个场景并思考: 1)被举高的铁块,能对钉子做功。 2)拉长的橡皮筋,能对纸团做功。 3)流动的空气能对风车做功。 小结:物理学中认为如果一个物体能对其他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被举高的重锤只有在下落时才能把能量释放出来。物理中把这种潜在的能量称为势能。 【提问】静放在桌面上的铁块是否具有能量? 【提问】如何使铁块具有能量? 小结:物体处于某一高度时所具有的势能称为重力势能。 我们切勿高空抛物,对行人很危险。走在装修的房屋边上,也小心避开一些。 教师/学生活动 回忆 观察思考 1
4、学生实验探究 5、弹性势能 三、课堂小结
(1)猜想: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重力势能大小可能与 物体质量 有关 物体所在高度 (2)设计实验 根据老师讲台上的材料(橡皮泥、铁钉、木块、铁块),讨论用什么方法研究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被举高的高度和质量的关系呢? 完成学习单的实验设计 (3)实验演示并记录: 实验物体质量 所处高度 钉子下陷深度 (深/浅) 物体重力势能 (大/中/小) 序号 (大/小) (高/低) 1 2 实验结论:A、高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实验物体质量 所处高度 钉子下陷深度 (深/浅) 物体重力势能 (大/中/小) 序号 (大/小) (高/低) 3 4 实验结论:B、质量相同的物体,所处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播放打桩情景,打桩要得到最好的效果,就要尽量高,质量尽量大。 之前做过橡皮筋弹出纸团的实验。静放在桌面上的橡皮筋具有能量吗? 如何使其具有能量? 小结: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势能叫做弹性势能。 物体弹性形变越大,物体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小结: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势能。都是潜在的能量。 针对练习:见学习单 1、流动的风、举高的铁块及拉长的橡皮筋能够对物体________,我们就说它们具有________。 2、物体__________________所具有的势能称为重力势能。 3、澳门回归十周年,跳伞表演中跳伞运动员的重力势能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完成学习单的实验设计 分析数据 归纳总结 学生思考 2
第5题图 第6题图 4、洒水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运动,在洒水过程中重力势能(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5、物体由于发生____________而具有的势能称为弹性势能。 物体____________越大,物体具有的弹性势能越______。 6、下列各图中,没有利用弹性势能的是( ) 作业 布置 必做题 1、 针对练习 (课内外) A B C 选做题 1、 实验设计:做个简易实验装置体验重力势能的大小。 (课内外) 课后 反思
2015年3月 20 日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